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小印
來源:印客美學(id:ink20160101)
文章已獲授權
這兩天,我的社交軟體首頁,被230萬的耳環承包了。
都說老一輩拼命藏,新一代使勁炫。天價耳環還牽出了上億別墅、45萬的卡地亞手鐲、一櫃珠寶等更多財富的象徵。
故事的走向不是印客美學關注的重點,今天咱單純來聊聊珠寶。
什麼樣的珠寶能賣到200多萬?那些真正的頂級珠寶,又是誰在擁有、誰在佩戴?

230萬耳環引爭議?
小花黃楊鈿甜,與艾米、黃憶慈、鄧恩熙一起,被網友評選為“05四美”。
她幾乎承包了各位內娛大花和流量花的童年期。
作品包括且不限於《如懿傳》裡的小青櫻,《大明風華》湯唯的少年期,《楚喬傳》的小楚喬,《極海聽雷》《長歌行》《玉樓春》……

沒想到大家先等到的不是她的爆火,而是爭議新聞。
18歲的黃楊鈿甜成人禮,曬出天價耳環,配文“衣服是自己在網上買的,耳環是找媽媽的。”

200多萬的耳環什麼概念?
劉亦菲、范冰冰、章子怡這些大牌明星,積累了半生財富,就這樣的情況下,她們出席紅毯的珠寶也大多數是找品牌方借的,還要保鏢守護。
日本佳子公主成年,皇室給她定做的王冠也才100多萬。
英國皇室這個價格的珠寶都是收藏起來一代一代傳承的。
更重要的是,這個級別的珠寶都是成套的,而耳環可能是最廉價的那個。

目前最新聲明裡,黃楊鈿甜的父親回應說耳環是假的。
但網友並不相信:火彩可騙不了人!
通俗來說,火彩就是寶石在光線照射下,折射色散等光學效應形成的七彩現象。
就像下雨後空氣中的水滴能把陽光變成彩虹一樣,頂級寶石的內部結構(比如切割後的刻面)能讓光線在裡面“跳舞”,反射出紅、橙、黃、綠、藍、紫等彩色閃光,光芒越明亮、越鮮豔、分佈越均勻,就說明火彩越好。
常見有火彩的頂級寶石:鑽石、紅藍寶石、祖母綠、金綠貓眼、帕拉伊巴碧璽等。
像黃楊鈿甜這種超遠距離、昏暗光線下仍然能看見清晰的火彩的珠寶,基本能確定是正品。

原來貓和老鼠裡那個超級閃的大鑽戒不是誇張,是寫實!

今天咱不糾結黃楊鈿甜的珠寶是真是假、是咋來的,單純聊聊大家好奇的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的珠寶能賣到兩百多萬?是智商稅還是真值得?

什麼樣的珠寶,能賣到天價?
提到珠寶的高階感,火彩絕對是最直觀的視覺衝擊。
火彩的強弱,其實有權威量化標準。
國際寶石學院IGI為鑽石世家推出的“極慕之星”鑽石定製了全球首張火彩證書,從“明亮度、閃耀度、火彩度、對稱性”四個維度評級,最高等級為EX(卓越)。

不同品類的珠寶,定級別的邏輯天差地別。
鑽石主要看克拉重量,顏色:從D(無色)到Z(淺黃色),淨度:從FL(無暇)到I(內含物明顯),切工。
對於彩色寶石來說,顏色即王道,產地定乾坤。
比如紅寶石裡,鴿血紅>正紅>粉橙紅。
藍寶石裡,矢車菊藍(克什米爾產地)>皇家藍(緬甸)>孔雀藍(斯里蘭卡)。

至於什麼樣的珠寶能達到百萬、千萬的級別,就遠非物以稀為貴那麼簡單了。
這類珠寶的價值會由三重維度構成。
最直觀、基礎的就是剛才說的,材質、大小、淨度、工藝、稀缺性等。

奢侈珠寶的溢價,本質也是“時間資本”的具象化。
Graff從礦源壟斷到切割技術的百年積澱,讓每顆鑽石都自帶“血統證書”——比如其招牌的祖母綠切割法,需損耗原石40%的重量,只為呈現最純粹的火彩。
這種工藝壁壘,與卡地亞的“獵豹”圖騰、梵克雅寶的“隱密式鑲嵌”一樣,將技術轉化為品牌標誌。

更微妙的是歷史賦魅。
2017年Graff以1.2億人民幣購入476克拉原鑽“梅亞的榮耀”,捂盤七年才首次亮相,飢餓營銷疊加王室傳說,瞬間讓項鍊估值飆升至3.3億。

而且,真正的頂級珠寶早已脫離商品範疇,成為“非標資產”。
品牌會透過私密拍賣、定製服務篩選客戶,構建封閉的財富俱樂部。
例如香港富豪劉鑾雄拍下的13克拉“約瑟芬藍月”,這不僅是對美的投資,更是家族財富的硬通貨儲存。
這種閉環生態中,價格與價值的關係被徹底重構。


珠寶背後的階層密碼?





最後,說回黃楊鈿甜和這次天價珠寶的風波。
珠寶再美,本質也不過是兩個能掛身上的好看的石頭。
雖然真假尚無定論,但花大價錢買塊石頭,最後砸了自己的腳,怎麼算都是賠本買賣。

祖宗講“厚德載物”,佛教將“石中虛火”視為貪慾象徵,《金剛經》早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警示……德不配位的炫耀,終將變成消耗福報的“漏勺”。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過度外求的膨脹,往往是墜落的開始。

珠寶的終極隱喻,或許是一面照見內心的鏡子。
有人從中看見階層的壁壘,有人看見資本的遊戲,而智者會看見 ——
所有你試圖據為己有的身外之物,終將隨時間流逝;
唯有你燃燒過的善意、沉澱下的智慧、傳遞出的溫暖,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生命寶石。
畢竟,真正的富有,從不在櫥窗裡,而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從容裡,在“利他無我”的遼闊天地間。
轉載自印客美學,一個美學和藝術的科普地,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審美,歡迎關注這個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