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學子有福了。
最近武大學子聽到了兩個訊息:一個壞訊息,一個好訊息。
壞訊息是美團哈囉這些共享電單車要退出武大了,好訊息是新的供應商要進場了。
原來武大有4家公司為大學生提供共享電單車服務,現在變成了兩家:
一家是湖北知音動漫有限公司,一家是武漢小象創意科技有限公司。
只是沒想到,咱還沉迷於它的知音體,對方已經灑脫地從雞湯領域跨界到共享單車領域了。
一個看起來業務不熟練,一個看起來個頭很小,也難怪吃瓜群眾操碎心了:
斯基倒是覺得大夥屬於瞎耽誤功夫,這倆要沒有一點兒奇技淫巧,能打敗美團哈囉拿下一家985院校?
雖說咱沒怎麼聽說過小象科技,但不耽誤人家牛逼,人家90後老闆已經連續創業差不多10年。
咱10年裡天天盯著5000塊月薪,來回盤算,人家杜相輝老闆已經陸續修完了學士、碩士,這會兒大機率是博士在讀。
有人讀個博士已經耗盡全力了,但這位90後老闆還折騰出了一家科技公司,一個共享電單車品牌:
杜老闆的學士學位是在武漢理工大學拿的,碩士和博士是在武漢大學讀的。
他從本科生涯開始創業,打一開頭就瞄準了共享電單車領域。
2015年10月,杜老闆還是武漢理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有人就衝著他還沒上線的“八點到”APP送來了幾百萬天使投資。
從時間看,杜老闆的小象科技在2015年1月29日就成立了。而第一家共享單車品牌摩拜成立,是在2015年1月27日。
所以,質疑小象科技不懂行的吃瓜群眾可以先靠邊站了。杜老闆在這個領域吃的鹽,比咱吃的飯都多。
那為啥他的小象科技、芒果共享電單車,咱都沒怎麼聽說過呢?
關於這一點,斯基首先得檢討自己,一天天盡關注一些花裡胡哨的東西,不關注那些默默奉獻的具體的人。
別看杜老闆的品牌做得不夠響亮,但論做人,那是做得滴水不漏。
咱就是說,人與人之間思想覺悟的差距,首先來源於身份面貌的差距。
斯基是群眾,而杜老闆的身份面貌比斯基高上幾個層次。
當年杜老闆在共享單車這個領域的局面還沒拉開呢,他就開始奉獻了。
2016年7月,杜老闆剛剛創業一年多,武漢因為暴雨導致了內澇。
學地理的杜老闆在這之前就預判了內澇的發生,提前採購了20多艘橡皮艇。
內澇一來,他就把這些橡皮艇投放給居民免費使用,讓大夥兒轉移脫困。
2020年,在武漢最特殊的一段時期,杜老闆又挺身而出,他的“芒果電單車”就加入志願者隊伍,供一線人員免費使用。
據說,他早在2012年還救過一位老人,讓老人第一時間得到了救助挽回了生命,這事還被媒體報道了。
看杜老闆這些事蹟,斯基只覺得這是一個完美的人,他唯一的毛病就是——
當杜老闆忙於奉獻時,外界很少能捕捉到芒果電單車攻城略地、技術進化、模式更新、服務升級的一面。
媒體只能拿著杜老闆拿的那些創業大賽的獎盃,來回咀嚼、反覆投餵。
久而久之,真正面向用戶的這塊輿論陣地,杜老闆就沒守住。
說到押金,大夥兒都來精神了,該死的勝負欲又重新甦醒了。
有人說自己半年沒退成功,二樓的網友說自己一年沒退成功,三樓的就說自己兩年沒退成功。
斯基覺得,押金難退,還得怪這些使用者沒在退押金這事上走心。
他們怪APP上的客服聯絡不上,打公眾號上提供的客服電話,那一頭只會提示:
這訊息一齣,很多人都尋求這個渠道退款,斯基甚至都覺得大夥拿有關部門當芒果電單車的客服使喚了。
關於押金難退,芒果電單車也有一些自己的解釋,比如:
想退押金的使用者需要找“線上客服”留下自己的收款賬號(銀行卡號)。
不過,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2022年曾有媒體聯絡到芒果電單車,對方說:
拋開這些不談,杜老闆對待母校的這次招標確實給出了足金的誠意。
單次0.45元/20分鐘,未滿20分鐘,按20分鐘計;滿20分鐘後,1元/10分鐘,滿10分鐘,按10分鐘計。
在收費上,杜老闆還非常貼心地做了服務創新,推出了價格9元月卡、17.9元季卡,以及71.9元年卡。
早知道校友企業這麼好用,武大采購不考慮一下雷總的小米嗎?
只是估計雷總也不惦記母校這點生意,畢竟能把生意做大的人,心裡裝的是全社會的使用者。
不過只要校友企業承諾服務跟得上,武大怎麼可能拒絕得了杜老闆這樣的誠意?
話又說回來,之前是美團、哈囉、小雨出行、風雨出行4家專業出行公司乾的活,現在被杜老闆和知音兩家拿下了。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