體檢報告,中年人的“恐怖盲盒”

本文系讀者投稿,來稿請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讀者:李廣睿
我們單位的體檢是統一組織的,報告也是體檢機構把結果匯聚到單位,再由專人送到部門。到了辦公室,厚厚一摞各拿各的。年輕人“嚓”地就扯開,還要互相開開玩笑,“你75公斤啊?我還以為你不到70公斤呢。”“哈哈哈你肛裂!難怪昨天你不吃紅油火鍋!”“呀,我近視又加深了,都是盯著電腦看的!這得算工傷!”……
相比起來,中年人凝重得多。他們的開啟方式幾乎都一樣:先看著年輕人笑鬧,待浪潮平息,再不引人注意地慢慢拆開,快速瀏覽一遍,又悄悄收好,若無其事地繼續做自己的事。偶爾會和關係好的同輩輕聲交流一下:“膽囊咋樣?”“還那樣。你血糖咋樣?”“還是高。而且脂肪肝又嚴重了。”

《產科醫鴻鳥》劇照

身體每況愈下的中年人,再也不能像年輕人一樣,把體檢報告視作等閒。他們知道,這是一件嚴肅的事,大機率地指示自己今後的生命質量和長度——這不是危言聳聽,醫院在送檢標本中發現了腫瘤標誌物數值高或明顯惡性腫瘤,會列出名單通知單位。我身邊的一位中層才37歲,就是這樣查出肝癌,他不疼不癢的,根本不信,覺得是醫院弄錯了,結果一年後,我們參加了他的追悼會。
現在的體檢報告是一本冊子,越來越厚,很是明晰。一翻開就是持有人的總體評估,指出各種不合格專案。後面是每一大項的各小項數值,附帶彩超結果、心電圖條帶、MR報告單,貼心地列有正常數值以供對比。還有大資料分析,提示受檢者在全國同年齡同性別區間處於什麼位置,最後還有複檢方案、治療方式和膳食建議,中年人看著自己那長長的疾病風險提示,膽戰心驚。

《逆行人生》劇照

其實,事物都是有苗頭的。當我幾年前彎腰吃力,腰疼晨僵,就知道腰椎八成是有了問題;胃脹、反酸,就約略明白胃不像年輕時那麼健康了;睡覺時小腿屢次抽筋,大概是鈣流失的太快,該補鈣了……可是,惰性和僥倖心理使我一直不想主動去醫院。直到體檢報告下來,腰椎膨出,幽門螺旋桿菌超標,慢性胃炎,骨密度偏低,我的不適全部應驗。想起我的二郎腿、長期高油高鹽外賣吃到撐、愛喝咖啡不運動等等作死行為,與這些症狀全都自成因果,所以得到這些結果不足為奇,但真正看到白紙黑字的定論,我依然目瞪口呆。
待到下一次的體檢,我只求腰椎變形度不要再增加,胃炎不要更加嚴重,骨密度?有吃鈣片,腿也不太抽筋了,希望數值能正常一些吧……中年人的祈願,務實又卑微,甚至不求數值恢復正常,只要不再發展就阿彌陀佛了。
我部門的組長48歲,在開啟體檢報告前,他悄悄地向天拜了拜。我知道,他空腹血糖高至9.5 mmol/L,同時尿酸值也高,還有腸息肉,他拆開體檢報告封皮時,心情一定十分忐忑。

《年會不能停!》劇照

可是,這個盲盒往往會開出意想不到的壞訊息。組長的其他病沒有好轉,反而添了甲狀腺結節;我也未能倖免,喜提子宮肌瘤。好友的報告上赫然指出,她的膽囊炎已發展成膽結石,牙齒也有齲壞,最讓她吃驚的是一直良好的心臟,報告提示心血管有中度堵塞。這盲盒沒有驚喜只有驚嚇,事情隨時可以更糟,實在讓人沮喪。
拿著報告,頓感百病纏身。膽固醇的高低,紅細胞的數量,肝膽腎的內部回聲,血壓血糖的升降,每一個向上或向下的箭頭都讓人心裡一沉,++和+++刺目扎心。再鎮定的人也只是強作鎮定,再淡然的人也不禁亂了呼吸。
單位體檢是套餐規定的專案,如果想做套餐外的某一專案加錢即可。加錢的無一例外是中年人,有的查多普勒,有的查頸椎,有的做前列腺彩超,有的查乳腺,有的做腫瘤篩查……從他們選擇的自費專案,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的症狀和擔憂。查乳腺的妹妹說被孩子的成績氣得胸部刺痛,做腫瘤篩查的是有家族史,因此特別不放心。還有新冠後不停咳嗽,想做肺部CT的,還有一個下定決心做肛門指檢的,他實在是受夠了痔瘡的折磨,怕自己得了直腸癌,於是比起保命,羞恥和疼痛都拋在一邊了……

《去有風的地方》劇照

與之相反的是,一些人連套餐的檢查都不做全。他們只抽個血,做個B超就走,甚至連B超都放棄不做。諱疾忌醫的背後是另一種怕:“不去查,就等於沒有病!”鴕鳥政策的後果不堪設想,唯一的好處是:最後走得也許比較快。
體檢還未結束,就已經有人歡喜有人愁。一個小夥子查肝臟,醫生檢查完他感嘆道:“查了一上午,總算見到一個健康的肝臟了!”他頓時喜笑顏開,出來就把醫生這句話逢人複述;一個女同事做了婦科檢查,醫生說她宮頸息肉有出血,需要進一步刮片檢查,當場把她嚇哭了;而我在聽到眼科醫生說“你嚴重近視,眼壓相當高,視網膜已經很脆弱,有脫落的可能”時,也萬分惶然驚恐,出得門來,身邊的喧譁都失去了意義。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壓力愈來愈大的現代人,對自己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心知肚明。體檢報告正是身體承受這一切的客觀結果,所以自然沒有多少好訊息。中年人不想翻開卻又不得不翻開,如同面對自己並不理想的業績,想改變又那麼艱難。所以很多人回家就把體檢報告打入冷宮,頂多在飲食上忌憚一些,就算養生了。這時,追著要看你體檢報告,並認真遵循建議提醒你運動,根據報告結果來調整你飲食結構的人,才是真正對你好的人。

《謝謝你醫生》劇照

我把體檢報告拿回家的當天,和寡言的丈夫有幾句對話。
“哎,上個月績效不好,損失了不少,可能會大大影響季度獎,倒黴啊!”
“哦。你的體檢報告該出來了吧?”
“今天剛出來,又多了幾個箭頭和加號。”
“什麼?!快拿來我看!——呀怎麼多了個胃炎!說了多少次讓你少吃辣!——血脂又高了,你那零食就不能戒一戒!——怎麼還子宮肌瘤了?明天咱趕緊去婦科再好好查查!問清楚怎麼治!”
中年的我覺得,這是比“我愛你”更加動人的情話。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排版:布雷克 / 稽核:小風
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 
徵稿要求
本刊對投稿的真實性有嚴格要求,個人故事必須為本人親身經歷,真實可靠,保證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虛構內容。對於文章內容,作者應提供相應證明材料(圖片、影片均可),且願意接受核實(如職場類話題中將被核實本人真實職業資訊、行業、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動人心,或者具有現實意義,邏輯嚴密,文筆流暢,以第一人稱敘事,字數不低於5000字。
徵稿長期有效,投稿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將投稿與【作者投稿原創承諾書】一同上傳至附件,並在郵件主題標註【標題+字數】
詳細徵稿要求請點選👉【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眾號長期徵稿
稿件示例
招聘|實習生、撰稿人
詳細崗位要求點選跳轉:《三聯生活週刊》招實習生、撰稿人
本文為原創內容,版權歸「三聯生活週刊」所有。歡迎文末分享、點贊、在看三連!未經許可,嚴禁複製、轉載、篡改或再發布。
大家都在看

點贊”“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