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作者:歌明明,發表於1畝3分地院系介紹版


長摁二維碼
1畝3分地
院系介紹版

她
請先介紹你們專業的申請錄取和就業情況。

他
18 fall有2000+申請者,MS+PhD一共發了190個左右的ad/offer,最終來了79人。其中MS 19個,PhD 60個。細分的說,MS的錄取率為~4%,PhD為~20%。來的學生裡,中國人,印度人,美國人大概都佔30%左右,歐洲+其他佔10%。就業的情況我不好說,因為我剛開始找工作,也沒有很認真地去了解其他人的狀況。僅僅知道情況的幾個PhD都去了Facebook, google這樣的大公司,碩士們好像差一些。等我知道了更多會補上。

沒有什麼特別不適應的, 但也沒有完全習慣這邊的文化.
我本人性格比較內向, 喜歡鑽研技術, 不喜跟人打交道. 但是美國人普遍性格非常外向, 重視社交, 崇拜有 "alpha male"氣質的人. 所以只會技術的人在美國機會不多. 這一點我和我女朋友都有切膚感受. 希望理工科的新人們能注意到這點. 多花些時間在社交和net working上, 也許比努力提高GPA更有用.
我在國內一所普通985讀的本科. 本科專業是化學. 來美國後先讀了4年的化學博士, 然後轉行讀了本校的計算機碩士. 讀化學博士的時候覺得美國的課程不難, 大概是因為我的本科基礎不錯. 讀CS的時候吃力很多, 但這是情理之中的.
我觀察在國內讀了CS本科的人上這裡的課並不很吃力, 但是也不輕鬆. 很多人說這邊的研究生教育比國內更嚴格. 不管化學還是計算機, 大家在這點上的意見是一樣的.
一學期上三門課大概每週得花40個小時吧. 這邊A給的很多, 佔了將近一半. 但是這並不說明A容易拿, 畢竟錄取的學生平均GPA有3.8了.
我曾經花很多時間在一門課上, 最終只拿了B+, 也見過大神馬失前蹄. 大概是因為大部分學生都挺努力, 但是總有人得拿B. 所以要謹慎, 不能浪.
這邊的研究機會很多, PhD不用說了, MS如果願意做research, 也基本都可以找到導師. 這個系的graduate program是研究向的. 我跟系裡的老師/學生聊天, 他們都預設我有導師(其實我並沒有).
沒有. 剛來美國的時候參加過一次, 覺得他們的party很無聊. 現在有時間就是帶著女朋友出去逛吃. 節假日會跟系裡的中國學生聚餐. 但其實我這樣是不對的. 應該重視社交.
求職季會經常瀏覽學校的career website, 還有LinkedIn, Glassdoor等求職網站.
學校春秋學期各舉辦一次career fair, 有很多公司來. career fair非常有用, 因為在career fair上投出去的簡歷有更大的希望會被認真考慮, 收到面試的機率比網申大很多.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感受. 我女友很喜歡的一點是, 在美國只要你勇於發聲, 你的訴求就會得到重視. 換句話說, 會哭就有奶吃. 東方的內斂在這裡全無市場啊.
沒有國內方便. 國內可以專心上課或者做研究, 衣食住行上花費時間很少. 這邊花時間的瑣事多很多. 買菜做飯啊, 給房子除草啊, 還有每天上學開車來回一個多小時. 很煩人.
來的時候託福101, 口語23(壓線). 剛來的時候語言障礙挺大的, 也不愛說話. 後來慢慢就好了些. 總得跟人交流不是麼. 交流多了自然就順暢了些. 當然了, 依然沒有很順暢.口語沒有什麼技巧. 就是得多說.

我14年秋天來到UMD(馬里蘭大學) 如今算留學生裡的老人了. 前4年在這裡讀化學PhD. 那時候還不知道化學有多坑, 亦或是過於相信個人的努力, 每天安安心心做實驗, 覺得努力一定會有回報. 直到苦幹了幾年後看前程依然一片迷惘, 幡然醒悟, 一番準備後轉入本校的CS系.
關於我轉專業的過程和心路以後也可以開個帖子, 用以警醒後生, 萬不要以為個人的努力可以對抗時代的程序. 本帖主要介紹馬里蘭大學的CS系和這邊的生活.

1.CS@UMD在美國的地位

首先, 馬里蘭大學是一個公立研究型大學, 在USNews上排名不高. 這裡的CS專業是學校的強勢學科, 在USNews上一直在10~15名之間浮動, 在各種學術排名上更好一些. 但是受限於學校總體的名望, 這裡的畢業生不管去industry還是走academia路線, 都沒法獲得跟專排相匹配的認可度.
離這裡不遠的John Hopkins, 雖然專業排名低不少, 但是它的畢業生更被認可, 機會更多. 其實這個是合理的, 就好像在國內大家看簡歷一般先看學校是不是清北/C9/985, 學校的總體聲望比專業強弱有更高的優先順序.
所以, 綜合起來, 我認為大家申請的時候應該把UMD的CS系定位為一個30~40名之間的選擇.

2.MS/PhD program簡介

UMD CS的graduate program是一個MS+PhD的混合program, 去年一共招了79人, 其中MS 19人, PhD 60人, 中國, 美國, 印度的學生各佔了30%左右, 呈三足鼎立之勢. 歐洲+其他一起10%左右. 中國學生裡一小半是美本. 從錄取
率上看, MS的錄取率是4%左右(中國學生8%, 印度2%), PhD的錄取率是~20%(中國印度都是20%). MS + PhD的綜合錄取率是9%.
上面的資料有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就是MS比PhD少很多.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 這個CS系的graduate專案以研究為主, MS和PhD的錄取是由同一個committee以同一套標準決定的. 由於申請MS的人背景普遍弱一些, 所以錄取的MS學生要少很多. 這個解釋最初是我轉系時系裡的教授(也是我的推薦人)告訴我的. 後來我參加了一次application reviewer wokshop, 聽一位負責招生的教授再次解釋了一次.
系裡有50多個教授(我入學前的資料. 上學期又招了幾個AP). 研究方向齊全且大多做的不錯, 大概專業排名就是靠這個撐起來的. 做的最好的是computer vision, 有Larry Davis這個大佬坐鎮. 其他的如HCI/ML/systems/database都不錯. 每週都有外校的教授過來做seminar. 對於一心做學術的PhD們, 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 來這個地方也不會浪費光陰. 但是對於以課程和找工作為重心的master們, 這些講座就是無關緊要的了. Master學生們在意的工作/實習, 系裡給的支援較少. 這一點上, 很多professional program做的好很多.
那這個專案有什麼地方吸引master學生呢? 有兩點. 其一是轉成PhD的機會. 因為是跟PhD相同標準招進來的且數量很少, 並且課都是一起上的, 所以找導師進實驗室也基本跟PhD一視同仁. committee的頭兒說過, 招master是要招一些"potentially good researchers", 並且 "may switch to a research career at some point". 而且master轉成PhD後, 學分也不用再修了. 另一點能吸引master的地方就是assistantship, 幾乎人人都有. 進了實驗室老師給RA當然是最好的, 沒有RA也不用慌, 可以申請TA. 這裡的CS本科生太多了, 研究生TA不夠用的, 基本只要GPA不錯就能申到. 樓主就一直做著TA, 跟以前讀化學博士一樣, 學費免掉, 每月的工資足夠生活.
當然, 享受了它的好處, 就得忍受它不好的地方: 偏理論和研究的課程, 不重視培養實用技能, 較少的實習/工作機會和較弱的找工作的氛圍, 以及來自系裡的若有若無的支援.

3.申請相關事項

上一段說了application reviewer wokshop, 這是系裡的招生committee為了招攬學生志願者幫他們篩選申請辦的一個workshop. 畢竟有2000+份申請, committee看不過來. 我上面給的具體資料就是在這個workshop上看到的. 中國學生提交申請後, 申請材料並不直接送給committee, 而是由中國學生裡的志願者進行一遍初選, 挑出來一些比較強的申請者, 遞給committee進入第二輪. 同理, 來自印度的申請材料也由印度的學生志願者初選.
那麼申請材料裡哪部分最重要呢? 當然是研究經歷! (再強調一遍, 這個program是research-oriented.) 招生committee的頭兒原話是"The component we value the most is the research. Actually, in many cases, research is the only thing that matters". 而最能證明research能力/潛力的就是publications了. 有檔次不錯的publication最好, 如果沒有, 讓學術牛人在推薦信裡肯定你的research能力也不錯.
Publication之外就是推薦信和GPA了. 推薦信的作用可大可小, 依據推薦人的分量而定. GPA越高越好, 錄取學生平均3.8左右(這個是指美國學生. 對應中國的平均分88~90?不確定. 中國有些學校GPA很低. 中國學生志願者做初選的時候應該考慮到了這個).
TOEFL要考到100往上, 口語要到23. GRE只看數學, 考到165往上就沒問題了. GT的權重很低.從結果上來看, 錄取的中國大陸學生分佈在清北華五和不錯的985. 經過一學期的相處, 樓主覺得他們的確都很強, 每個比樓主強多了(捂臉~).

4.工作/實習機會

這個我沒什麼發言權, 畢竟我才開始找實習. 我知道的幾個博士都去了google, 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 可見雖然系裡給的支援很少, 博士們還是不愁找工作的. 只是碩士們就沒這麼好待遇了, 畢竟跟博士們不在一個pool裡競爭.
學校每年春秋各舉辦一次career fair, 秋天的較大. 有很多公司過來, 包括FLAG這樣的大公司. 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 因為career fair上投簡歷比網投拿到面試的機率高很多. 所以每次career fair找工作的同學都鄭重其事.
但願今年年底前能找到個不錯的工作, 到時我會回來把這個帖子補全.

5. 周邊生活

UMD地處college park, 位於大華府都市圈內. 儘管college park是個很村的地方, 但是開車20分鐘就到了DC. 旁邊還有一些挺富裕的城市, 比如silver spring, rockville, germantown, bethesda, 都是半小時可達. 中國超市和中餐館很多, 所以只要有車就不會覺得生活不方便. 另外旁邊的Virginia州風景優美, 適合春季旅遊, 尤其是情侶一起. 有句話叫"Virginia is for lovers".
這邊的房租大概一個月500-1000刀不等. 700可以租到不錯的house, 800可以租到不錯的公寓.

Ending

左下角閱讀原文,去地裡跟作者交流

約谷歌招聘委員會成員
一對一模擬面試怎麼樣?

谷歌工程師講系統設計

工業界資深資料科學家
教你破解各大公司面試


模擬面試 – 資料科學
長按二維碼

模擬面試 – 機器學習


更多資訊 請關注我們
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1畝3分地
留學丨就業丨移民丨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