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死太神奇了!”死裡逃生的川普,已被網友玩壞!

“簡直太神奇了…醫生都說從未見過這種事,這是個奇蹟!我本來早該死了,根本不可能出現在這裡。”
這是“劫後餘生”的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說的話。

相信大家都知道上週末發生的一件大事——特朗普遇刺了。
戳影片:
隨後,美聯社攝影記者Evan Vucci的這張照片火出天際:
川普臉上血跡斑斑,揮著拳頭高喊,身後美國國旗飄揚,完美的構圖瞬間火遍全球,甚至被網友們調侃說:川普在賓州拍到了人生照片!

網友評論:
“整張照片是完美的0.618黃金比例!川普的臉完美的處於構圖中心,川普看向前方而特勤局保鏢向下看,形成完美的對比構圖,美國國旗在構圖中的位置與女特勤,以及舉起的拳頭與右下角的手臂都形成呼應,每個人的眼神視線都在完美的三分線網格里中心的四個人也形成中心正三角的,拍攝的角度也彰顯了川普的高大身軀,堅毅的眼神,帶血的臉龐,握緊的拳頭,背後飄揚的的國旗,人物、背景都表現到了極致……”
而對於這張照片,川普表示:
“很多人告訴我,這是他們見過的最標誌性的照片。他們說得沒錯。而且我還沒死。一般來說,你必須死了才能拍到這樣一張標誌性照片。”
不得不說,這位七旬老人身手真是矯健,反應敏捷,中彈時他迅速蹲下,這是什麼直覺啊!

有網友復原了現場的子彈軌跡:
可以看到距離擊中川普頭部只差毫釐,若不是他當時突然扭頭,子彈肯定會擊中他的後腦勺,基本必死無疑……
美國紐約時報記者還疑似抓拍到了“子彈打向川普的軌跡“,真是牛!
更厲害的是,據現場報道稱,當時川普都沒有確認是否槍手已死、或者有沒有第二名槍手,他仍然拼命露出自己的臉,連著高喊三聲“fight!fight!fight”!
被打了第一反應不是趕緊逃命,還拼命鼓舞士氣,這膽子也是沒誰了!
對於此次遭遇,他自己也連連表示:
“那時候我不僅剛好扭頭,而且是恰好在那一瞬間的轉頭角度恰到好處,躲過了子彈。這太令人難以置信了!我轉頭的機率大概只有千分之一,所以我本應已經死了!活下來絕對是運氣好,或者說是上帝的安排!”
  兇手大起底  
隨後,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很快釋出調查結果:
兇手是20歲的賓夕法尼亞州居民托馬斯·馬修·克魯克斯(Thomas Matthew Crooks)。這位20歲的廚房工作人員已被美國特勤局的狙擊手當場擊斃。
美國聯邦調查局表示,克魯克斯當天手持一把半自動AR-15步槍,距離集會場地約180米-275米的屋頂上,用AR式步槍發射了多達8發子彈造成1名參會觀眾死亡、另外2名觀眾受傷。
他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伯特利公園,距離槍擊地點約70公里,於2022年從伯特利公園高中畢業,獲得了500美元的數學和科學獎。
賓州克萊頓運動員俱樂部律師證實,克魯克斯是該俱樂部會員,該俱樂部提供200碼射程步槍訓練場地。

克魯克斯的一位高中同學扎克·布拉德福德表示,他倆一起上過美國曆史和政府課程,認為他“非常聰明”,但曾記得有幾次同學們取笑克魯克斯。
但當聽到克魯克斯被確認為槍手時,他感到震驚:“我真的從沒想到會這樣!”
另有訊息稱,他高一時曾想加入學校的步槍隊但遭拒絕,“因為他的槍法太差,讓他加入比較危險。”
據稱,克魯克斯在離家不遠的一家當地養老院的廚房工作;今年的總統選舉是他首次有資格參加投票。該州選民記錄顯示,他是一名註冊的共和黨人。
其父母都是社會工作者,父親登記為自由黨人,母親登記為民主黨人。
當時,克魯克斯當時穿著一件來自“Demolition Ranch”的T 恤,這是一個以槍支和爆破內容著名的YouTube頻道。該頻道擁有數百萬訂閱者,播放各種槍支和爆炸裝置的影片。

槍手使用的AR-15半自動步槍

網路曝光的最新畫面顯示,他開火前就有民眾拍到他持槍趴在屋頂上的身影,也有目擊者通知現場警員,卻沒能阻止悲劇。
執法官員認為用來槍擊唐納德·特朗普的武器是由克魯克斯的父親購買的。
  事發經過  

週六下午6點02分,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登上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的演講臺,進行例行集會演講。
突然,槍聲響起,特朗普緊緊捂住耳朵,可以看到鮮血正從他的耳朵汩汩流出。

一群特工衝了上來圍住他,並喊道:“趴下!”

很快特朗普站了起來,特工試圖迅速將他帶離舞臺,但他卻說:等等,等等,等等!”
隨著人群的歡呼時,他揮舞著拳頭,高喊著“Fight”,然後被特工人員扶下樓梯,並進入一輛黑色SUV。
競選集會是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的一座農場舉行的。克魯克斯的射擊點是一座距特朗普演說臺不遠的一層建築物。
建築本身不高,但足以讓槍手對整個會場進行火力覆蓋。
一段媒體曝光的畫面顯示,附近民眾在克魯克斯開火前就注意到他,當時他趴在屋頂上看向前方,鏡頭外一名男性大喊“他有槍!”
還有一名女性驚慌喊著親友的名字,“過來這裡!”
另一位匿名警官向媒體透露,在刺殺發生前,有人注意到克魯克斯在會場周邊轉悠,形跡可疑。但無論是直接負責特朗普安保的特勤局,還是當地警方,都沒有過來盤問克魯克斯。
隨後很快傳出3聲槍響,停頓約3秒後又傳出5聲,過程僅短短6秒,現場一片混亂。一名現場的醫生稱,槍手很顯然試圖殺死特朗普,但他最開始的幾發子彈射偏了,打到了觀眾席上。
根據現場一名叫“史密斯”的目擊者描述,當時他看見一名槍手持步槍爬上場外一棟建築屋頂,卻不見特勤局有所動作,史密斯緊急警告警員槍手所在位置,隨後傳出數聲槍響,之後親眼見到槍手“被爆頭”。
史密斯說,他透露目擊槍手身影后,“我心想川普怎麼還在說話,怎麼沒人把他拉下臺”,緊接著“現場傳出5聲槍響”。
隨後史密斯看見,槍手在距離舞臺約400英尺外的屋頂被特勤人員朝頭部開槍。之後特勤人員爬上屋頂將身亡槍手帶走。

根據社群流傳畫面可見,一名男子倒臥屋頂,旁邊圍繞多名員警。
 被網友玩壞: 
川普總統競選“不戰自勝”?
而此次“大難不死”的川普,不僅獲得了一大波好感,更是被網友們做成了各種表情包!
比如,耳朵中彈發的川普,也被網友們P進了梵高畫像裡:
還讓人聯想到動畫片裡一隻耳朵的《黑貓警長》:
結合剛剛結束的歐洲盃美洲盃,玩一個梗:“足球運動員被碰了一下 vs 川普被槍打了”
還有人說,在這場槍林彈雨之後,川普基本上已經贏了啊:
“特朗普遇到子彈 vs 拜登遇到臺階”
事發後,川普在第一時間在Truth Social平臺上寫道:
“此時此刻,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團結起來,展現我們作為美國人的真正品格,保持堅強和決心,不讓邪惡得逞。”
之後,川普又釋出了一份宣告:
“我感謝美國特勤局、所有執法部門對剛剛在賓州巴特勒槍擊事件的迅速反應。最重要的是,我要向在集會中遇難者的家人、以及另一名重傷者的家人表示哀悼。在我們國家發生這樣的事情真是難以置信。”
“目前(我們)關於槍手的資訊一無所知,他已經死亡。我被一顆子彈擊中,子彈穿透了我的右耳上部。我立即知道出了問題,因為我聽到了嗖嗖聲、槍聲,並立即感覺到子彈撕裂皮膚,流了很多血,所以我當時就意識到發生了什麼。上帝保佑美國!”
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也發表宣告稱:
“美國不允許這種暴力行為。這是病態的。這是我們必須團結這個國家的原因之一……我們不能我們不能縱容這種行為。”
“在美國存在政治暴力或這樣的暴力的想法是聞所未聞的。每個人,每個人都必須譴責它。每個人。”
最後為大家做個小科普:
美國曆史上,總統遇刺幾乎是一個“傳統詛咒”。據統計,美國史上共有9位美國總統曾遭遇暗殺,其中4名喪生,分別是:
  • 美國第16任總統-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年僅56歲
  • 美國第20任總統-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爾德(James Abram Garfield),年僅49歲
  • 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William Mckinley),年僅58歲
  • 第35任美國總統–約翰·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年僅46歲
這樣一看,川普還算比較年長的呢……
不可否認的是,這次刺殺事件的後續影響,或許還遠遠沒有結束。但不得不說,川普以其70多歲的年紀成功躲過一劫,反應快,體力好,心理素質好,真-硬核!

最後問問大家,你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和我們討論!
好文推薦

圖片及資訊來源非註明原創均來自網路,文章/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絡留言,會立即刪除。
宣告:本公眾號釋出的文章和圖片等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完全真實性,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其他媒體、網路或個人非獲授權不可使用本公眾號的內容,違者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本公眾號不對文中出現的所有第三方廣告,以及釋出的所有廣告負有任何責任。
Sources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ll non-watermarked or specified are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The articles and pictures published on this official account are for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ng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do not mean agreeing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ing the complet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 and do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bout their scientificity and seriousness. Other media, networks or individual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official account without authorisation, and those who violate it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opyright. This official accou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party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all advertisements publish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