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坑慘了!”與中介起糾紛,中國海員抵澳申難失敗,反變“偷渡黑民”!中介:“他胡攪蠻纏”

本希望借“落地澳洲”實現移民夢,卻因與一家華人中介在申簽過程中產生糾紛,中國海員王先生(化名)陷入逾期滯留且“籤財兩空”的處境。
王憤怒地指責中介,“你違反約定,你把我坑慘了!
後者卻告訴今日澳洲App記者,自認“沒有做錯任何事”。
移民局拿你也沒辦法
王先生是一名海員。今年5月在紐西蘭靠岸後,他打算在抵達“下一站”——澳洲時登陸,尋找本地工作機會。
他告訴今日澳洲App記者,希望入境後能儘快申請“866”保護簽證(Protection Visa),俗稱“難民籤”,以獲得“過橋A”(BVA)簽證,從而享有醫保卡(Medicare)和工作許可。
在社交媒體上多方比對後,他找到一家感覺靠譜的澳洲華人移民中介。
後者胸有成竹表示,“都是小兒科的事”,“移民局拿你也沒辦法”,同意按其要求提交簽證材料。
雙方商定中介費$1200澳元,但未籤合同。
“我問他這條路通不通,他說沒問題,說是有經驗,在有效期內提交就行,我才相信他的。”

(圖片來源:供圖)
今年6月,王在澳洲靠岸。他孤注一擲離船,持“988”海員簽證入境珀斯。
根據澳洲法律規定,他可以合法停留16小時。
靠岸當天,他即微信轉賬一半中介費(3000元人民幣),希望可以開始申籤。
之所以只付了一半,告訴記者,一方面手裡缺錢,另一方面想要“等有個結果”後再付另一半。

(圖片來源:供圖)
記者在雙方微信往來中看到,王對中介說,“這兩天錢花完了,緩一下”、“剛我把錢全轉給房東了”。
他要求中介“先提交”,“我轉借一下,別再耽擱了。”
不過,對方最終拒絕了,表示“錢收到後才能交”。
就這樣,雙方拉鋸了幾個小時,無法達成一致。
不可逆轉的傷害
眼見“緩”不成,王先生一直拖到隔日晚11點左右才微信轉賬¥2650元,補齊了中介費。
據其講述,此時距離入境已超過16個小時,中介稱只能申請“過橋C”簽證,並且沒有工作許可,也無法申請醫保卡,但要求提供銀行卡賬號和密碼,以支付簽證費用約100澳元。
這讓王又犯了難,他稱銀行卡被鎖,希望轉賬這筆錢,但經辦人表示拒絕了。
就這樣,申請工作被再次擱置了。
翌日,見申籤遲遲未能完成,王一怒之下要求退費。
(圖片來源:供圖)
他在微信寫道:事情你給我辦砸了,給我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不說給我賠償就算了,還在誘騙我提供銀行卡號和驗證碼?”
他說:“我不找你辦了,你把我坑慘了,你違反約定,你把錢退給我!”
對方也振振有詞,“是你自己的原因不能支付簽證費,這不是我的問題。”
就這樣,雙方也未在退款問題上達成協議,此事陷入僵局。
“這個客戶是偷渡黑民”
瞭解到以上情況後,記者聯絡了該中介的負責人陳先生,也就是王先生申籤的經辦人。
他告訴記者,根據相關法規,海員簽證在簽證有效期內確實可以申請保護簽證,並在等待期間獲得過橋簽證,但是否附帶工作權,將由移民局決定,“不一定會被批准的。”
中介表示,王先生並未一次性付清服務費用,首次僅支付了一半款項,並在其下班後才完成餘款支付,因此無法在當天及時提交簽證申請。
(圖片來源:供圖)
“我沒有做錯任何事,”他批評對方“胡攪蠻纏”。
“我做了相關的工作,這都有時間成本。”
此外,他堅稱對方並未告知自己必須在16個小時內提交保護簽證,“他只告訴我他的情況比較緊急。”
他表示:“這個客戶是偷渡黑民。”
不過,另一邊,王先生卻認為此次“事故”完全是由中介導致的。
“難民籤”示意圖(圖片來源:網路)
他稱對方不講商業信用,欺騙了他。
“開始‘拍著胸脯’說過橋A一定能下來,辦砸了才說‘不一定下得來’。他要是早說,我就不下船了。”
我現在是無(籤)證狀態,本來還可以到悉尼乾貨車司機掙個錢,現在全給我耽誤了。我不止一次提醒他要給我提交,之前也說好的。”
對於自己未提供銀行資訊一事,他表示“氣炸了”。
“開始根本沒說這些,後來這個費用那個費用,我沒法再相信他。”
他鬱悶地說,“就是因為這個人‘誘騙我’,我的‘澳洲夢’都差點結束了。”
對於此次糾紛,您怎麼看?
誰應該為今次申籤“事故”負主要責任?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