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節|“惡作劇”的英文到底怎麼說?別再只會用trick了!

【直播預約】

侃哥陪你讀外刊·23季·20課


↓↓

今天是 4 月 1 日,愚人節(April Fools’ Day),一年中最“歡樂又危險”的一天。這個節日的傳統是什麼?當然是——開玩笑,整蠱,搞惡作劇!
我查了查,英文中表示“惡作劇”的詞兒特別多:trick、prank、hoax、mischief、practical joke、parody、monkey business…歐美果然是愛開玩笑的民族…
今天我們就藉著愚人節的契機,來盤一盤這些詞到底怎麼用、有什麼區別。
1.trick
trick 應該是我們最熟悉的詞,既可以指“技巧”(比如 magic trick 魔術),也可以指“騙局、詭計”。
在愚人節的語境中,它偏向於“耍人”的花招,例如:Don’t fall for his trick!(別上他的當!)
但它的語義很寬泛,可以是善意的也可以是惡意的:a clever trick(生活小妙招);a dirty trick(陰招)。
2.prank
prank應該是最地道的“愚人節惡作劇” 的用詞了,例如:
It was just a harmless prank.(只是個無傷大雅的小惡作劇啦。)
He loves pulling pranks on his coworkers.(他特別喜歡惡搞同事。)
prank 的特點是:通常是搞笑、無傷害、輕鬆的玩笑行為。所以愚人節上的大多數“套路”——在咖啡裡放鹽、把牙膏換成芥末、把鍵盤鍵帽換順序——都可以用 prank 來描述。
3.practical joke
這個詞看起來有點長,但其實意思就是字面上的“實用型笑話”,它和 prank 很接近,但偏書面,強調“有計劃地整人”,比如:
They played a practical joke on their boss by replacing his office chair with a toilet seat.(他們把老闆的椅子換成馬桶圈,搞了個整蠱。)
在正式點的文章裡,比如新聞、文學作品中,經常會看到 practical joke 而不是 prank。
4.hoax
hoax 通常指那種“假新聞”、“假訊息”類的騙局,用於誤導大眾。
比如愚人節你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NASA發現月球上住著貓”結果看完發現是開玩笑的——這就是一個hoax。例如:
The UFO story turned out to be an elaborate hoax.(那個UFO的故事結果是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5.mischief
mischief 更像是一個“行為傾向”而不是具體的惡作劇動作,例如:
The kids were full of mischief.(小朋友們滿肚子壞主意。)
He has a mischievous smile.(他笑得一臉頑皮。)
mischief 傳達的不是“整人”,而是那種“我沒惡意但我喜歡搞點事情”的惡作劇的精神。
6.parody
parody 一般是指透過模仿達到諷刺或搞笑的目的,或者叫“模仿類惡搞”,比如《Scary Movie》(驚聲尖笑)惡搞恐怖片系列,就是經典的 parody。
7.monkey business
“猴子搞事”,這個短語真的很形象,用來形容各種“不正經”的搞笑行為,例如:
Stop the monkey business and get back to work!(別鬧了,回去工作!)

monkey business 不一定是惡作劇,但常常帶著調皮、胡鬧、不務正業的意味,也可以用在吐槽別人“搞小動作”或者偷偷摸摸“玩花樣”。

今天愚人節,想說“我剛整了他一下”,別再只會用 trick!還可以說:
I pulled a prank on him.
I played a practical joke.
It was just some harmless monkey business.
最後祝你愚人節快樂,別被騙,但也別放過整蠱別人的機會!

PS:對了,你想知道“愚人節”的來歷嗎?今天侃哥2025外刊隨身聽講了一篇《history》上相關的文章,這期贈送給大家聽,一起了解一下
【直播預約】

侃哥陪你讀外刊·23季·20課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