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曾經是一個植物殺手,養什麼死什麼。哪怕是別人覺得最容易養的植物,比如富貴竹,比如梔子花,我也能給養死了。
說起梔子花,記得在家鄉四川,那是最普通不過的植物了。隨便折一段,往秧田裡一插,就能生根、發芽,就能開出芳香濃郁的花來。四年前搬到新家後,便想種兩棵。不記得是在Homedepot還是Lowe’s買的了,20來美元一棵,種到了前院。但是兩年過去,梔子花不僅沒有開花,甚至都沒有長個,還一副奄奄一息的樣子。
商業推廣

我琢磨著,可能是佛州的雨水太多,前院陽光也不充足,於是決定把它挖出來,種到花盆裡,移到了後院。我開始在小紅書上研究怎麼照顧梔子花,才知道原來以為很賤的梔子花居然那麼難伺候:它需要澆水,但澆太多會掉花苞;需要大太陽,但太曬又會掉花苞;需要大肥,但肥太多了,也會掉花苞……總之,就是要掉花苞。去年好容易梔子花開始有了花苞,我便開始密切關注起它來。雨水多的時候,趕緊往陽臺搬;雨停了,又趕緊搬出去。這樣來來回回折騰了好久,花苞卻依然掉光了。
今年,梔子花終於意外地開了好幾朵。每開一朵,我都趕緊剪下來,插到屋裡,好享受那滿屋的芳香。雖然,90%的花苞還是掉了,但至少有了一點點成就感。

如果說,對四川的記憶是梔子花,那麼,對廣東,最難忘的就是三角梅了。那也是最普通的植物,廣州遍地都是。每次穿過天橋,就是穿越一片繁茂的花海,令人愉悅。
我想,佛州的天氣和廣東差不多,應該適合三角梅生長,於是也買了兩棵回來,一棵中國紅,一棵雲南紫。一開始種在前院,也是和梔子花一樣的命運,半死不活的樣子。直到我將它們移到盆裡,才又開始生長。但也和梔子花一樣難以伺候:需要控水,需要暴曬,需要大肥……也是像梔子花那樣搬進搬出地折騰了一段時間,準備放棄的時候,它終於開花了。

於是,我的種花開始一發不可收拾。從梔子花我又想到了茉莉花,想到在四川時,早上逛菜市場,總有阿姨賣茉莉花,用白線串了起來,掛在脖子上,滿身都是香的。在Homedepot和Lowe’s遍尋不見,就在要絕望時,今年五月突然看見在群裡賣中國蔬菜和調料的一個華人,也在賣茉莉花,才$10一盆,趕緊去買了一盆。現在開第二茬花了。

然後,這天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發了張金銀花的圖片,於是又想起童年時籬笆上爬滿的金銀花。Homedepot和Lowe’s沒有,亞馬遜上要$20多一盆,上Ebay終於找到了賣家,$8買了兩條根,兩個多星期過去了,還沒有看到新枝長出來,希望能活。

最後買的是雞蛋花種子。小區裡garage sale的時候(鄰居把家裡閒置的東西拿出來賣),我開著高爾夫閒逛,看見一個鄰居家門口的雞蛋花,開得很美。與他閒聊了兩句,很想問可不可以剪一根枝條,然而還是沒好意思開口。 仍是在Ebay上,看到有人賣無根的枝條,8美元一條,也有賣種子的,8美元十六顆。我猶豫了半天,買了種子,雖然怕種子不容易活,但因為賣家說,花的顏色是不確定的,我就想看看種出來的究竟是什麼顏色,這樣有種開盲盒的驚喜。沒想到,居然16棵全發芽了。這下,我開始愁怎麼才能種得下。也想過送一些給鄰居,但也要等開花後,再送有重複花色的才行。

這樣折騰了幾年,也多少養出點兒經驗了。也試著扦插梔子花、三角梅,失敗了幾次,後面慢慢都成功了。有一段時間出門散步,總盯著鄰居家的植物,恨不得手裡拿把剪刀,好去剪鄰居的植物。尤其是在店裡買不到茉莉花卻看到鄰居家門口一株開得正盛的時候,但最終還是忍住了。
自己扦插多了之後,也開始分給鄰居,並向熟悉的鄰居索要枝條,彼此間又多了一個交流的話題。前段,一個住在原來公寓的老鄰居給我發圖片,說公寓現在不許養花,她不得不把綠植都送掉,讓我去領一些。我很同情她,說如果你願意,可以把你的最喜歡的幾種綠植寄養在我家,等你以後搬家了,再來領回去。她立刻說願意寄存,但等我和馬克開著皮卡去她家一看,不由驚呆了:她的綠植竟這麼大。兩盆橡皮樹,一盆棕櫚樹,外加一盆變色木就裝不下了。她老公說,都處理掉吧,以後我重新再給她買。要操心的事情太多了……

這時,我突然想起去國之前不得不扔掉的滿屋子的書,一瞬間就沒了繼續豐富我的花園的興趣。梔子和茉莉,是童年的記憶,三角梅和雞蛋花是紀念廣東的歲月,有它們便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