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醫學,聽上去像懸疑劇,其實更像一場對真相的馬拉松。
誰還不是被爸媽勸去讀CS/Data Science的普通留學生?
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Isa在選專業的時候,反手選了個全班只有4個男生的冷門專業——法醫學。
她不想進投行,進科技大廠,她也不太確定自己未來是不是法醫;
她只知道,比起“高薪體面”,她更在意“死者說不出話的時候,能不能有人幫他們還原真相”。
這篇文章,寫給所有在留學路上選了冷門,但沒選錯的我們。
“破案劇”看多了,
我成了學法醫學的人
在所有熱門留學專業的“流量鄙視鏈”裡,法醫學大概不在任何人的清單上。
但Isa選了它。
不是因為她有醫學生家族背景,也不是因為想要“高薪穩定”這種模板答案,而是——“覺得太酷了。”
這個“酷”的種子,來自疫情那年,她在家看了《令人心動的offer》和《初入職場的我們》,律政季和法醫季都沒落下。彼時還在國內念初三的她,第一次意識到:這是一個真實存在於生活中的職業。
後來去了美國讀高中,Isa覺得校內學的內容很簡單,正好碰上了在11、12年級可以參與的,在高中裡少見的進階型選修機會。CART(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而這裡面,有法醫學課程。

“我想選點有趣但深入的東西。”她說,於是她選擇了法醫學。
法醫,聽上去像CSI,
學起來像生理數學雙修
在法醫學的教室裡,Isa每天面對的是骨骼、生理、化學、數學、犯罪心理,還有讓人皺眉又著迷的“細節”。她說,最直觀的震撼是:你不能出錯。
“我一開始以為法醫學是偏‘偵探類’的東西,結果發現其實是一門很精細的、不能容許模糊的學科。”她笑,“學了之後,才知道遠比想象中難。”
比如她們要學習如何判斷燈泡是怎麼壞掉的——看燈絲的斷裂方式、痕跡;要判斷血跡在地面上的分佈是“飛濺”還是“滴落”,看到車輪印會不自覺的想到到底是什麼造成的;有時候,還要用數學模型算出撞擊角度、聲音傳播。

血跡痕跡判斷
作為高中生甚至到本科階段,都需要學很多很雜的領域,這是這類綜合性學科的特點。
“每次一講到這些,大家都會驚訝:你們不之前在學生物的嗎?怎麼現在又開始學摩擦力了?”她聳聳肩。“但這就是現實啊,破案靠的是證據,而證據靠的是精密的計算。”
第一次解剖動物,
她只覺得“好玩”
Isa第一次做解剖實驗的時候,當時解剖物件是小型動物。
“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恐怖,我反而覺得動手很有趣。”她說。畢竟選法醫學的人都是膽子很大的了。
她最喜歡的一個專案是和同學組成小組還原犯罪現場。老師發一份模擬的police report,讓每個組去負責不同的證據,比如屍體、骨頭、血液、毒物理論毒物化證。
那種高度沉浸式的推理體驗,讓她徹底愛上了這個專業。


在完成還原犯罪現場的isa和同學
不過也不是沒有代價。她上過一次警察局法醫科的人的講座,講者展示了一個血跡斑斑的真實犯罪房屋照片,那段時間她變得特別疑神疑鬼,路上看見黃膠帶(美國警方封鎖現場用的)都會很緊張,在想裡面發生了什麼。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法醫學不是一門‘看上去很酷’的學科,是一門真的會把人拉進現實的專業。”
她不確定未來能不能成為法醫,
但她知道自己在路上
Isa現在學的是法醫學,但要成為真正的法醫,還需要更長的訓練。
她要先讀完本科,再去修醫學學位,還要考專業執照,之後才能進實驗室或相關單位。
“我現在也不確定以後會不會真走這條路,畢竟太漫長了。”她說。“我媽媽一開始支援,但後來覺得這個方向太小眾,怕我沒出路。”
可她並不後悔。“我喜歡這條路的原因不是它‘有用’,是它讓我覺得自己正在用知識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如果以後她可以選擇,她最希望從事的方向是屍體解剖——為死者尋找死因。

她說:“我們做的不是破案,是給死者一個交代”
Isa說,學法醫學久了,會有一種奇怪的“職業病”——看到燈泡壞了,她會不自覺分析是電流衝擊還是溫度過高;馬路上的剎車印,她也會看看是不是“鎖死狀態”。
朋友笑她“太入戲”,但她卻說:“正因為學過這些,才知道現場能藏多少資訊。”
她說:“我們做的不是破案,是給死者一個交代”
以及她說,其實大眾對法醫有很多的誤解。
“大家以為我們是刑偵劇裡的高冷主角,其實我們只是實驗室裡、資料軟體前、樣本分析裡的普通研究員。檢測很慢,流程很長,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沒有劇本。”
不知道什麼才是真相,檢測的時間又十分漫長,這是一個需要耐心和細心的職業。
到底哪些美國大學設法醫學專業?
要說法醫學專業在美本有多稀有,最直接的證據是:它幾乎不在常青藤出現。
本科階段開設法醫學(Forensic Science)專業的大學有:
Criminology很好,犯罪心理學也很強
刑事司法大本營,被稱為“警察的哈佛”,紐約上學成本低,錄取相對友好
法醫DNA研究全美領先,擁有獨立的法醫學學院(Yes,學院!)
配套實驗室強、有FBI合作專案
STEM大校,法醫學為化學/生物方向的延伸
法醫學+刑事司法專業雙強校,很多留學生走這條路徑
有些學校的法醫方向藏在“Criminal Justice”或“Biological Sciences”下面,並沒有直接開設。
寫在最後
法醫學不是一門適合所有人的專業,
但那些堅持下去的人,都會在某一刻,體會到一種遲來的正義感,和沉默的成就感。
Isa說,如果要給未來想學法醫學的人一句預警,那就是——
這門課花的時間多、熬的夜多,現實裡賺得不多。
它不會讓你大富大貴,也沒有“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的劇本;但它給你一種很特別的使命感:你在用理性還原世界的漏洞,用專業替無聲的人說話。
畢竟,誰沒在看刑偵劇時,偷偷幻想過自己也是那個走進案發現場、撥開迷霧的人呢?
“為生者權,為死者言” 是法醫們一直以來的職業守則,至於Isa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那句著名的卡羅定律:
“Every contact leaves a trace.”(凡有接觸,必留痕跡)
你知道他 / 她經歷了什麼,哪怕這個世界再沒人提起,你能把它復原出來。
這,本身就已經很酷了。
* TestDaily是由北美留學領域的教學和申請專家創立的線上教育團隊,專注於為北美留學生的備考和申請提供優質的資訊和服務,至今已經服務超過20萬人次。
團隊本著專業、務實、可靠的工作品質,設計了一系列質優價廉的留學語培和申請產品,受到廣泛認可。產品和服務詳情,請檢視公眾號選單「TD好課」瞭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