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晚豎屏直播,竟然是直接用手機來拍攝

移動影像
直播春晚
毫不意外,作為中國人「現代民俗」的央視春晚,自昨晚的除夕夜開始,春晚相關話題熱搜不斷。
當 4K/8K 大屏承載著傳統春節聯歡晚會,智慧終端則編織起數字時代的社交狂歡。手機作為春晚的「第二屏」正在重構春晚的參與正規化:年輕世代透過彈幕互動、表情包創作、即時熱搜話題熱評,將單向傳播的春晚晚會轉化成為全民共創的社交貨幣。
顯然,春晚作為全球華人的情感紐帶,始終佔據著國人心中不可替代的情緒價值。在流媒體時代,其創新的密碼在於「雙軌進化論」——要堅守文化敘事的核心價值,又需在內容生產與媒介形態上持續迭代。
當 Z 世代逐漸成為「數字原住民」,央視自 2022 年推出的春晚豎屏直播,正是對移動網際網路原生態觀看場景的一次適配。透過符合手機終端豎屏構圖與觸控專屬互動設計,這場持續四十載的文化儀式成功實現了「掌上遷徙」。目的是迎合大多數人用手機,也能更愉悅地觀看春晚直播,在展開豎屏視野的同時,也拉近了更多人與春晚的距離。
更值得我們關注的,還有技術迭代帶來的影像革命——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今年春晚豎屏直播的部分畫面,竟然是由一部手機——vivo X200 系列直接拍攝完成。
手機之於春晚,是第一屏,也是攝影機
你可能會想,春晚選擇 vivo X200 系列來拍攝直播畫面,無非是一次比較有創意的商業合作罷了。
但事實上, vivo X200 系列所擔當的「春晚新媒體直播技術合作夥伴」,這個頭銜當中顯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基於「技術入股」的意味,需要產品本身具備過硬的硬體素質和技術能力,才能穩定地賦能春晚現場的新媒體直播環節。
2025 蛇年春晚舞臺.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
作為一檔面向全球、收視人次過百億的頂級廣播電視節目,春晚直播的每一個細節,都不容有失。
除了舞臺內容本身之外,春晚背後那套「廣電級」的直播鏈路體系更像是一臺龐大的終端機器,其內部執行依賴於無數高度協同的工作人員和裝置。這些人和裝置就像一個個精密的齒輪零件,各司其職又緊密配合,確保整個系統在每一秒都能精準、高效地運轉。
從訊號採集、編碼解碼到音影片同步,再到無縫的畫面傳輸,每個環節都需要極高的專業度和協調性,讓這場超大規模的直播能夠完美呈現,毫無差錯地進入全球觀眾的視線。
那麼,vivo X200 系列要想躋身其中,完成一些以往由「廣電級」專業直播裝置來完成的工作,可想而知這是一次相當嚴峻的考驗。
所幸的是,得益於 vivo 在移動影像方面的深厚積累,X200 系列在誕生之時就已經具備了超清晰、超輕便、超穩定的移動直播能力基礎。
首先,被微博年度數碼大賞接連評選為年度高階旗艦手機、年度人氣高階旗艦手機、年度影像手機的 X200 Pro,具備領先於行業的影片實力,不僅擁有原生硬體級 HDR 能力,支援 4K 60fps 杜比視界 HDR 標準,還升級了 4K AI 美顏演算法,可拍攝 4K 逆光人像錄影。
作為「影像新滅霸」,vivo X200 Pro 有著與 X100 Ultra 同款的蔡司 2 億 APO 超級長焦,更是首次支援長焦高動態範圍錄影,獨有全焦段 4K 60fps 10bit Log 能力,支援 709 色彩監看和最高 14EV 以上動態範圍;4K 120fps 影片錄製功能帶來專業影片機錄製規格,能夠提供專業水準的軟硬體支援,呈現 「超清晰」的畫面效果,因此備受專業使用者們的青睞。
有了全焦段 10 bit Log 的基本功,vivo X200 Pro 在畫面色彩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基於總檯的色彩標準進行最佳化,vivo 的工程師與央視技術人員深度聯調數月,最終讓 X200 系列進行直播的畫面與總檯的質量標準完美匹配,實現手機採集畫面與各類專業攝像機的畫面色彩保持高度的一致性。
相較於「一寸長,一寸強」的廣電級攝像機,「一寸小,一寸巧」的手機還有著自身得天獨厚的輕便優勢。
在以往我們採訪過的一些用手機拍攝電影短片的導演們,大多數都曾經表示,手機除了能夠節省拍攝所需的專業裝置、人力和時間成本以外,最大的好處還在於手機本身的輕薄小巧,可以達成許多以往專業攝影機無法達到的鏡位,比如以往在室內可能因為相機尺寸過大而必須裝上超廣角鏡頭才可以拍攝的鏡位,用手機拍攝就可以緊靠牆壁用標準鏡頭拍到。
在春晚直播時,需要扛著直播裝置在後臺奔跑這一情景,央視主持人朱廣權在探班的時候也體驗到了手機的輕便,拿著手機奔跑追逐運動鏡位,接著按照畫面構圖直接進行運鏡,vivo X200 Pro 顯然是要比碩大的廣播級直播攝像機要來得更加靈活輕巧,確實是「輕裝上陣」,可以降低攝像師的工作強度,提升直播拍攝效率。
當然,直播最看重的一點,還是「穩定」。這樣的穩定,不單是要求畫面流暢穩定,更是要求長時間的直播訊號穩定。
春晚直播的高壓工況場景,對 vivo X200 系列的防抖和對焦穩定性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基於「藍圖影像系統」和多年積累的影像能力,vivo與央視的工程技術人員深度合作進行調優,讓 X200 系列直播裝置的防抖和對焦穩定性達到總檯春晚的要求,簡言之就是要「拍得穩」也要「對得準」。
長時間的直播穩定性,意味著需要滿足春晚 8 小時不停播、不卡頓的極限要求。為了印證 X200 系列能夠應付這一艱鉅挑戰,愛範兒瞭解到,vivo 在此之前組織了多位影像專家和網路專家,一起攻關解決。
為此,vivo 利用了自儲備的「實景房技術」和自動測試 AI 機器人來節省抗壓測試的時間。技術專家們使用 vivo 自動化拍攝機器人進行 24 小時不間斷拍攝素材,以及自研的影像自動檢測技術,進行錄製的流暢性的監控,vivo 的影像專家及工程師經過數月的攻關,解決了裝置與直播軟體之間的所有穩定性問題,最終能夠保證直播開播 8 小時不卡頓。
至於網路效能方面,更是 vivo 的一個優勢賽道,vivo 從雙 5G 網路能力到網路智選再到寰宇訊號增強技術等方面做了大量最佳化,使得春晚直播全程無卡頓,讓 X200 系列的網路流暢度不落下每一個擁擠或偏僻的角落。
也許目前手機拍攝的能力還不足以稱得上能顛覆影視行業,但這場由拍攝裝置本身發起的變革正在為更多影視從業者們提供新的創作思路——原本需要專業電影攝影裝置才能完成的拍攝任務,現在透過手中的智慧手機就能方便地實現。
可以說,經過「春晚」這一戰,智慧手機的行業應用場景拓展又邁出了新的一步:手機既可以是第一屏,也可以是直播錄影的採集裝置本身。換言之,你手中的 vivo X200 系列手機,也算得上是「春晚同款的直播神器」了。
技術成就藝術,用手機拍的豎屏春晚,屬於所有人
無論是電影還是電視廣播的藝術形式,其實都是伴隨著技術的誕生而誕生。
從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進站到卡梅倫的阿凡達世界,藝術史始終鐫刻著技術革命的隱秘編碼。當 19 世紀的光學幻象蛻變為數字時代的畫素魔法,當電子管時代的雪破圖演進為 5G 浪潮託舉的 8K 超清即時流,我們終於看清藝術與技術這對雙螺旋的共生本質——每一次映象管閃爍與位元流躍遷,都在重寫著人類感知世界的方程式。
可見,在 5G 時代,手機已經成為了人們日不離手,最貼身便攜之器物,對於普羅大眾而言,手機不僅僅是手機,更可能是手邊算力最快,影像能力最強的創作工具。
得益於移動影像能力的突飛猛進,也有越來越多傳統的電影人以及廣播創作者們都逐漸認識到了手機本身作為創作工具的價值,以及行動網路傳播的價值。
像是在 2025 年央視春晚的豎屏直播間裡,有大量的幕後紀實畫面都是來自於 vivo X200 系列這些「掌中電影機」,它們經受住了長時間直播拍攝的嚴苛考驗,既捕捉著演員候場時睫毛震顫的緊張與興奮,也記錄下導播間裡分秒必爭的神經脈衝,最終贏得了央視春晚攝製組的認可和褒獎。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當 X200 系列首次成為春晚豎屏直播的執鏡者,全民觀看的春晚舞臺有了穿透第四堵牆的豎屏敘事。
升降舞臺暗藏的機械芭蕾、戲曲演員指尖震顫的翎羽微芒、小品臺詞在候場走廊激盪的迴響,經由 X200 系列的鏡頭悉數化作數字記憶。這不僅是觀看維度的解構,更是對藝術創作本真的溯源。
在讓觀眾獲得更多觀看視角的同時,也能夠讓臺前幕後大量的集體節目演員們獲得更多的出鏡機會,觀眾們也能更深入地瞭解到春晚舞臺背後即時發生的故事。
總而言之,日新月異的手機影像,確確實實地在改變著我們的社會文化,讓更多的普通人從旁觀者變成了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豐富了社會的文化表達。
在愛範兒看來,藝術與技術的高度融合,不但賦予了影像表達更多的可能性,同時也拓寬了人類感知世界的方式。
就像豎屏直播春晚一樣,大屏不是人人都有,但手機是人人都有,就像春節屬於所有人,春晚屬於所有人那樣。
文|謝東成

迪士尼把這艘爛尾船,變成了亞洲最大的海上樂園

春節手機攝影自救指南:讓你在朋友圈脫穎而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