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端產品的資訊框架設計

引言:

  • B端產品都有哪些經典的介面和元件?
  • B端產品的工作臺該如何設計?
  • 為什麼說好的工作臺能大幅度提升使用者體驗?
  • B端產品該不該做搜尋功能?
  • B端互動設計應該追求創新麼?
  • 自研系統和商業化產品在人機介面設計上的區別是什麼?
土豆:“終於來到了互動設計部分!”
大可:“是不是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土豆:“是啊!”
大可:“這一章,我們會把B端產品的所有頁面元件,按照功能形態歸類,逐一介紹,一次講清楚B端產品設計背後的典型頁面!”
土豆:“那會不會很多啊!”
大可:“並不算多。B端產品的核心介面,是圍繞著資料的增刪改查來設計的,順著著這個思路,就可以把經典介面分門別類梳理清楚,只要理解了這些介面設計的特點,在自己的產品設計工作中,就會遊刃有餘!”
土豆:“那讓我們快開始吧!”
01 B端產品的整體介面組成
軟體產品設計的核心架構是MVC模型,M是資料底層,C是業務邏輯,V是檢視層,介面設計,探討的就是檢視層的內容。
檢視層包括了軟體圖形介面設計(GUI,Graphic User Interface)中的頁面、元件和控制元件。
頁面:是元件與控制元件的容器,例如列表頁、報表業;
元件:實現了一定顆粒度的能力封裝,可複用的控制元件組合,例如訊息元件、公告元件;
控制元件:人機介面中的基本元素和物件,例如文字框、按鈕、單選框。
從軟體工程的角度來講,B端產品的本質,就是對資料的增刪改查操作,圍繞增刪改查,一個B端產品的經典的組成結構是類似的。圖7-1從軟體功能元件的角度,呈現了MVC架構下一款業務型B端軟體的經典構成。
圖71  一個B端產品典型的功能元件構成
模型層包括了資料物件編輯器,對於商業軟體,一般要具備動態調整自定義資料物件的能力;
業務邏輯層包括了流程編輯器以及預置的標準版業務邏輯,同樣,商業軟體需要具備靈活的業務流程定製能力,而自研系統的業務流程一般是寫死的程式碼邏輯。
除此以外標準B端軟體還要有配製管理、API介面與管理的能力。
針對這套軟體組成結構的具體講解,大家可以參考《決勝B端》 ,本書中,具體關注檢視層的梳理和設計。
一款典型的B端產品,在檢視層,或者叫應用層,需要具備以下經典頁面與元件。
選單導航佈局
選單編排和導航結構,是一款產品進行GUI設計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首頁和工作臺
首頁和工作臺,是使用者登入系統後看到的第一個頁面,也是B端產品中最重要的頁面,設計好壞,直接決定了產品的易用性。
全域性元件
全域性元件,是現代軟體設計,經過多年實踐積累後的沉澱下來的經典元件,具體包括:日程、待辦、訊息、公告、全域性搜尋等。
資料物件處理頁面
圍繞資料的增刪改查,涉及到以下典型介面:表單頁(增資料、改資料)、列表頁(查多條資料、刪資料)、詳情頁(查單條資料)。
資料統計分析頁面
資料經過處理後,需要做各種統計分析,經典的資料統計呈現方式有二維表、彙總表、各種柱狀圖、餅圖等,這也是報表引擎和BI兩類產品關心的頁面功能。
本章將分別介紹以上頁面、元件的經典設計。
02 導航佈局設計
在產品從無到有的建設中,首先要確定導航方式和框架結構,其中有兩個基本要素很重要,第一個是關於內建多標籤頁,第二個是導航選單的排版方式。
所謂內建多標籤頁,是指在系統內部具備多標籤頁的互動形態,即開啟新的頁面和選單時,會在系統框架內部開啟一個新頁籤。如圖7-2所示,某雲ERP採用了內建多標籤頁的橫排導航方式。
圖72  內建多標籤頁的橫排導航
雖然現在的瀏覽器本身都支援瀏覽器級別的多標籤頁,但在某些場景下,例如需要並行同時處理多個工作任務的時候,系統級別的多標籤頁設計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類似於客服業務的作業場景,操作人員有可能需要在多個頁面來回切換進行操作和處理,並且由於其工作本身也容易被打斷,因此係統預設提供多標籤頁就很有必要。
導航選單的排版方式是另一個框架層面的關鍵要素。一般來講,典型的排版方式包括橫排排版、豎排排版,以及橫豎混合排版。橫排排版常見於官網、企業辦公門戶,除此之外已經很少見了,豎排排版已經成為主流選擇。如圖7-3所示的某電商商城後臺的截圖就展示了無標籤頁的豎排導航。
圖73  無標籤頁的豎排導航
多標籤頁和無標籤頁,以及橫豎排導航之間究竟有什麼優劣勢呢?我們在表7-1中做了一個對比,以便大家直觀地理解。
表71  幾種排版特徵的對比
以上探討的是PC版本的框架互動方案,對於移動端場景,UI框架一般採取底部導航選單的方式,我們不再贅述。
03 選單介面的設計
功能模組是軟體能力的抽象描述,但使用者不容易理解和應用;選單是對功能模組的二次編排,透過某種更易於使用者理解的分類方式,將功能結構重新展現。在第五章我們介紹了選單分組的幾種方法,也講到了選單本質,是幫助使用者按照一個熟悉的邏輯尋找功能的路徑,在設計了選單分類的資訊架構之後,我們要設計選單的視覺呈現方案。
不論是橫排導航,還是豎排導航,都要考慮一級選單展開後的選單呈現方式,一般有兩種典型方案。
層疊式選單(Cascading Menu)
層疊選單將子選單收攏,需要使用者進行互動,例如指向或點選父選單,才會展開子選單。這種互動方式曾經是主流方案,在CS架構的視窗程式中也很常見,例如Office軟體套件。
層疊選單需要使用者進行多次互動,略顯麻煩,在企業軟體領域,已經慢慢被棄用;然而這種互動方式也有適合應用的場景,例如針對微互動比較多的工具型軟體,Word、Powerpoint,依然保留了需要點選才能展開選單的特性(尤其是下拉選單,Drop Down Menu),這樣做可以避免使用者頻繁互動中的誤觸誤碰帶來的干擾。
圖7-4是一個典型的層疊選單設計,滑鼠指向父級選單後,會展開子選單。
圖74  需要互動的層疊式選單
平鋪選單(Flat Menu)
平鋪選單,是將所有選單項平鋪在選單頁面中,讓使用者一眼看清所有內容。平鋪選單的好處是減少使用者互動,直觀方便;缺點是內容過多,可能會對使用者檢索資訊時帶來干擾。透過良好的視覺設計可以一定程度解決這個問題。
平鋪選單已經成為大多數企業軟體PC版本設計的首選。圖7-5和圖7-6,是兩款ERP軟體PC版本的平鋪選單設計效果。
圖75  某ERP的平鋪式選單1
圖76  某ERP的平鋪式選單2
平鋪模式的選單,可以進行創意設計,提高易用性。如圖7-7是某WMS軟體,在“出庫”一級選單下,將相關的二級選單,按照簡易流程圖的方式進行分類呈現,讓人一目瞭然,很容易找到流程中相關功能的位置。
圖77  用流程圖的方式呈現平鋪式二級選單
04 首頁的設計
首頁是使用者登入系統後看到的第一個頁面,如果設計得當,能極大地最佳化使用者體驗。例如,傳統B端軟體典型的問題是操作複雜,需要來回在不同頁面跳轉,對於不熟悉系統的新手,很容易被搞崩潰。但是,這些問題都可以透過設計優雅的首頁來解決,因為作為一線作業人員,工作的重點無非是處理各種待處理事務,如果在首頁中能夠把所有需要處理的工作合理呈現,實際上並不需要使用者自己去跳轉各個頁面做操作。
我們設計首頁,可以從兩類場景出發進行分別設計,一類是管理人員的系統首頁,一類是執行人員的系統首頁。
針對管理人員的首頁設計
管理人員每天的工作是什麼?最重要的就是盯緊並跟蹤當天的關鍵資料指標,及時發現運作中出現的異常,排查問題,產生管理動作,執行並跟蹤。
對於管理人員,首頁中一般包括快捷選單、公告、訊息、待辦,以及大量的即時資料儀表盤。相比其他型別的使用者,管理人員使用系統的時間更少,因此一個能夠快速、直接解決問題的首頁就顯得非常重要,如圖7-8。
圖78  管理人員的資訊門戶首頁
針對執行人員的首頁設計
執行人員每天的工作是什麼?當然就是把領導安排的工作做到日清日結。所以執行人員的首頁應該包括快捷選單、公告、訊息、儀表盤,尤其是待辦元件,羅列了所有需要處理的工作和任務。
針對執行人員比較理想的系統設計,應該由系統半自動化地輸出工作任務,使用者只需要每天按照系統給定的優先順序,將每一條工作任務執行好,做到日清日結。當然,這個想法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度挑戰都很大,因為如何讓系統決定員工每天該做什麼,優先順序是什麼,是一件非常複雜的事情。
如圖7-9所示,展示了某網店運營人員登入系統後的首頁,也是一個典型的工作臺,裡邊包含了快捷跳轉,網店的當日整體資料情況,今日待辦事項,異常需關注事項。
圖79  某網店系統運營人員登入後的首頁
移動場景下的首頁設計
移動辦公場景和PC場景的區別非常大,首頁的設計思路也不太一樣。移動辦公場景下,首頁的設計首先要滿足移動辦公的便攜性,要符合高頻、碎片化操作的訴求(例如即時儀表盤、訊息、待辦),而非沉浸式設計(例如資訊流、大量通知公告)。
在移動App中,常見的首頁可能採用訊息頁、儀表盤、待辦,或者工作臺的形式。
如圖7-10中左側圖片所示,展示了釘釘的移動端首頁。釘釘作為一款基於IM的辦公協作平臺,首頁當然是訊息頁,工作臺放在正中間(飛書、企業微信的設計類似)。
如圖7-10中右側圖片所示,展示了某CRM的移動端首頁,主要是待辦工作的整合頁面,包括了日程和待辦管理。很明顯,這麼做是因為該CRM軟體首先要解決外勤銷售人員的任務執行和管理工作。
圖710  從左到右分別是釘釘、銷售易的移動端首頁
源 |  PM楊堃(ID:pmYangKun
作者  楊堃  ;  編輯 | 荔枝
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