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強勢控局,“愛潑斯坦風波”降溫

西方媒體報道,目前特朗普已成功壓制保守派高層對愛潑斯坦案的分歧,但MAGA基層不滿情緒仍未完全平息。下面是文章正文,發上來供參考借鑑,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特朗普強勢控局,“愛潑斯坦風波”降溫
近期,美國MAGA陣營圍繞“愛潑斯坦檔案”掀起的內鬥正逐漸降溫。最受關注的動向是FBI副局長丹·邦吉諾在與司法部長邦迪發生激烈爭執、並一度考慮辭職後,於週末與特朗普進行通話,隨後在週一重返崗位。雖然他是否會長期留任仍待觀察,但這一跡象表明,特朗普重新穩住了局面。
儘管部分保守派意見領袖仍對司法部宣佈“無需再披露愛潑斯坦資料”的決定表示不滿,但包括“保守派青年行動”創始人查理·柯克在內的幾位代表人物都已表示不再繼續評論此事。據悉,他們也都在上週末與特朗普進行了溝通。特朗普本人也明確傳遞出訊號:要全黨“停止內鬥”,不要再被這場爭議拖住步伐。
對於希望集中精力打好大選戰役的共和黨人來說,愛潑斯坦案早已不是優先事項。儘管該案因其牽涉的名人網路一直是右翼輿論的焦點,但多名共和黨議員私下都表示,希望能儘快淡化影響。阿拉巴馬州參議員塔伯維爾更是直言:“這都是八卦雜誌的內容。如果真有料,那就拿出來;如果沒有,就別再浪費時間。”
這場風波的導火索,是司法部長邦迪在今年2月接受福克斯採訪時的一句高調發言。她聲稱自己“桌上就有一份愛潑斯坦客戶名單”,頓時點燃保守派的想象空間。然而後續她改口稱,所謂“名單”只是泛指一堆需要整理的檔案。更令人不滿的是,部分保守派媒體人受邀前往白宮,獲得一份“愛潑斯坦檔案第一階段”資料夾,結果發現內容多為舊資料,感覺被愚弄。
隨著FBI與司法部聯合釋出簡短備忘錄,表示“無需再公佈更多材料”,整件事似乎迅速“蓋棺定論”。但對部分保守派而言,這無異於一次巨大落空。參議員格拉斯利坦言:“我原以為還有不少料,現在看來並沒有。”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願意就此收手。猶他州參議員邁克·李在社交平臺上發起投票,詢問網友是否希望愛潑斯坦的“搭檔”吉斯蘭·麥克斯韋出庭作證。激進右翼人物勞拉·魯默則公開要求總統任命特別檢察官重新調查此案。即使大多數保守派媒體人已跟隨特朗普“閉麥”,但仍有部分MAGA基本盤成員堅持要求“追到底”。
就在上週末,保守派青年行動組織在佛州坦帕召開為期三天的峰會。特朗普團隊成員與基層意見領袖同臺亮相,現場充斥著對司法部的批評與對總統“縱容權貴”的質疑。塔克·卡爾森質問:“為什麼愛潑斯坦的事這麼讓人憤怒?因為老百姓已經受夠了精英階層一再逃脫懲罰。”梅根·凱利、魯默和班農等人則明確表達了對邦迪的不滿,認為特朗普不該包庇他們。
民主黨也趁機發動攻勢,不斷提醒公眾,特朗普本人也曾與愛潑斯坦關係密切。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甚至設立了一個“特朗普-愛潑斯坦機器人”社交賬號,每日釋出特朗普未公開檔案的倒計時更新。眾議院監督委員會民主黨領袖加西亞則表示,若民主黨在2027年重新掌控眾議院,將推動徹底解密所有相關檔案。
與此同時,特朗普本人則公開力挺邦吉諾,稱“狀態不錯”“是個很棒的人”。但熟悉他作風的人都知道,特朗普極少在輿論壓力下妥協,尤其不願被動接受“必須開除某人”的建議。作為保守派人氣媒體人,邦吉諾擁有強大粉絲基礎,也有能力重返播客界。不過眼下的關鍵問題是,特朗普是否願意就這樣“放人”。
這一場關於愛潑斯坦檔案的“餘震”,雖然在保守派高層正在快速降溫,但在MAGA基層,尚未完全平息。倘若特朗普無法徹底安撫這部分憤怒選民,類似的分裂話題還可能在選戰關鍵時刻再次爆發。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