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春天來臨時,所有的準備都有了答案

春光俏,天氣回暖、萬物復甦,人間正芬芳。
旅遊旺季一來,各地文旅紛紛開始花式整活。隨著一輪輪迭代,他們的玩法已經升級到了next level——
用時下流行的李羲承進行曲、肯恰那叮叮叮BGM,搭配奧特曼、四足機器人,甚至哪吒、敖丙組成的“文旅天團”舞姿,氣質狠狠拿捏;
      圖源:抖音@廣西文化和旅遊廳 
透過AI給地標建築披上絢麗的鮮花外衣,用AI的方式開啟各地春天,感受城市的別樣魅力……
      圖源:抖音@梅州文旅 
陽春三月,旅遊旺季即將到來。今年,各地文旅還能玩出更多新意嗎?
更加從容地,邁入下個春天
其實,各地文旅採用“跟熱點”的宣傳方法,確實能給當地旅遊帶來不少“流量”。
但流量能否長久,則取決於是否為流量的持續到來做足準備。
比如哈爾濱爆火後,他們用了一整年時間,持續改善遊客體驗,做了充足的“功課”——
推出凍梨拼盤等新式餐品、策劃“逃學企鵝IP”等高流量專案、建造小暖房以及安裝人工月亮等貼心的基礎設施……
到了今年,準備工作再度升級。
因為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在哈爾濱舉行,哈爾濱在全市設定了60處冰燈景觀,在94條主要街道上,提早設定了超過9000對燈杆對旗,讓各地遊客都能感受到濃濃的亞冬會氣息。
中央大街的亞冬會特許商店裡,提前開發出的周邊產品多達1845款、18個大類,從“火炬系列”到“專寵系列”,從毛絨玩具到冰箱貼……應有盡有,多到足以讓遊客們選到心儀的那一款。
     圖源:微博@新華體育  
一年又一年,哈爾濱透過提前籌備,更加持久地抓住了這波文旅流量,成了冬天裡必去的熱門城市“頂流”,當地各種文旅新專案百花齊放,也成功為網紅景點分流,緩解“扎堆情況”,提升遊客們的綜合旅行體驗。
今年兩會期間,也有為網紅城市“提前分流”的提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龐永輝建議在全國推行“春秋假”,分批次放假改善節假日旅遊資源供需矛盾問題。
      圖源:微博@極目新聞  
同時,越來越多的人也想明白了,沒必要扎堆旅遊,一味地去那幾個固定的熱門景點排大隊。
他們開始追求“精神按摩”,力圖將旅行變成一場悠閒的“自我療愈”,尋找那些與當地有關卻又不太大眾的新玩法:坐在寺廟門前安靜地喝杯咖啡、逃離城市躺在騰衝的夜裡數星星、跟著景德鎮的老師玩一整天泥巴……
      圖源:視覺中國  
對於文旅從業者而言,遊客心理的這種新變化,也帶來了新的機遇。
於是,新的特色小店林立,新的旅行路線開啟,新的民宿酒店越來越多,設施服務也越來越完備。
他們積極做好規劃,要邁入下個“春天”。
文旅長青的真相,是未雨綢繆
此前,哪個城市會火,為什麼火,像是一場大型的隨機遊戲。文旅從業者只能被動地“承載流量”——
既怕潑天的富貴輪不到自己,又怕潑天的富貴突然砸向自己,接待不過來。
當人們反覆品味,每個網紅城市爆火的真正原因後,一切才有了答案。就像那碗天水麻辣燙,看似是它足夠美味值得被推廣到全國,實則背後是當地悠久的歷史文化默默託舉住了這波流量。
    圖源:視覺中國  
當地為了遊客的到來,未雨綢繆——
每年6月22日才能看到的國家級非遺伏羲大典表演,當地人都沒多少機會能親眼看到,直接邀請這些伏羲大典的演員走上街頭,面向全體遊客開放表演;天水火車站的麻辣燙專列公交,直達美食店門口,司機提前接受了不少宣傳當地特色的培訓教學,接站的表演層出不窮,給遊客的伴手禮、優惠政策更是一個又一個。
害怕天水忙不過來,甘肅的其他兄弟城市也紛紛前來助力,隴南文縣拿出國家級非遺池哥晝、定西派出了巴當舞舞者、張掖邀請裕固族穿上他們的特色民族服裝……
更不用提,臨近的西北各省陝西、青海、寧夏、新疆,它們的歷史文化與人文風情,都足以讓大批遠道而來的遊客不虛此行。當地每個普通市民也加入其中默默助力,開私家車義務接送、給遊客免費送水……
看似,那些網紅城市是被流量“製造”的。實則,背後那本厚厚的“時間賬本”,才是一切的答案——真正的風景需要時間來發酵,遊客們也不會只為一碗麻辣燙來很多次,機會總會留給更有準備的地方。
      圖源:視覺中國  
當然,文旅產業持續向好的密碼,也藏在每一個普通的個體參與者對“下一個季節”的準備中。
還記得煮麻辣燙累出表情包的天水“表情哥”嗎?一年過去了,他店裡的生意依然火爆。表情哥堅守在鍋邊,從社恐變身社牛,大大方方地和慕名前來的遊客合照。
這家小店,也為2025來的新顧客“厲兵秣馬”——
開設了加盟店鋪來給店裡分流,推出麻辣燙料包、開設線上網店,讓店裡排不上號、全國各地來不了店裡堂食的遊客,都能嚐到這口原汁原味的美味。
店老闆白天燙菜、開店服務顧客,晚上開直播講解如何正確使用料包,可謂是線上線下兩種方案都做好了。
      圖源:微博@中國新聞週刊 
浙江麗水的偏僻農村松陽縣,因為擁有100多座格局完整的古村落,也被稱為“最後的江南秘境”,是遊客心目中的小眾旅行地。
這些村落的老屋,大多始建於民國乃至清朝年間,是中國傳統鄉村民居建築美學的集大成者。
當一批批遊客慕名前來,看到的卻是一間間危房,急需翻修——當地“拯救老屋行動”也被寫入了中央一號檔案。
曾經來這裡旅行的外鄉人、銀行職員項穎穎,被美景打動後,毅然選擇辭掉“金飯碗”留下來,實現自己的民宿夢想。
翻修的過程並不順利,她四處籌措啟動資金,用心在民宿二樓打造了陽臺,還在後院建造了游泳池,來了個老屋新改。
民宿即將試營業,結果被通知屬於違建,限期整改。但她沒有因此而灰心,反而分析出了問題的原因——整改的流程不夠專業,準備工作還不夠充分。
於是,她一邊籌錢,一邊多方面地加強學習。從邀請專家團隊,讓專業人士介入開始,她在二次裝修時,沒有停止過對古村落髮展歷史以及老屋修繕基準政策的瞭解。
在與時間“深度切磋”之後,她打造的民宿極具當地特色,深受遊客們的喜歡,生意也因此蒸蒸日上。
      圖源:視覺中國  
像她的民宿一樣,松陽縣各種小而美的縣域生態博物館、特色工坊等,一間間陸續成立……
其實,網紅城市能夠持續性火熱,背後少不了這一個個平凡人的努力。
只有他們掌握主動權,提前規劃,才能給遊客們預埋充足的驚喜,讓網紅城市的文旅長青。
春天到了,準備便有了答案
兩會期間,我們也看到了不少關於促文旅的想法與提案。
有不少文旅的從業者們,甚至從幾年、十幾年前就開始行動。
貴州赤水有位90後的苗族姑娘楊昌芹,提著自己親手做的竹編水杯、籃子——採用赤水當地的非遺竹編工藝,來到了北京。
作為赤水竹編的第六代傳承人,她從小看見過不少當地竹編的傳統技藝。為了將這份事業做好,將非遺文化傳承下去,她不停探索、創新;每年,她都會自費去上海等地的高校進修,學習美術設計等,給自己“充電”;同時,她還成立了一個產學研基地,將自己學到的內容,傳播給更多家鄉從事竹編的人們,讓他們也為未來跟上市場變化做打算。
從人才培養開始做起,她一步步做規劃、執行。雖然耗費時間,但竹編事業越來越好,她們的產品被賣到了世界各地,她創辦的竹藝公司帶動了3000多人就業增收,讓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也有了新的旅遊體驗方式。
如今的她又有了新想法,打算試試直播,為更美好的春天而努力。
      圖源:微博@新華網  
雲南曲靖的升官屯村,依傍著美麗的玫瑰花田,常年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是讓人身心放鬆的好地方。深圳來的鄒渝和曲徑,將玫瑰花和身心健康的內容結合,在這裡辦起了高階感滿滿的療愈學院。
玫瑰療愈、玫瑰花宴、玫瑰餐……一個個與玫瑰花強關聯的新式生活方式背後,是曲靖升官屯玫瑰產業的提前佈局——
曲靖當地早在兩三年前就開始籌備培育可食用玫瑰觀光園,為未來的文旅產業做規劃。賞花、採花、吃花,從週末遊、田園觀光、特色攝影等方面,引導當地農戶發展庭院經濟。
所以,這裡自然也吸引了很多北上廣深新型職業的從業者,前來尋找機遇。比如療愈師、旅居研學人……
      圖源:微博@央視財經  
可以看到,從文旅初期爆火可能存在的 “應激性承接”,到爾濱走紅後的“系統性籌備”,再到如今雲南的“生態性預埋”的從容姿態,文旅產業的進化圖譜可以總結為三個字:提前量。
2025年的文旅新圖景,在無數個“提前量”的疊加之下,可以讓全國各地來的遊客感受到更加豐盈的中國故事。而這背後,站著千千萬萬“時間的朋友”,少不了他們在每一個環節的共同託舉。
美好需要“醞釀”,環衛工人提前三小時來“喚醒”整潔的街道,園藝匠人提前三個月培育景觀植被,在晨曦中除錯裝置、裝修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參與的文旅專案可能兩三年前就開始佈局……春天來得快,但誰也沒空等風吹來。每一個美好的春天,都有他們每一天日積月累的勤奮與努力。
當我們把鏡頭推向更微觀的層面,會看見還有更多平凡卻努力的人,在腳踏實地做好手頭每一件微小的事情。非遺傳承人用半生光陰守護即將消逝的技藝,文旅新銳們辭掉“鐵飯碗”找尋產業新的機遇和可能性,“老字號”的掌勺人數十年如一日堅守煨煮城市煙火氣……
圖源:視覺中國
而當視角再一次向後探,我們還會發現,這些提前量的準備者,在各自人生賽道上默默耕耘的同時,也被一雙無形的手託舉著:
當科技創業青年的專案卡在融資啟動的門檻前,當手藝人需要為搶救瀕危技藝緊急採購材料,當老字號要為數字化轉型墊付研發費用,當退休後希望財富能夠穩健管理——總有些人在看不見的地方為他們鋪路搭橋……
十年前成立的微眾銀行,就是一個始終在普羅大眾身旁的陪伴者、支持者。他們以普惠為根,用數字化的思維與科技投入打破傳統金融模式的圍牆,讓金融服務像空氣一樣浸潤到每個角落:
視障使用者透過語音助手完成轉賬;聽障客戶在觸控式螢幕上流暢操作;退休教師不用放大鏡也能看清適老版APP的每一個細節;當90後創業者小陳在深夜收到微業貸到賬提醒時,他正在為明天的展銷會趕製最後一批樣品……
在這片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土壤裡,微眾銀行始終相信:真正的普惠不只是給予,而是創造機會。
他們用科技搭建起金融服務的毛細血管,將金融准入門檻降了又降,讓小微企業主能“零抵押”獲得週轉資金,助力非遺匠人註冊品牌開拓市場,陪伴銀髮族跨越數字鴻溝;微粒貸的鄉村振興幫扶專案更是已覆蓋全國48個縣域,其中包括6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自專案實施以來,累計為縣域貢獻增值稅超29億元,有效支援了當地發展,透過改善設施創造機會,形成“數字造血”的長效模式。
正如春汛破冰需要持續的溫度積累,微眾銀行十年如一日用科技重塑金融溫度,讓普惠金融化作潤物春雨,作為中國首家民營銀行、數字銀行,與更多普通人一起前行、成長。
在微眾銀行的努力下,“專業的金融服務”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與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小微企業息息相關。截至目前,微眾銀行已服務超過4.2億的個人客戶和超過580萬家小微企業,為積極開拓更好明天的每一個奮鬥者,提供及時、可靠的支援。
微眾銀行鼓勵每一個普通人,從小事開始行動,關注每一個看似微小卻堅實的步伐,陪伴他們為他們更美好的明天做足準備。
趁著春天,大膽去逐夢吧!雖然生活可能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你只需努力、認真,穩穩走好自己的每一步,不確定性裡也蘊含著生機,所有的準備都會有它的答案,迎接它的“專屬季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