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購買加拿大產品,比一些消費者預想的要複雜得多。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Made in Canada和Product of Canada,有什麼區別?應該買哪個?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發出關稅威脅後,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敦促加拿大人購買國貨,建議“選擇加拿大黑麥威士忌,放棄肯塔基波本威士忌,或者乾脆放棄佛羅里達橙汁”。多位省長也提出了類似的懇求。
但那些聽從呼籲的人卻陷入了困惑,因為有些產品被貼上“Made in Canada”的標籤,而另一些產品則標著“Product of Canada”——或者完全是其他意思。那麼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呢?
根據《消費者包裝和標籤法》,“Product of Canada”標籤意味著該產品至少 98% 的總直接生產成本是在加拿大發生的。從本質上講,該產品是由加拿大人在加拿大製造的,幾乎沒有進口成分。如果某種產品是 100% 加拿大產,那麼標籤上就會清楚地寫明這一點。
與此同時,“Made in Canada”意味著其成本佔總直接成本的一半以上,至少為 51%,但低於 98%。競爭局鼓勵對該標籤做出符合要求的宣告,例如“加拿大製造,採用進口零部件”或“加拿大製造,其中 60% 為加拿大產品,40% 為進口產品”。對於這兩種標籤來說,產品都必須在加拿大經歷“最後一次實質性轉化”——例如,將麵糰、醬汁和乳酪變成披薩。
圭爾夫大學食品、農業和資源經濟學教授Michael Von Massow表示:
“購買加拿大產品並不總是那麼容易。”

他說,即使符合加拿大標籤標準的產品也常常是由在這裡設有工廠的跨國公司生產的。例如,樂事薯片的最終所有者是百事可樂公司。包裝袋上寫著“加拿大製造”。它們是在安省劍橋市“採用加拿大勞動力和加拿大土豆”生產的。“所以我們必須自己決定界限在哪裡以及我們願意接受什麼。” 如果產品含有加拿大元素,但未達到“原產地”或“製造地”的標準,競爭局建議使用 更具體的表述,例如“在加拿大使用外國零件組裝”。
對於食品雜貨,加拿大食品檢驗局列出了其他可接受的標籤,包括:
-
“在加拿大烘焙和混合”來描述咖啡,因為咖啡豆一直是進口的。
-
“加拿大包裝”是指在其他地方生產但在加拿大裝罐的果醬。
-
“在加拿大精煉”的甘蔗糖同樣必須進口。
-
瓶裝水“在加拿大蒸餾”。
如果一家公司在產品上貼上楓葉或加拿大國旗而沒有進一步解釋,那麼該產品將被視為符合“加拿大製造”的標準。違反這些規定將帶來嚴重後果——根據《競爭法》,公司首次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000萬元,後續違法最高可被罰款1500萬元。
鑑於加拿大威脅要徵收關稅,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弗農市的弗雷德·尼爾森 (Fred Nelson) 在網路上釋出了一份所謂加拿大產品清單後,也遇到了一些麻煩。

在許多人指出這份名單的大部分內容不準確之後,他在 Facebook 上建立了一個小組(“先購買加拿大產品”),以便人們可以分享自己購買加拿大產品的例子。
由於關稅威脅仍然陷於不確定性之中——特朗普在週一與特魯多通話後給予加拿大 30 天的寬限期——尼爾森表示,他認為購買加拿大產品的運動將會持續下去。
“我認為這種情況會持續下去。我認為人們會繼續說,‘不,我們可以做點什麼。我們可以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對抗你,’”他說。
“而我們能做到的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在從美國購買任何其他產品之前,先購買我們自己的產品,一些上面有楓葉的產品。”
參考連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made-in-canada-product-of-canada-1.7451556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