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DeepSeek雙引擎驅動:騰訊憑何領跑醫療大模型?

由於體檢專案設計的非標準化與計費方式的複雜化,年輕人常常因為非必要的體檢套餐支付額外檢查費用,中老年人則可能遺漏心腦血管疾病篩查等關鍵專案,未能實現體檢期望效果。
針對這一結構性矛盾,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近日與騰訊健康達成深度合作,上線智慧體檢業務。藉助騰訊混元大模型和DeepSeek大模型,該院嘗試用智慧化手段幫助受檢者解決體檢中遇到的種種難題。
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門診部主任、健康管理部負責人馮程表示,智慧體檢系統不僅能夠根據患者資訊為其推薦體檢方向,還配備了AI報告解讀功能,能夠藉助資深醫生的診療能力為患者進行通俗化解讀。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AI智慧體檢”服務
當發現健康問題時,AI能夠根據患者身體情況給出就診建議。面對一些存在微小異常的指標,演算法也能告訴患者是應繼續觀察,還是即刻進行臨床干預。
破除患者就醫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騰訊藉助大模型跨出了關鍵一步。
01
騰訊健康的醫療大模型佈局
DeepSeek爆火之前,騰訊健康已經依據醫療細分場景的具體需求,以騰訊自研的混元大模型,打造出醫療行業大模型。
醫療領域是個強溝通的場景,在理想的患者就醫環境中,醫生理應同患者進行充分溝通,根據患者的現狀和既往病史給出詳細診斷意見。但由於醫療資源的匱乏,很多醫生不得不壓縮醫患交流時間,弱化溝通以提升效率。
為了提升患者的體驗,騰訊健康去年便上線了AI預問診、智慧問診、自診自查等應用,患者預約掛號後便可同系統進行詳細的預問診回答,提前提供主訴、既往病史、用藥禁忌等資訊。正式就診時,醫生對於患者的病情已有一定了解,便能提出更多針對性的問題,診斷的精準度也隨之提升。AI節省出來的5~10分鐘時間,可以對診斷準確率帶來質的提升。
騰訊健康小程式端的AI輔診應用
再談醫院場景,這裡的痛點同樣關乎效率。以ICU為例,此類患者產生的資料量極大,且病情瞬息萬變。前一刻穩定的指標,下一刻可能因感染暴發、器官功能急性衰退等因素陡然失控,因而需要重症醫生在瞬息之內精準定位、整合患者資訊,並作出診療決定。
圍繞這一現狀,騰訊與邁瑞醫療共同打造了重症大模型。該模型能夠融合醫療裝置監測資料、電子病歷資料以及、ICU醫生的經驗後,能夠在患者發生緊急情況時迅速響應並提供支援。
重症大模型“啟元大模型”輔助決策流程圖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ICU,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李彤便常使用大模型判斷心臟移植後的患者的ECMO(人工肺)撤機時機。“撤機需要慎重考量,通常經過各方評估,包括諮詢心臟科的專科醫生、護理團隊,以及ICU醫生綜合的意見,進行臨床檢測,綜合各種資訊。”
現在有了大模型的支援,AI也可以輔助ICU醫生對這樣一個複雜的問題作出綜合決策。臨床中,AI可根據重症醫學知識庫給出包括血流動力、供氧、肺功能、併發症等一系列理論指標,再結合患者情況進行綜合判斷。李彤認為:“AI的分析非常綜合,已經達到了專科醫生的水平,具有很強的綜合能力”。
DeepSeek-R1釋出後,騰訊健康同樣在第一時間完成了混元大模型與DeepSeek的融合。除了對全國1000餘家已經部署智慧服務的醫院進行升級,騰訊健康還透過騰訊雲API、大模型知識引擎呼叫、TI-ONE平臺部署模型等多種方式,為醫療領域的B端使用者提供公網 SaaS、API PaaS 以及多尺寸私有化等模式,加速整個醫療行業的智慧化轉型。
騰訊醫療大模型構建流程
目前,騰訊健康已與上海醫藥、方舟健客、萬孚生物、叮噹健康等近百家醫療科技、生物科技、醫藥流通等企業達成合作。以上海醫藥為例,騰訊健康透過騰訊雲知識引擎協同呼叫Deepseek大模型與混元大模型,生產不同功能的智慧體,提升員工在智慧問答、文件解析、資料分析等多個場景中的工作效率,使企業內部運營更加高效。
落足於上藥雲健康DTP藥房,騰訊同樣基於DeepSeek大模型深度整合了RAG藥學知識庫,進而打造了AI藥師助手軟體。該應用賦予了上藥雲健康更精準、更高效的藥事服務能力,使得藥師向患者提供的藥學建議更加全面專業,有效提升了藥師的資料分析能力與藥事服務水平。
02
大模型為騰訊帶來了什麼?
綜合醫、患、企三方賦能形勢,騰訊健康的AI邏輯仍然沒有離開早年定下的“智慧”與“連線”兩個關鍵詞。進入DeepSeek時代後,兩項核心能力均得到了質的提升。
雖然“智慧醫療”的概念已經提了十年有餘,但服務醫患相關的實際應用中,這些演算法並未讓使用者感受到真切的智慧,更多情況下像是一個具備更為複製知識對映核心的工具。
如今大模型的發展使得AI從“識別”過渡到“生成”,再到“邏輯推理”,真正意義上能像人類一樣給出思考的結果以及產生結果的過程。
因此對於騰訊健康而言,在大模型領域拔得頭籌後,旗下積累的諸多醫療應用開始發生質變,無論是過去的預掛號、預問診,還是今天的智慧體檢,補上了使用者與演算法之間的互動,它們成為醫生、患者離不開的助手,帶來了真正的價值。
另一方面,DeepSeek帶來的可定製優勢則強化了騰訊健康的“連線”能力。在過去連線的醫、藥、患、險基礎上,騰訊能夠帶動整個生態快速完成智慧化部署,加速整個醫療產業的“大模型式”升級。
03
做好醫療大模型產業的賦能者
儘管在醫療諸多場景上都做出了突破性的應用,騰訊健康仍然更為強調自身作為“助手”的底色,用AI幫助醫療行業解決實際問題。
因此,現階段騰訊健康仍然投入更多精力至搭建專業醫學知識庫,以及強化大模型對專業醫療知識的認知與思考中,以降低大模型執行過程中的“幻覺”出現頻率,同時保證合作方能夠開發的大模型應用能夠緊貼臨床需求。
去年騰訊數字生態大會上,騰訊健康總裁吳文達便曾說過:“能夠適配大模型的場景很多,我們會慎重考慮是不是該自己去做。對於一些深入臨床,特別複雜的場景,我們有能力去做,但應該留給更具比較優勢的企業。”
畢竟,醫療領域從來不缺具體產品、解決方案的締造者,缺的是能夠為他們最佳化底座的築基者,去加速產品、解決方案的研發,並將其遞交給存在真正需求的使用者。

*封面圖片來源:123rf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