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可以掃的△

點選文末閱讀原文,更多北美
精彩資訊盡在加拿大樂活網 (lahoo.ca)

[加國報告 Canada News編輯]

3月8日下午,Sarahi帶著1歲和5歲的女兒,以及19歲的弟弟一起前往當地的Costco購物和用餐,未料GPS將他們錯誤導航到了加拿大安省溫莎的一家Costco門店。
這個來自瓜地馬拉的無證移民家庭在邊境被攔截時,才驚覺鑄成大錯。
邊境執法人員將Sarahi和她的弟弟分開羈押,並告知他們將被遣返。儘管兩個美國籍的女兒被允許返回美國,但Sarahi拒絕了這個“放棄孩子”的提議,並被迫簽署承認非法入境的檔案。
隨後,這家人被關押在條件惡劣、沒有窗戶的拘留中心。還有12個家庭被關押在同一棟建築內。
Sarahi回憶說:“我們睡在簡易的床上,每餐只有泡麵、通心粉或燕麥片等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只允許離開房間去上廁所和洗澡。”
更令人揪心的是,她的小女兒在拘留期間突發高燒,卻被告知無藥可用,不久後大女兒也開始咳嗽。邊境人員多次勸說她帶著女兒返回瓜地馬拉,但她拒絕了。
經過5天的煎熬,兩個女兒才獲釋交予姑媽監護。Sarahi次日獲釋時,在走廊偶見戴鐐銬的弟弟,他已被執行遣返。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密歇根分會透過實地考察後發現,底特律居民錯誤駛入加拿大邊境大橋的情況並不少見。最近的一個例子是,一名委內瑞拉男子(合法居住在美國)於今年1月送麥當勞外賣時走錯了路,誤入大使橋進入加拿大,結果在試圖返回美國時被拘留,並驅逐回薩爾瓦多。
密歇根州民主黨議員Rashida Tlaib表示,她從CBP處獲得的資料顯示,2025年1月至3月,大使橋邊境已拘留超過210人,其中90%純屬意外誤入。更有一名被拘者在拘留點試圖自殺。
“我們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缺乏透明度。”Tlaib說道。



圖源:51記者拍攝
隨後,他們被帶回美國,並被美國海關關押在一間有小床、沙發和電視的拘留室裡,上廁所需敲門請求。Aracely說他們在那裡待了3天,後續又被轉入一間沒有窗戶的牢房,裡面有四張小床和馬桶。
Aracely回憶說,牢房裡的日子漫長而難熬。他們吃的是用微波爐解凍的冷凍雞肉三明治,有時肉的中間還是冰的,只能吃邊緣部分。飲用水來自水壺或水池,洗澡只能使用“野營式淋浴袋”,每人只能用一袋水。
她說,在2周的監禁期間,他們僅被允許3次離開拘留室,到一個有窗戶的走廊上短暫活動。
“我們常常等孩子睡著後才敢哭,”Aracely回憶道。
在親屬與律師的努力下,3月28日Aracely一家被允許再次嘗試入境,但希望再次破滅,CBSA仍然不相信他們的檔案真實性。
“他們告訴我們,我們必須立即被遣送回美國,並說已經很‘仁慈’地給了我們第二次機會。”Aracely說。
他們一家又回到了紐約州尼亞加拉瀑布入境口岸的牢房。
4月1日,Aracely的丈夫被轉送至巴塔維亞的移民拘留中心,等待5月的遣返聽證會。3分鐘的道別後,他們一家被拆散。母女三人則被安置在紐約州水牛城的避難所,並每週向移民部門報到,等待聖誕前夜的聽證會。
“我們逃離了薩爾瓦多,又從美國的未知中逃向加拿大,”她說,“如今我們卻因為邊境官員不相信我們,而被迫分離。這太不公平了。”

圖源:CP Photo/Chris Young
隨意性和殘酷性:
加拿大邊境的“新趨勢”!
加拿大邊境服務局(CBSA)對Aracely一家的處理方式,以及美國邊境執法人員的行為,再次引發了外界對美加之間《安全第三國協議》(Safe Third Country Agreement)的質疑。
根據該協議,難民申請必須在首次抵達的國家提交。因此,加拿大在陸地邊境口岸拒絕了大多數試圖從美國入境的尋求庇護者,但這一規則也有例外。其中一種例外情況是,如果申請人的錨定親屬是加拿大公民、永久居民或已獲難民身份者,那麼申請人就可以尋求庇護。
這個家庭在渥太華的律師Heather Neufeld憤怒指出:“CBSA官員本可以打電話給Aracely的兄弟核實親屬關係,卻選擇對檔案吹毛求疵……甚至連穿尿布的幼兒都被關押,這種隨意性和殘酷性正在增加。”
水牛城的移民援助組織Justice for Migrant Families的執行主任Jennifer Connor表示,兒童和家庭被關押數天甚至數週的情況,原本很少在美加邊境出現,但如今卻成為一種“新趨勢”。
4月23日,ACLU和聯邦眾議員Rashida Tlaib共同呼籲CBP對美加邊境的拘留事件加強問責透明度。
“我們的鄰里和家人不該因一個轉彎就‘人間蒸發’。這是極其殘酷和不人道的。我們不能讓國家失去良心,不能眼睜睜看著這一切發生。”
然而,面對這些“同情”的聲音,不少加拿大網友卻一針見血地回應:CBSA幹得好!不歡迎這樣的入境者!








你怎麼看呢?

△我是可以掃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注: 如想第一時間看到加國報告最新資訊,請點選本號首頁右上角,新增“星標”
。

來源:加國無憂
責任編輯:馬家輝
平臺:加國報告
微信ID:Canadanews
全加拿大華人都在關注加國報告,就差你了

歡迎關注加國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