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聯×讀庫:這兩本書,讓我停止資訊焦慮

之前有段時間,我很喜歡看影片,覺得影片給的資訊非常快、準。但是時間久了,大腦有麻木感,長時間的高閾值刺激下,已經變得有些不耐心、不耐煩了。
仔細想了想,人類其實並不適合每天高密度接受視聽資訊。幾百萬年的演化中,絕大部分時候人類生活在緩慢的交流中。
只有緩慢才能細細品味那些不經意的細節,才能在神經元中刻下事物變化的邏輯。文字裡面有邏輯,而邏輯需要綿密地展開,文字的閱讀速度恰好符合耐心等待與品味,這種抽象反而保護了我們的想象,不淪為影片刻畫的形象。

《傲慢與偏見》劇照
文字讓我們看到人性的隱微之處,體會到藝術的微妙靈巧,感受到歷史的深邃悠遠。
比如說吧,《三聯生活週刊》,用一期專門介紹了我的老家景德鎮的當下的陶瓷藝術和文化,讓我這個老景德鎮人,耳目一新,原來老家已經成為不少長三角年輕人尋找藝術、工作、生活平衡的新地點,隱隱有一些雲南大理的生活味,但是它是屬於陶瓷的。

根據景德鎮政府的統計資料,截至2022年留在景德鎮的外地景漂人數超過3萬人,市場則預計,在最近三年這個數字可能已經翻了一倍。(《三聯生活週刊》2025年第8期《傳統瓷之外:景德鎮創意市集與年輕人》)
年輕人在這裡發現了包容,感受到了輕鬆自在的藝術人生,這裡好像成為了長三角大城市的又一個後花園。
把這些精細的技藝用在一個小小的茶器上,是因為他們要順應當下茶道這種生活方式的盛行,以及人們對於茶器的喜愛。(《三聯生活週刊》2025年第8期《主筆說 | 從“千年瓷都”到“網紅城市”,景德鎮發生了什麼?》)
古月的代表作“瓷人七十二變”如今收藏在“樂天陶社”的大空間內,這裡也是駐場藝術家的工作場所和開設講座的地方(蔡小川 攝)
茶道文化和瓷器文化高度繫結,我在潮汕遇到鳳凰單叢的製作者每年都要去景德鎮採購個性化茶器搭配銷售。
這背後,是當代年輕人越來越想過一種簡單樸素的生活。
我忍不住去思考,景德鎮未來會不會成為一個桃花源一樣的國際小城呢?當我閱讀這一篇篇文字時,縈繞於心中的是淡淡感動。
《去有風的地方》劇照
另一本以“Mook”(雜誌書)為定位的刊物《讀庫》,則更加註重個人故事。

《住青旅的日子》,讓我想起了去柬埔寨暹粒遊覽吳哥窟。被壁畫浮雕震撼到久久徘徊的去年春節,我在暹粒青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討論禪宗、修行、印度教。
“的確,經常在旅舍見到這樣怪異和溫馨的場景:一個年輕人,在教育和開導,甚至某種程度上是在養育著另一個更年輕的年輕人,他們形成一種亦父子亦朋友的關係。”(《讀庫》2024年第5期《住青旅的日子》)
《讀庫》甚至用150頁的篇幅發表了一篇《網際網路與中國後現代性囈語》,看得人酣暢淋漓,深度與普及性兼備。
這種廣撒網捕魚的商業模式幾乎貫穿所有行業,從中低端的服裝,到高科技的汽車晶片,令人深思行業協會和准入機制如何保障投資者/企業家/員工之間的利益平衡。
當然更重要的是,它讓我思考,我們到底要不要在短短人生中,花大量時間去看網紅直播?
像這些文章,我已經久違了,像這樣讀文章,我也久違了。讀完後百感交集,人們花了太多時間在與自己毫無關聯的事情上,忘記了自己的生活可以很簡單,可以與身邊人很親密,可以與大自然接觸,可以在思想深處遨遊。

說真的,這幾天我不是靜下心來讀文字,而是讀文字能讓我靜下心來,讀文字必須要放棄很多雜念、很多遊蕩的想法,它需要專注,但又讓我回味,最後讓我得著一份感動。

《正常人》劇照
記得有個寫作不可能三角:深刻、吸睛、真實。
比如小說吧,做到了深刻吸睛,但是編造取代了真實。在雜誌期刊這個層面,我看吸引眼球這個,不要也罷。但是,別以為不吸睛就不有趣,最真實的文字能刻進我們的靈魂,最深邃的思考能引起反覆的共鳴,好文字有趣得很。
這裡向大家推薦一下三聯和讀庫。我是三聯的老讀者了,三聯和讀庫聯合徵訂的計劃,讓我很欣喜,因為這是難得的兩件好東西一起銷售,而且它們各有側重,互補性很強,給我這種懶人想好了搭配方案。
我佩服三聯、讀庫在喧囂年代,拿出這些內容分享給讀者,作為讀者,最好的回報,就是去慢慢感受文字下面流淌的思考。
(以上內容來自讀者 蔡志春)
▼點選下圖,參與聯合徵訂▼
三聯×讀庫2025年聯合徵訂正在進行中,現在參與徵訂的讀者,還可以獲得贈品“中國傳統套色版畫《三十六箋》”,用花箋寫信言事、題詩遣懷,彰顯箋紙的華美特色與詩情畫意。贈品數量有限,贈完即止。

三聯與讀庫,


觀察時代,迴歸生活

《三聯生活週刊》是誰?
一本溫暖了國人30年的讀物。在機場書店接連關門的今天,三聯卻幾次賣到脫銷。
王朔、王小波、朱德庸,這些如今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專欄的常客。
董卿說:“《三聯生活週刊》我訂了十年。”
作為最受尊敬的週刊品牌之一,它上榜Flipboard紅板報「讀者最愛」的理由令很多人心生共鳴:
不在新鮮獵奇中弄潮,而在文化沉澱中釀酒,以敏銳姿態號時代脈搏,倡導有品質的生活。
三聯關注每個人最關心的問題。
從“小學生如何社交”到“18歲如何成人”,從“高考:如何重回文理分科?”到“母女關係”,幫你發現未曾被點出的問題,為你提供看問題的高階視角,助你做出明智的調整與決策。
三聯為你創造一個難得的深度思考空間。
日常生活過於喧囂,不如向植物學習,看一棵樹、一朵雲、一朵花,找尋自然的美好。生活充滿瑣碎,但不必獲得瑣碎。隨三聯去馬王堆、古埃及、克孜爾,看看那些巧奪天工的奇蹟。

一位10年的老讀者說:
「這本雜誌在很大程度上參與了我精神氣質的塑造。我喜歡它的簡練和深刻,審慎和優雅。我喜歡它高於時代流俗的複雜性,喜歡它的匠人態度和隱藏在這種態度下的改變世界的野心。」
在公眾號後臺,每天都會收到新老讀者對三聯「愛的表白」。
擁有三聯,無須再費心為全家人尋找精神食糧,新聞熱點、歷史、藝術、文學、哲學、書評、思想、理財、消費、旅遊、美食、健康、收藏,包羅永珍。每週一期,滿足大人與孩子的多種需求。
訂閱「三聯數字刊」後,可透過手機第一時間讀到全年52期每週新刊。不方便閱讀時(如開車、健身、做家務),還可暢聽有聲版。
更重要的是,你還能讀到1995年至今——30年來超過1300期的週刊典藏內容,相當於擁有了一座知識、文化、新聞的富礦。三聯作為時代的記錄者,其間有太多精彩供你重溫、追憶。
家庭生活中有了三聯“聲”與“影”的雙重參與,大人與孩子皆能從中學習新知、獲得薰陶,實現全家人更有質量的成長。
《讀庫》是誰?
一本連續出版了20年的Mook(介於雜誌與書籍之間的“雜誌書”)。豆瓣均分8.1,兼具雜誌的廣博,與書籍的深度,是城市中產喜愛的家庭讀物,也是你相逢恨晚的「手邊書」。
白巖松說,《讀庫》“讀了你就不會後悔”。
在紙書與出版業被唱衰的年代,《讀庫》以一種溫和低調的方式突圍。不曾吆喝,已引得梁文道、陳曉卿等一批文化牛人自發安利;無意營銷,卻令不少讀者從校園時代到成為職場中堅,一訂就是十數年。
有一位讀齡超過10年的訂戶說:

讀庫就是生活汪洋中的救生圈。每次收到最新的一本,就是我浮出水面扶著救生圈喘口氣的時間。
像過去買不起書的孩子偶然得了一本連環畫,如飢似渴地,要把那300多頁一口氣讀完。
主編老六近乎偏執的“三有三不”原則——“有趣、有料、有種”“不遺餘力、不計成本、不留遺憾”“成本沒有上限,時間沒有下限”,也讓《讀庫》走過近二十年,成為出版界的奇蹟。
當人們不由自主被捲入網際網路直接粗暴的刺激,讀庫》在關心500米以內的世界、身邊真實的人:

《我在鄭州跑代駕》:


「這個卷出天際的行業,不僅有明面上白熱化的競爭,還有暗地裡不可告人的手段。


《二本學生畢業後》:
從考上廣東F學院的那一刻起,我就恥於公開自己二本學生的身份。
當人們困於人工智慧帶來的恐慌之中,它卻不慌不忙,將視角從人群拔高到群體,乃至看向了遙遠的宇宙之外。
《棋盤與網路》:
如何管理聰明的頭腦,成為知識經濟最重要的問題。
《天選之子》:
本文試圖回答:人類文明是不是宇宙中最高階的文明?
微博上,隨處可見對《讀庫》滔滔不絕的「自來水安利」。
訂閱讀庫,是全家人定製的一整套充滿「儀式感」的精神盛筵。紀實、歷史、電影、音樂、美術、社科、經濟、宇宙、科技,無所不包。不斷為全家人解鎖新認知,滿足大人與孩子的各式好奇心。
每兩個月出版一冊,全年7冊,每冊5-10篇非虛構文章,每篇5000-50000字,用寫一本書的力氣,記錄這個時代的人與事。是閱讀快感和思想深度的極致融合。
今天,三聯×讀庫 給你最具價效比之選——
我們攜手發起聯合徵訂,為的是給兩家讀者最低的價格三聯數字刊售價388元/年,《讀庫》2025全7冊價值294元,《讀庫》App年會員價值180元,加上贈品中國傳統套色版畫《三十六箋》價值56元,總價值918元,這次限時買一得四,只需365元。
每天1元錢,就能讓全家人收穫全年深度新聞資訊、文化思想洞見、海量小眾有料的談資,誰能不說一句“值”!
你也可以將三聯數字刊自己留用,《讀庫》2022全套送給愛書的朋友(是非常獨特、體面的禮物),一份價錢,兩種用途,誰能不說一句“妙”!
下單後,你將獲得:
▼點選下圖,立即搶購▼

一部手機+一本書,

享受純粹的閱讀空間
三聯數字刊,可讀可聽,《三聯生活週刊》30年典藏內容一手可握。還能免費讀《讀書》《愛樂》雜誌。誰能不說一句,超值到飛起。
通勤、等車時可看,健身、做家務時可聽。將全家人的碎片時間都聚沙成金!

《讀庫》全年7冊,分六次收到。等於是每兩個月精讀一本好書。既有儀式感,也能讓你發自內心更享受完成紙質閱讀全年KPI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讀庫的尺寸與裝幀彷彿專為“隨身攜帶”而設計。125×185mm,352頁,單手可握,輕巧便捷。

內頁採用日本書紙,圖文閱讀達到理想平衡。視覺愉悅感滿分。

清爽有格調,是一本帶到任何場合閱讀都為能為你“加分”的手邊書。

現在下單,你將免費獲得讀庫App一年會員資格。也就是說,你不僅能收到讀庫全年紙質書,還可透過App讀到2025每一期《讀庫》的內容。甚至,往期《讀庫》內容也會陸續錄入App。就像一些朋友所期待的:開啟App,十幾年《讀庫》內容一覽無餘!
這還不止,透過App,原本你只能在紙上讀到的訪談、沙龍,現在甚至可以聽到現場原聲、看到影片實錄
▼點選下圖,立即搶購


會員權益全面升級
享受比自由更自由的閱讀體驗
在《三聯生活週刊》30週年之際,“老雜誌”決定換“新面貌”。
我們將繼續深耕“一本雜誌和它倡導的生活”,並在新時代為你提供更快的速度、更新的時效和更寬的視域。
在原有權益的基礎上,新增4大主題、6大權益,加贈權益突破2552元:
1.30週年特別欄目《「拆」新聞——給大家的全年資訊內參,為你提供超過一年的簡潔高效時報。
由主編李鴻谷親自擔當主理人,每週邀請一位三聯記者或高校學者主講,聚焦當下1個熱點現象。從「資訊外圍」層層拆解進入「認知內圈」,夠深、夠真、夠專,帶你一眼看穿熱點。
同步加贈《從現場出發的傳播學:媒介化世界生存指南》精品課。
2.《聽外刊》全新策劃:跨越文化邊界,建構全球視角
由《三聯生活週刊》資深主筆貝小戎和三聯中讀編輯李南希坐陣,全年52期,解讀當週最新、最熱話題,持續追蹤10多本國外頂級期刊雜誌,涵蓋商業類、時政新聞類、財經類、文化類和科學類。在去中心化時代跳出中文語境,實現經驗脫軌。
同步加贈《獨家外刊高效閱讀學習方法》影片版。
3.《老九論財經》專享權益,做你的投資消費指南
由《三聯生活週刊》資深財經主筆謝九帶來深度商業內容,帶你瞭解財經時事,透過細緻、全面、負責的解析,幫你守好錢袋子。
4.《少年新知》有聲版2020年-2025年6年內容全線解鎖
針對9-16歲孩子的人文思想啟蒙,陪伴青少年一起直面真實複雜的世界。
▼點選下圖,享受超值特惠
三聯數字刊售價388元/年,《讀庫》2025全7冊售價294元,讀庫APP年會員180元,加上贈品共918元,這次兩家發起聯合徵訂,限時買1得4,只需365元
每天1元錢就能讓全家人收穫全年深度新聞資訊、文化思想洞見、對這世界人與事更有見地的體察,實在超值。
你也可將三聯數字刊自己留用,《讀庫》2025全套送給愛書的朋友(是非常獨特、體面的禮物),一份價錢,多種用途。前所未有的智慧升級+史上最低的優惠價格,喜歡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次機會。下單後,你將獲得:

▼點選下圖,立即搶購
作者:蔡志春
編輯:晨曦
排版:舒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