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拿大政府週五(3月21日)更新了前往美國的旅行建議,提醒旅客如果在美國停留超過30天,需進行登記。
更新後的建議指出,這一登記要求適用於加拿大人及其他所有外國公民。
“美國移民官員可能會要求您證明自己是臨時訪客,”建議中寫道,“美國政府嚴格執行移民法規。若在授權停留期限之後仍滯留美國,可能面臨拘留或驅逐出境等嚴重後果。”
“如果您不符合目的地的入境或出境要求,加拿大政府無法代表您進行干預。”


圖源:51記者拍攝
加拿大政府表示,不遵守登記要求的人員可能會被處以罰款,甚至面臨輕罪指控。
旅客可以透過美國公民及移民服務局(USCIS)網站檢視自己是否需要登記以及如何登記,也可以透過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網站查詢I-94入境表,瞭解自己是否已在入境時被自動登記。
近期,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對加拿大徵收關稅,並多次暗示加拿大應成為“美國第51個州”,許多加拿大人已更改旅行計劃以避開美國。

圖源:Global News
01

多人入境美國遭拒、拘留、遣返

自特朗普1月上任以來,他已簽署多項行政命令,加強邊境政策、收緊簽證審查程式,並加大對非法移民的打擊力度。在這些更嚴格的規定出臺後,已有外國公民被拒絕入境或被拘留,其中包括一位加拿大人。
35歲的溫哥華女企業家Jasmine Mooney本月早些時候在美墨邊境TN簽證續簽時被拘留了12天,期間她稱自己遭遇了“非人待遇”,美方並未明確說明原因。

圖源:National Post
Mooney猜測是因為她此前曾為一家含有大麻成分產品的公司工作,簽證因此被撤。她在邊境被告知需透過領事館重新申請簽證,隨後突然被帶走、搜身、收繳物品,被關進一間冷冰冰、燈火通明的水泥小牢房。
在拘留期間,她與多名外籍女性同處一室,有的只是因為沒有攜帶護照或簽證問題被拘,最長被關押超過一個月。她回憶:“我遇到的一個牧師家庭,僅因錯入通往墨西哥的車道、未帶護照,就被直接拘留。”
拘留中心條件惡劣:30人共用一間房,每人僅發放一個泡沫塑膠杯和一把塑膠勺子,每次吃飯都要重複使用。食物令人作嘔、鞋子不合腳、無法更換毛巾、24小時燈光照射,幾乎沒有隱私。
唯一的希望來自牆上的平板電腦,她透過它聯絡到朋友並求助媒體。最終,在輿論壓力下,她獲釋。
Mooney指出:“我有加拿大護照、律師、資源、媒體關注和政治人物支援,依然被關了將近兩週。想象那些沒有資源的人會遭遇什麼。”
她目前被禁止5年內入境美國,計劃提出上訴。
在另一起案例中,美國邊境官員於3月9日阻止一位法國航天科學家入境參加會議並將其遣返,原因是官員在他的手機上發現了一條批評特朗普政府的“仇恨”簡訊。據報道,移民官員表示這“可能被視為恐怖主義”。

圖源:Global News
02

已有多國發出赴美旅行警告

由於擔憂本國公民在美國邊境遇到問題,多個歐洲國家已對赴美旅行發出了警告。


圖源:PTI
英國
英國政府提醒其公民應遵守所有入境條件。如果若違反規定,可能會被逮捕或拘留,並強調美國當局對入境規定的制定與執行都非常嚴格。
本月初,一名英國女子因可能違反簽證條件在美國邊境被拘留超過10天,英國外交部證實正在為一名在美國被拘留的英國公民提供支援。
德國
德國在其旅行建議中指出,簽證或入境免籤並不等於保證入境。德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由於有多名德國人(至少三起)在美國邊境被拘留,德國政府已更新其赴美旅行警示。
丹麥
由於特朗普對跨性別者的政策引發擔憂,丹麥建議跨性別人士在前往美國之前,先與美國駐哥本哈根大使館聯絡。
芬蘭
在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告美國將只承認男性與女性兩種性別之後,芬蘭也釋出了類似丹麥的警告,提醒跨性別人士謹慎赴美旅行。

入駐光明網、網易、騰訊、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各大平臺
聯絡我們
後臺私信聯絡留學君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7071542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