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年6期一次發貨,看得爽快,更享折扣
2024+2025雙年、2025+電子刊,組合下單更優惠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文化縱橫》郵發代號:80-942
沈逸:大家好,歡迎來到本期的逸語道破。今天我們繼續來聊一下小紅書,TikTok難民事件還在發酵,越來越多的人也在朝著網際網路治理的方向進行思考。其中,大體可以分為幾類:
一是認為自己受損、受威脅、受挑戰的一群人,他們開始用各種各樣的方式以及前所未見的力度,試圖將小紅書恢復到TikTok難民湧入前的狀態。
在各方的觀察和分析下,對這些人的特點也基本達成了一種共識——他們通常直接或間接與所謂的資訊差相關。對他們來講,出現在小紅書上的這種情況是可怕的,因為原本應該分割開的兩群人——中國的普通網民和美國的普通網民,現在跑到了一起,並開始面對面直接交流,並且這種交流是一種近似教科書意義上的跨文化群體交流。
這些TikTok難民,他們不是基於一個非常清晰的目標來做一件功利性的事情,反而更多的是一種表達和行為藝術。其中很多人並不清楚小紅書是什麼,從他們的表現來看,對於中國的社交媒體,或者說對於中國和中國人都缺乏一些基本的認識和了解,可以說完全是從零開始的。
同時,雙方有非常明顯的語言、歷史、文化認知等方面的差距。但是你會發現,在實踐過程當中,只要有一顆誠心,認真尋求溝通跟交流,沒有那種刻意的目標的話,從熟絡到互動、溝通、交流等等一系列問題都能以一種創造性的方式去解決。比如說貓狗稅,中國網民可能無法理解這個點。貓狗稅的特點不是美國人開始拍貓狗,也不是美國人想要交稅,而是美國網民在吐槽稅的問題。
我們經常講,美國內政部的徵稅能力是超過FBI的恐怖存在。徵稅這件事情在美國——是需要用一種常態化的生活梗來進行化解的存在,所以說對於上傳貓貓狗狗的照片,他們會習慣性地說這是在交貓狗稅。

小紅書上的各種“貓稅”筆記
有些人非常擔心,因為他們刻意塑造起來,隔斷雙方交流的資訊之牆被打破了。當然,還有一部分人試圖在中國網民身上加濾鏡,讓中國網民只看到他們希望看到的美國,從而在中間擷取資訊差所帶來的收益和差價。這群人是第一批感到威脅的,畢竟“百萬漕工衣食所繫”,事關安身立命的本錢,所以他們希望用各種各樣恐嚇、誤導的方式,讓小紅書恢復到原來的狀態。
另外還有一批人,他們習慣於原來的溝通和交流模式,不太願意去應對這樣一種全新的衝擊。儘管目前為止,TikTok難民的數量並沒有那麼大,但是這波流量背後所蘊含的各方面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它極有可能會變成一輪新的風口。面對這輪潑天的富貴,平臺上也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有些群體公開說,我寧可躺平擺爛,也不要(接這波富貴)。因為他們認為小紅書和TikTok是不搭的,所以他們覺得既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做出調整去接受。所以他們認為這波流量是短暫的,是留不住的,於是形成了一個自我實現的完美預言。另一個群體則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機會,於公於私、於大於小都是如此。
尤其是在美國這一側,即使不奢求這些人都能100%準確地將相關的資訊傳遞回去,但是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個明顯和他們認知的中國有巨大差異的時候,美國如果再要製造這種虛假資訊和謊言的難度會不會比之前大一點?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希望說一夜之間就能解決問題,但是我們正在朝這個方向努力,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次的機會無疑是一個天賜良機。
同樣的,中美之間的戰略競爭究竟取得了怎樣的成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向美國民眾傳遞有關中國的真實資訊,尤其是能夠幫助美國民眾更好地認識和理解中國整體發展態勢的那一部分。因為中美之間的認知差異,是導致錯誤的負面政治力量能夠在其中上下其手,透過賺取資訊差來獲得政治收益的核心關鍵原因。
現在的小紅書多多少少有一些相對理想化的“巴別塔狀態”,但這次美國人的小紅書遷徙,可以說在這個問題上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當然從城市或者發展的視角上來講,這批人是誰?為什麼能夠有這樣活躍的頭腦和能力,從TikTok順著網線跑到小紅書,並且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就和中國網民打得如此風生水起?你以為他們是非常普通的美國網民嗎?大概1000
個TikTok使用者裡,就有一個人因為各種原因偶然地從TikTok跑到小紅書,這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也就是這麼一波體量,他們是巨大人群的一種代表。

TikTok被評為美國使用者增長最快的社交媒體應用之一,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顯示,到2023年,三分之一的美國成年人使用過TikTok,比2021年增加了10個百分點。路透社
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以哪種形式,這都是一個巨大的潛在社群。除非有些人希望這個社群只做簡體中文,只做中國人的內容,打死不讓它變成一個國際化和全球化的社群。那樣的話,那你也沒有辦法尊重、理解和祝福;如果不是,那這就是一個潑天的富貴,就是一個全面翻新的機會。
對於商業競爭來說,這就是在電子商務渠道里給了你一個彎道超車的機會,具體怎麼做?做到什麼程度?都得看能力。但毫無疑問,中間的商機和經濟發展的機會不僅存在,而且是一種戰略級的機會。從整個中國的改革開放程序上來講,今天TikTok的狀態我覺得很簡單。大家記不記得八九十年代早期,以人民公園為代表的一些地方,會有所謂的英語角,這就是改革開放最本真的狀態——就是不帶任何功利性目的的普通民眾,融合到一起,互相接觸和溝通交流。
另一方面,我覺得小紅書這件事情不管最後如何結尾,當你看到這些使用者自發地跨過太平洋,順著網線來到小紅書,你就知道什麼叫“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中國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繁榮自己的應用,搞好自己的經濟,自然有人來替你說明,你都不用再去說明自己。因為他們對你感到好奇,你需要做的是什麼?給他們提供一個良性的環境。治理的方式也很簡單——實事求是,依照我們自己的原則,按照我們自己的模式去做。
今天,我們經常講中國的國運,一方面我們說它是個玄學,很多時候似乎你不用做什麼,這潑天的富貴就砸到你的臉上了。但另一方面,中國的國運從來都是以挑戰、考驗、衝擊等意外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的。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仍然是一次機遇,再一次提供了在外部壓力上升的環境下,促進能力體系提升和完善的契機。我們應該抓住這樣的機會,迎難而上,勇於勝利,敢於勝利。不求說取得完美、不留任何遺憾、一勞永逸的永恆成功,而是朝著那個正確的方向再多邁進一步。
至於在那邊跳來跳去,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的人而言,我只能說你開心就好。當然,網際網路是有記憶的,所有這一切都會被記錄下來,作為一幕火炬記錄進歷史當中,作為伴隨中國成長過程當中被翻過去的那一部分。大家以後有機會可以時時刻刻過來看一看這些人,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在另一個方面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就是提供經驗和教訓,尤其是教訓我們“什麼是錯誤的”,讓大家可以從中汲取相應的教訓。然後,讓我們行穩致遠,為這共同認定的方向不斷前行。
本文轉自“底線思維”,原題為《中外網友在小紅書上“對賬”,誰害怕了?》。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讀者參考。
打賞不設上限,支援文化重建
長按下方二維碼打賞

訂閱服務熱線:
010-85597107
13167577398(微信同)
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早8點至晚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