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央行《2024年金融報告》週末釋出之後,12月30日的大盤走勢是很顯然的,那就是“小爛差”沒戲,低估大盤股領軍!

這,就是牛市第二階段!基本上可以從11月下旬開始算起,因為當時銀行ETF到了一個區域性低點。

從11月26日到現在,大家可以看看上證、深成、創業、科創、北交所指數,誰也沒有銀行牛逼。
北證50更是慘淡得一逼,今天跌了4.39%。大家看看k線圖,說它進入熊市也胃腸不可。成交量更是呈日益萎縮之勢。

再看看上汽集團,今天漲6.21%又創新高了。而汽車的前景實在讓我搖頭,上汽的業績也不咋地,第三季度幾乎沒有利潤,而且營收明顯下降。但這根本擋不住上汽集團的上漲。相比之下,汽車ETF基本上在高位徘徊。也就是說,這段時間汽車股就靠上汽撐著,以掩蓋其他汽車股的疲軟之勢。
為什麼會這樣?
老鄧的“經濟前景”系列講得很清楚。我很納悶這段時間我說得如此正確,而且從道理上進行了深入分析,為什麼到現在,老夫這個系列之前的幾篇文章閱讀量只有三四千呢?為什麼就不想去看,去了解股市這麼走的深刻本質?我百思不得其解

。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一代天后趙薇,在她火爆的時候我們只看到她是巨星之一。但之後才會發現,她是那個時代遠超出其他人的天后!正如李白杜甫,時間拉長了看,他們是歷史上的兩大巨人,遠在其他詩人之上。
我這個比方不太恰當,但我就想用這個誇張的比方,想讓大家認識到趙薇的地位。她是幾十年一齣的影視天后!
天后!老鄧這廂有禮了。老鄧拜服!
有人說趙薇的孩子是落馬高官許宗衡的。我告訴大家絕不可能。因為:
1、許宗衡2009年6月11日因“嚴重違紀”,接受調查。而趙薇的女兒2010年4月11日出生,整整相差10個月。難道許在調查之前突然“播種”?這種可能性太小了。何況女人生孩子一般是9個月零7天,還差了23天呢。所謂“十月懷胎”只是湊個整,一般來說是9個月出頭就生了,所以時間完全對不上。
就這一條就夠了吧?還有呢。
2、許只是深圳市長,之前一直在深圳工作。趙薇早已成名,而且是在北京出名,所以根本不需要巴結他。
3、黃有龍好歹是個小富翁,不管之前是怎麼發財的,此時斷無拿自己的相好獻人的道理。因為許的級別顯然不夠。黃要是想獻人,可以趙哥香港十八線女星,這方面他不缺資源。當時黃有龍狂追趙薇,想想趙薇在影視圈的地位,基本沒有可能把小燕子“獻給”許。
4、趙、黃離婚後,黃有龍透過各種手段把女兒搞到了新加坡,可見很重視這個孩子。“小四月”是黃第一個孩子,黃也30多歲才有孩子,所以肯定很重視。如果女兒是許宗衡的,黃不可能費這麼大勁把女兒從趙薇身邊弄過來。
分析完畢,大家覺得有理否?
所以藉此機會我也闢個謠,那就是:趙薇的孩子就是黃有龍的,和許宗衡沒關係。不要搞得過於陰謀論哈。老鄧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趙薇儘量洗去一些汙名!
怎麼說著說著又說到趙薇了?好了回來繼續說股票。
收盤三市一共成交12882億,而上週五是14480億,縮量明顯。各位朋友,大家發現我分析股市每次都寫成交量,為什麼?因為我很重視這個指標!在當前階段,成交量上1.5萬億表示活躍,股市總體上漲還有希望,但現在經常在1.3萬億左右甚至更低,那麼如果不用大盤股撐著,指數就沒法看了。
有人說你真的現在不看好“小爛差”?當然,過去多篇文章早就說過了。
這裡可以補充一條新理由,順便也談談最近的一個財經熱點。那就是比亞迪在巴西的工廠被查,巴西說“解救”出160多名在惡劣環境中工作的中國工人。
比亞迪說那不是我的工人,是合作伙伴的。工廠員工也集體發聲明說,護照沒被扣,工資正常發,福利保障都有,blabla。總之挺好的。
但是巴西不依不饒,12月27日巴西暫停向比亞迪發放臨時工作簽證。
說來也巧,同一天,我們這邊決定自當天起,對進口牛肉進行保障措施立案調查。中國進口牛肉大約有一半來自巴西,但商務部強調,此次調查不針對特定國家和地區,不區分產品來源地,調查期間不影響正常貿易。
可能是巧合吧。但回到貿易,明年,也就是2025年,川普肯定出狠招,比如繼續提高關稅。那麼我國對美出口如果繼續受影響,就會加大出口其他國家的力度。
但其他國家也要保護自己的產業不是?所以關稅戰今年已經開始了。
這種情況下怎麼辦?
是像比亞迪那樣,把我國工人和工廠弄出去,以更低的成本佔領其他國家的市場呢,還是別的做法?
現在來看,顯然是前者。
但比亞迪在巴西的事情說明,這條路恐怕很難走得通。
於是,反彈可能會相當猛烈。也就是說,隨著美國繼續提高關稅,各國都會……加大我國出口的阻力,也會加大我國在其他國家開廠的阻力。
我之前就說過,沒有消費就沒有生產。而沒有生產,就會造成……
民生咱們先放一邊,就說企業,產量不足,也賣不出去,還有什麼利潤?不虧損就不錯了。
這樣一輪輪地迴圈下去……
種種跡象表明,管理層對這種趨勢的認識不足。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還將繼續這麼走嘍。
落實到股市,意味著股市中的“小爛差”,抵抗這種風險的能力極弱。
“小爛差”根本沒戲。但是錢又越來越多,於是只能撲向貌似估值很低的大盤股嘍。這道理多簡單,簡直是禿子頭上的蒼蠅 —- 明擺著的。
不說了,越說越氣。
老鄧文章,每天一篇。晚上九點,網上相見。天南海北,侃侃而談。設為星標,置頂方便。交流想法,參與留言。好文分享,一鍵三連。
關注本號,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