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的暑假,已經大學畢業的我沒有回家,而是滯留在宿舍。記得那時候只有幾個人還在學校,其中有一位沒能畢業,我則是沒參加當時還有的工作分配,四處遊蕩,不知該去向何方。
那時想:也許可以去火車站,隨便坐上哪一列火車,隨便在哪一站下車。
2010年前後,浦東機場。當時我賣了一家公司給上市公司,按照合同要服務兩三年。毫無職場經驗的我,掛著副總裁的頭銜,卻被一個下屬虐得毫無辦法。跨洋飛行前的我,在自我懷疑中獨自沮喪。
這時,在一個萬科週刊BBS的網友群裡,有人出了兩道題。我秒答了第一道題,然後又搶答了第二道。朋友們開玩笑說“踢他出去”,我一下子也開心起來,覺得自己並不蠢,世界依然有趣。
2020年前後,和得到公司的幾位老師一起吃飯,我隨手帶了一本日本作者寫的數學書,快速翻完,發現其中有一道,正是2010年做的第二道題。
2025年,我和AI聊天(就淵博而言,你很難找到比它更好的聊天夥伴了),正好涉及到這類“先發優勢”的問題,於是讓它還原了我記憶中的那道題目。
題目
在一個偏遠的小站,每天有兩趟列車經過:一趟南向列車開往繁華的沿海城市,一趟北向列車駛向寧靜的山區。
這兩趟列車都是一小時一班,且時刻表固定。旅客們完全隨機地到達車站,總是會選擇搭乘最先到達的那趟列車。
經過一週的統計,站臺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竟然有5/6的旅客都乘坐了南向列車!這是為什麼呢?
提示:
-
旅客到達時間是完全隨機的
-
旅客只考慮等待時間,選擇最早到達的列車
-
兩趟列車都是一小時一班
-
不存在列車延誤或其他特殊情況
回答:讓我們用數學思維來解開這個謎題。
分析過程:
-
為什麼會出現5/6這個特殊比例?
-
這暗示著在一小時內大部分時間段,南向列車都是最優選擇
-
5/6 正好等於 50/60,這給了我們重要提示
-
推理時刻表安排:
-
假設南向列車在每小時的第50分鐘到達(如8:50、9:50)
-
北向列車則在每小時的整點到達(如9:00、10:00)
-
兩趟列車間隔10分鐘
-
分析旅客選擇:
-
會選擇等待並乘坐下一個整點的北向列車
-
因為相比下一班南向列車,這班車更早到達
-
會選擇等待並乘坐:50的南向列車
-
因為這是他們等待時間最短的選擇
-
在:00到:50之間到達的旅客(50分鐘區間)
-
在:50到下一個:00之間到達的旅客(10分鐘區間)
-
計算機率:
-
50分鐘區間內到達的機率 = 50/60 = 5/6 ≈ 83.33%
-
10分鐘區間內到達的機率 = 10/60 = 1/6 ≈ 16.67%
-
因為到達時間完全隨機,所以–
答案揭曉:
正是因為時刻表的特殊安排,導致在每小時的50分鐘內到達的旅客都會選擇南向列車;
只有在剩下的10分鐘內到達的旅客才會選擇北向列車。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會有5/6的旅客乘坐南向列車!
思考延伸: 這個問題展示了時間安排如何能顯著影響人們的選擇,即使這些選擇看起來是隨機的。
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時間錯位效應也可能影響我們的許多決策。
如上是AI的解答,它太有耐心了。2010年的我只是憑感覺快速說出了答案。
這道題挺有趣,像是關於命運的隱喻:
你覺得自己選擇上了哪一列列車,但其實只是被某列車選擇。
你覺得在時光裡隨波逐流,但是時間的分佈決定了你被選擇的機率。
1995年的7月,我在火車站隨便買了一張車票,坐上了一輛南下的列車,被命運帶往陌生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