毀掉愛馬仕,惡搞LV,這個神秘組織背後有巨頭撐腰?

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是:任性,且有人買單。
2016年成立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的藝術團隊MSCHF(Mischief縮寫,譯為“惡作劇”),就以實際行動達成了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
他們每半個月就發表一次作品,官網記錄的113個藝術專案無一不惡搞了當下的某種流行趨勢,或是批判了權威的藝術和消費觀念。MSCHF像是身邊那個最特立獨行的朋友,哪怕是公眾場合的冒犯發言會被對方告上法庭,也無法讓他噤聲。
MSCHF也是極其少見的從商業化走向非商業化的團隊,在提供定製化營銷方案,賺取過足以支援團隊運轉的專案資金後,毅然宣佈從2019年9月開始暫停此類業務,甚至在MSCHF官網上公佈了一條很不客氣的宣言:“我們不為任何顧客服務。”
MSCHF官網截圖
令人驚訝的是,一個如此任性的反消費主義團隊卻獲得了資本的強烈認可。據美國證監會的資料表明,從2019年10月開始,MSCHF共獲得了先後兩輪共計1150萬美元(超過8000萬人民幣)的融資——資本願意為他們的任性買單。
此後的MSCHF徹底沒了限制,在惡搞的路上策馬奔騰:花幾十萬購買愛馬仕鉑金包然後拆掉;舉辦獎金高達25000美金(近18萬人民幣)的“手指不離開手機螢幕”大賽;在紐約市中心販售馬斯克、比爾蓋茨、馬雲等億萬富豪長相的雪糕,號召大家一起“eat the rich(吃掉有錢人)”……
MSCHF的CEO加布裡埃爾·威利(Gabriel Whaley)在接受《紐約時報》的採訪時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傳播,讓大家都來談論、分享我們的作品。MSCHF要做的就是觀察事物,然後用惡搞的形式讓它變得有趣,再來看大家有何反應。”
用愛馬仕鉑金包做的勃肯鞋
作品名稱:Birkinstock(鉑金鞋)
釋出日期:2021年2月
惡搞品牌:Hermès、Birkenstock
愛馬仕birkin bug+Birkenstock(勃肯鞋)=Birkinstock。
沒錯,MSCHF豪擲12.25萬美元(約人民幣87萬)購買了4個愛馬仕35尺寸的鉑金包,材質分別為牛皮、鴕鳥皮和兩個格外稀有的鱷魚皮。
到手後,MSCHF將這4個包拆開、壓平,再從皮料上裁剪下製作勃肯鞋所需的樣式,並將其與Birkenstock的軟木鞋墊和橡膠鞋底組裝在一起,製成了4雙對應材質的經典款勃肯鞋。
 上面兩雙為鱷魚皮,下面兩雙分別是牛皮和鴕鳥皮
在購買頁面,幽默的MSCHF還不忘補充道:“因為我們的流程從單個Birkin包開始,所以每雙Birkinstocks都是一個獨特的定製物品,沒有額外庫存。”
就這樣,原本一雙售價不超過150美元的勃肯鞋身價瞬間飆升到34000到76000美元不等,甚至比原本的鉑金包還要貴,且很快就銷售一空。
Birkinstock的包裝也是經典的愛馬仕橙
將當下最頂級的奢侈品拆解、重構成另一個最實用且日常的消費品——MSCHF把Birkinstock稱為“忒修斯之鞋”,如果你瞭解“忒修斯之船”的故事就會理解其中的精妙與諷刺:當一艘名叫“忒修斯”的船被更換掉船上所有的木頭,那它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對映到Birkinstocks上就是,當原本普通的皮質完全被奢侈品所替代時,它還是那個隨便一蹬就能出門,且以鬆弛感著稱的勃肯鞋嗎?如果不是的話,那它現在可以被劃入愛馬仕旗下,躋身奢侈品行列嗎?
奢侈品和日常消費品的本質區別究竟在哪裡,這是MSCHF想借由Birkinstocks提出的問題。
用顯微鏡才能看到的手袋
作品名稱:Microscopic Handbag(顯微鏡手袋)
釋出日期:2023年6月
惡搞品牌:Louis Vuitton
除了裁切愛馬仕的鉑金包,MSCHF還縮小過一款Louis Vuitton OnTheGo系列的手袋。
尺寸僅為657x222x700微米,以至於儘管被設計為扎眼的熒光綠色,但它卻幾乎肉眼不可見,需要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包身的細節。
其實形容這款包更準確的量詞應該是“一粒”,因為它甚至比鹽粒還要小。
👇點選下圖
看看放大後的LV手袋吧!
LV原款手袋的全尺寸售價在3100至4300美元之間,而這“粒”採用3D列印技術製成的樹脂手袋最終的拍賣價格卻高達63000美元(近45萬人民幣)——縮得比針孔還小的手袋,價格卻翻了17倍。
在拍賣清單上,MSCHF還發布了一則宣告:“時尚界對小手袋的喜愛已經讓它們‘逐漸變得抽象’,以至於這種配飾純粹是品牌的象徵。”他們還補充道,“Microscopic Handbag是完全符合當下流行趨勢的作品,當實用物品被簡化為裝飾品,所有假定的功能都消失了。對於奢侈品來說,實用性只是來自天使的恩賜。”
LV的迷你圓餅包甚至放不下一部手機,圖源Louis Vuitton
MSCHF用這種方式將時尚圈對“小尺寸”的追捧推到了極致,原本用來盛裝物品的包袋小到變成了配飾,那不如干脆拋棄所有功能性,甚至連看都看不到,變成“皇帝的手袋”。
更尷尬的是,拍賣Microscopic Handbag的平臺Joopiter的創始人之一正是Pharrell Williams(菲董),時任Louis Vuitton男裝創意總監。要知道,MSCHF可並未徵求過LV品牌的許可來使用其logo和設計,不僅如此,他們還挑釁地說:“Pharrell喜歡大帽子(菲董出席格萊美佩戴的帽子),但我們給他做了一個非常小的包。”
被Vans告了
作品名稱:Wavy Baby
釋出日期:2022年3月
惡搞品牌:Vans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惡搞多了,總會遇到幾個開不起玩笑的品牌,美國的街頭品牌Vans就一紙訴狀將MSCHF告上了法庭。
起因是MSCHF推出了一款模仿Vans “Old Skool”鞋型的鞋子“Wavy Baby”,這雙與說唱歌手Tyga合作推出的運動鞋售價為220美元(人民幣1500元),發售後僅一個小時4000多雙庫存便全部售罄。
Vans的經典款鞋型
MSCHF認為所有的運動鞋公司本質上都是在互相模仿,一切的創新無非是形式上的改變。
官網的產品介紹頁寫著:“鞋業的標準做法是:要麼偷鞋底,要麼偷鞋面,這是對設計語言多麼無聊的應用!”——反正也是抄來抄去,於是他們將最經典的Vans “Old Skool” 運動鞋作為一種符號,將“扭曲變換”這種陳舊的視覺語言應用到了整雙鞋子上。
說唱歌手Tyga上腳Wavy Baby
MSCHF還暗戳戳地發表過一份宣告:“早在正式起訴前,Vans曾私下要求達成和解,作為交換,他們獲得這款運動鞋一半的利潤,並在這款運動鞋上市前給他們額外贈送四雙。”
MSCHF忿忿地說,“他們還表示願意見面商討未來的合作計劃,結果發現是一邊和我們握手,一邊在背後捅刀子。”
番茄醬還是化妝品?
作品名稱:Ketchup or Makeup?
釋出日期:2022年8月
惡搞品牌:Fenty Beauty
番茄醬還是化妝品?這是一個問題。
而問題的答案在25美元一盒的“番茄醬or Fenty Beauty唇釉盲盒”裡——玩法很簡單,從官網下單Ketchup or Makeup禮盒,裡面一共有6袋無論是看起來,還是捏起來都是番茄醬的包裝,你想分辨只能挨個撕開聞一聞、嘗一嘗或者上嘴塗一塗,才能知道究竟哪包是醬料,哪包是唇釉。而且無論是哪一種,你都需要儘快吃掉和用完。
 MSCHF與Fenty Beauty合作推出的Ketchup or Makeup禮盒
雖然價格不高,但這依然是一場賭博,因為產品網站上並沒有保證每一個禮盒都一定含有唇釉,也就是說有人將吃掉6包番茄醬而別無所獲。即便如此,禮盒還是不出意外的售罄了。
根據購買了禮盒的網友們試色,其中的唇釉竟然是一款此前沒有上市過的顏色。蕾哈娜的美妝品牌Fenty Beauty專門為了這次惡搞合作設計了一款全新的產品,有不少人評論說希望這隻唇釉可以永久生產。
TikTok上的使用者專門做了開箱和試色
相比起MSCHF之前辛辣的諷刺,這次惡搞顯得輕巧、溫和不少。靈感源自於他們早年製作的雜誌,其中釋出過一條類似的虛假廣告,MSCHF的聯合創始人丹尼爾·格林伯格 (Daniel Greenberg)說:“幾年後,它在這一款產品中變成了現實。”
而對於蕾哈娜的粉絲來說,他們又有了可以催促偶像“搞正業”的俏皮話,Ins上的一位粉絲調侃道:“這個女人除了錄專輯外,幾乎什麼都做,已經開始發行番茄醬了。”
阿童木大紅靴
作品名稱:Big Red Boots
釋出日期:2023年2月
惡搞品牌:CROCS
去年年初,在時尚潮流品牌們還在思索該如何讓自家產品在紐約時裝週期間“病毒式傳播”時,MSCHF又四兩撥千斤的做到了。
這雙看上去彷彿不屬於現實世界的大紅靴子席捲了社交網路,官網的提示非常可愛:“如果你用這雙靴子踢人,它還會發出嘭嘭聲”,笨重感溢位螢幕。
美國說唱歌手Janelle Monáe選擇穿著它投籃,在Ins擁有200萬粉絲的Sarah Snyder踩著它走上最繁華的布魯克林街頭。一時間,明星潮人們也不追求什麼高雅精緻了,畢竟穿上這雙鞋就可以收穫無數點贊。
說唱歌手Janelle Monáe穿著大紅靴投籃,圖源Janelle Monáe
雖然被戲稱為“阿童木大紅靴”,但這雙鞋的真正創作來源是卡通《Dora the Explorer(愛冒險的朵拉)》中名叫Boots的小猴子——它的腳上就穿著一雙大紅靴。
可能是這次策劃太過成功,很快吸引了另一個同樣看起來“笨笨的”鞋子品牌CROCS的注意。同年MSCHF就推出了與CROCS的合作款“Big Yellow Boots(大黃靴)”,售價450美元(人民幣3200元)。
 希爾頓酒店集團繼承人之一的帕麗斯·希爾頓 (Paris Hilton) 擔任這款大黃靴的代言人
CROCS十分欣賞MSCHF的創作理念:在這個任何圖片都可以被AI生成,虛擬現實隨時能夠欺騙人們視覺的時代,不妨反過來讓真實的人類穿上二次元動畫片中的鞋子,打破這種慣性,來一場反向的“現實虛擬”。
就連一向把高跟鞋焊在腳上的貝嫂(Victoria Beckham)都難擋這雙怪鞋的魅力,在Ins上釋出了一張黑色修身長裙搭配大黃靴的照片。
 穿著大黃靴的貝嫂,圖源Instagram@Victoria Beckham
藝術創作和品牌營銷也在這一刻達到了完美平衡。
“手指不離開手機螢幕”大賽
作品名稱:FINGER ON THE APP
釋出日期:2020年6月
觀察物件:沉迷於刷手機的人們
MSCHF聯合YouTuber@MrBeast舉辦了一個“手指不離開手機螢幕”的挑戰,反其道而行之,既然呼籲大眾“放下手機,享受真實生活”沒有用,那索性就看看人類刷手機的極限是多久!
參賽者在一個統一的時間開始手指觸控式螢幕幕,然後比賽看誰堅持的時間最長。為了防止作弊,MSCHF專門設計了一款APP,除了檢測手指有沒有與螢幕接觸外,還能不定時釋出“移動手指”的指示,沒有按照規定完成操作的玩家會被淘汰。
而參賽者願意參加如此無聊比賽的動力是:獎金有可能高達25000美元(近18萬人民幣)。為什麼說是“可能”呢?因為最終勝利者的獎金額度需要由所有參賽者所選數字的平均值決定。
 APP上的獎金選擇頁面
比賽最終失控了,在看到參賽者將手指放在手機螢幕上超過70個小時後,發起人@MrBeast宣佈提前結束。他在推特上寫道:“親愛的四位還在使用FINGER ON THE APP的參賽者,比賽到此結束。3天已經太瘋狂了!你們全都贏了,都會得到20000美元,恭喜你們!”
然而最具戲劇化的情節出現了,其中一位贏家在直播中猜測:“@MrBeast的推文很可能是個花招,如果四強選手中有三人移開手指,那麼最後一位選手仍有機會贏得25000美元。”——“手指不離開手機螢幕”大賽玩出了生存遊戲的爾虞我詐。
事已至此,@MrBeast只好再一一致電四位贏家,讓他們“快去睡”。
打造頓頓精緻餐廳的富貴人設
作品名稱:STOLEN STORIES(竊取故事)
釋出時間:2021年8月
觀察物件:炫耀財富的人
STOLEN STORIES是指,把有錢人釋出在Ins上的高階餐廳料理圖片或影片佔為己有,重新上傳到個人主頁,假裝自己此刻正在店內用餐。一整個空手套白狼,用別人的內容炫自己的富。
其中,“STORIES(故事)”是Ins上的限時動態功能,一種只存在24小時的內容形式。因為存在時間不長,所以很難被人戳穿。
 在MSCHF官網下載story(左)並上傳到自己的Ins(右)
這一專案的靈感源自於在Ins上只有300名粉絲且幾乎都是自己朋友的MSCHF商務主管丹尼爾·格林伯格 (Daniel Greenberg),他做過一個測試:在照常釋出普通生活照片而幾乎沒有任何回應的情況下,又釋出了一篇“我上週在Carbone(一家人均1000元人民幣的高階餐廳)”的story,結果瞬間收到了120個“檢視”以及19條回覆。
於是他發現了這種最簡單的炫富方式,只需釋出帶定位的美食story就可以傳遞出自己一頓飯上千塊的資訊。格林伯格解釋說,“MSCHF希望找到一種方法,讓那些預算更傾向於Carl's Jr(相當於麥當勞)而不是Carbone的人也能在社交媒體上獲得影響力。”
在STOLEN STORIES的官網,無需花費上千元點餐和擺拍,只需下載MSCHF已經摘錄好的高階餐廳用餐故事,躺在床上就能完成一次對他人炫富故事的私人佔有,體驗一把當有錢人的快樂,即使這種快樂是虛假的。
一個防止你被監聽的裝置
作品名稱:Alexagate
釋出時間:2020年7月
觀察物件:亞馬遜監聽事件
有時的確會發生這樣的事,明明剛剛才和朋友面對面聊起的話題,一低頭就在社交媒體上刷到了。明明沒有主動搜尋,但手機好像能聽到你說話一樣為你精準推送。
2019年,亞馬遜旗下家用智慧音箱Echo內部裝載的智慧助手Alexa,就被曝有人類員工參與“監聽”。據彭博社報道稱,“亞馬遜在全球有數千名工作人員,他們人工聽取和檢查使用者與智慧語音助手Alexa的私人對話,目的是幫助Alexa改進語音識別技術。”但真實情況是,“參與其中的工作人員會聽到使用者私人的聲音片段,甚至是性侵發生的過程。”
正是在這樣的前提下,MSCHF少見地釋出了一款非常實用的產品——Alexagate,防Alexa監聽保護罩。只需將這個黃色的罩子安裝在亞馬遜智慧音箱的頂部,它就能阻止Alexa透過麥克風錄製周圍的聲音,讓人在享受智慧音箱的同時而不被監聽。
Alexagate的各部分元件
它的工作原理是用脈衝超聲波來干擾音箱的麥克風,因為超聲波超出了成年人的聽覺範圍,所以你完全不用擔心會被他打擾。開關過程也不需要講話,像對接頭暗號一樣拍手3次或輕拍機器頂部3下。
MSCHF將Alexagate專案描述為“對抗性改造”和“反企業設計”,“永遠線上的邪惡麥克風像卡通片裡的惡魔一樣邪惡,我們想用這種方式提醒消費者,他們實際上每天24小時都在被錄音。”
除了以上介紹的比較系統且有針對性地反映流行趨勢和社會現象的作品,MSCHF還創作了很多或許沒什麼意義,但依然能讓人會心一笑的小策劃。
😋
EAT THE RICH,吃掉那群有錢人!
2022年7月11至13日,美國紐約和洛杉磯街頭出現了兩輛一模一樣的冰淇淋車。
車上一共售賣5款人臉模樣的冰棒,分別是億萬富豪Meta(前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和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
億萬富豪們的統一售價:10美元(人民幣71元)
一口咬掉馬斯克的大腦門並不會對他本人造成任何傷害,但此刻內心反資本主義的情緒能夠得到極大釋放。就像法國哲學家盧梭說的那樣:“當人們沒有什麼可吃的時候,他們會吃掉富人。”

🐟

Netflix Hangouts,辦公摸魚小外掛
Netflix Hangouts是MSCHF開發的一款滿足你在工作時間摸魚看電影的小外掛。
畫面模擬了工作中的視訊會議視窗,右下角那一欄可以播放Netflix(網飛)上的影片資源,而另外三位則是隨機生成的虛假“同事”。只要沒人注意《紙牌屋》中的弗蘭克此刻正在對話方塊裡對著鏡頭喋喋不休,你就可以矇混過關。
這款外掛唯一的缺點是,無法播放二次元動漫,畢竟誰也無法和《海賊王》裡的路飛成為同事。為了讓摸魚更順利,使用期間一定記得偶爾發出聲音,表達一些觀點。
🎁
MSCHF BOX,一場貪婪的賭博
MSCHF BOX是一款售價100美元的盲盒。
從收到箱子的那一刻起,你可以選擇開啟或者不開啟它。如果開啟的話,你將獲得價值0-7000美元的一件物品,可能是腳踏車、LV包、勞力士手錶,但也有可能是回形針、假髮和內褲,一切全憑運氣;如果選擇不開啟,你可以在100天后寄回,以此獲得盒子的升值價格1000美元。
是乾脆地賭一把還是忍住好奇求穩,選擇權在你自己手中。不過根據官網提供的買到每件物品的百分比來看,還是便宜的產品佔據絕大部分,拆開盒子的風險更大一些。
📢
SCREAM CLUB,和全世界一起尖叫
SCREAM CLUB(尖叫俱樂部)其實是一個網站,你可以在這裡,與來自網際網路另一端的其他訪問者們一起對著電腦或移動麥克風無休止地尖叫。
MSCHF的主管丹尼爾·格林伯格 (Daniel Greenberg) 說他們的靈感源自於團隊曾經在Zoom(一款通話軟體)通話過程中的集體尖叫。結束後大家都覺得釋放的感覺太棒了,於是想出了這個“讓全世界一起尖叫”的主意。
網站頁面上還有一個排行榜,上面記錄著最長的尖叫聲持續了1503秒(25分鐘),不知道發出這段尖叫聲的人心情是太過壓抑還是過於興奮。MSCHF希望“無論是沮喪、無聊、孤獨還是快樂,都沒關係,尖叫俱樂部能為你帶來哪怕一點點釋放的感覺,就夠了。”
MSCHF的logo是3個“❗️
MSCHF的“任性”並不只是不計成本的整活兒,更多是讓人大呼過癮的批判,無論是對品牌的惡搞,還是對社會熱點事件和現象的反諷。雖然被告、被質疑,但他們總說自己的作品只是一種中性的“評論”。
他們像一個在生活的洪流中時常跳出來思考的觀察家,上躥下跳、張牙舞爪,卻為這個世界提供了另一種視角——所謂的潮流、趨勢,甚至人性,有時並不一定要順應,反著來也很酷。

(本文素材來源於MSCHF官網)

撰文:J
編輯:楊柳
圖片:除特別標註外,均來自MSCHF官方
設計:曲枚
版式:J
看完之後,你對MSCHF的哪個作品印象最深?
36氪旗下生活方式公眾號
👇🏻 真誠推薦你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