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晉有什麼好玩的?
這是一個古晉人提的問題。小陳週五去接妹妹放學才知道,妹的主班老師x老師是馬來西亞古晉人。她非常困惑我們為什麼要選古晉作為旅行目的地,坦言說,那裡也沒啥好玩的呀。
我懷疑所有當地人都覺得住的地方無甚稀奇,完全不必要專程拜訪。比如我是上海人,每次別人問去上海玩什麼?我準保一頭霧水錶示:上海沒啥好玩的呀。類似於西安人的這爛慫大雁塔有啥好看的,北京大媽說有什麼可照的呀,這破他媽鼓樓……
咱們外鄉人,主打一個看什麼都新鮮。去古晉是因為有個網友建議,如果愛好徒步,古晉有許多徒步路線,國家森林,那裡還有妹喜歡的沙灘,艾文喜歡的豬籠草,南洋大兜……小陳目標比較單純,他要去大啖熱帶水果,像不要錢一樣,大吃特吃。
最重要的是,一個半小時可到,這是離我們最近最便宜的婆羅洲目的地。
去古晉前,除了不識字的妹妹,我們三人都在網上分別查了攻略。網上攻略顯示,古晉有好幾個國家公園,裡面的徒步路線看起來很像我要的,步道上樹根盤結,植被茂密,比新加坡要野得多。收拾行李時我放了一雙徒步鞋,對本次旅行抱著很高的期待。
這就跟結婚一樣,期待越高,婚後落差就越大。
距離上一次全家旅行快兩個月,這回一家四口坐上車,當艾文開始不停說著他要去找的南洋大兜,妹一路唱著歌,兄妹倆又開始“你別吵”“我就要”……熟悉的劇情,熟悉的橋段,我都不好意思重新寫一遍,保證你們已經看過很多回,甚至有人聲稱,已經完全看膩了。
一個朋友說,你每次都抱怨個不停,但是沒過多久又出發了。

顯然,我和小陳記性都不太好。我們去之前腦子一團漿糊,只願意看自己想看到的,旅行就像一次短暫的出軌,能遠離家裡煩悶的一切。我們天真地以為一踏出家門,小孩就會變得禮貌懂事,溫文爾雅。
實際上他們比平時要吵得多。妹一路都在問,為什麼我們要去x老師的老家?她幼小的腦袋完全捋不清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不管小陳說了多少遍,我們是去旅行。妹還在糾結,去x老師的老家幹什麼?
與此同時,艾文滔滔不絕講著他的觀鳥計劃和捕蟲計劃。他上飛機前講的是犀鳥,下飛機後講的是婆羅洲南洋大兜。他建議小陳明早6點起床出發,不能太晚,不然就沒有鳥了。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艾文像老大爺一樣,特別喜歡這句話。小孩專注是好事,問題是不分場合的專注。比如在海關入口,小陳著急填寫四個人的入境申報。艾文渾然不覺,還在一個勁地“爸,你看這個蟲”“爸,明天我們就去庫巴國家公園咋樣?”“爸……”
“你現在別說話,先讓我填完表。”
“這個季節不知道有沒有南洋大兜……”
“哎呀,跟你說幾遍了,現在先別說話,讓我專心填表!”
“哦,好的,如果能抓到南洋大兜就太好了。”
……
你可能會問,家裡不是兩個大人嗎?為什麼我只負責在一旁看戲?因為只有小陳的手機能用,我試圖連機場網路,才明白為啥掃碼的地方擠著一大堆外國人。網路完全沒法用,一個老外正在抱怨,我真搞不懂這地方為啥沒有紙質的入關單。
我也搞不懂,反正在父子翻臉前,我們順利過去了。
之後小陳忙著買電話卡,聯絡租車公司的夥計,艾文又湊上去了,“爸,看到犀鳥的雕塑沒?犀鳥是沙撈越的州鳥,很有名的,這回我們應該能看到。”
我把艾文招過來,你對我說嘛!但是他好像看清了我一出來旅遊就是個廢物,既不開車也不負責任何的事,腦子還經常是神遊狀態。艾文現在很著急如何實現他的各種計劃,如果我不會開車也不可能早起,那麼跟我多說無益。
他又到小陳旁邊巴拉巴拉說起來,直到小陳一聲怒吼,等我忙完了再說!
你是不是又覺得無法理解,這樣的場景出現了一次又一次,難道就不能提前預警,做好預防工作?
實不相瞞,也是看到這般場景,才開始掐大腿,在家提前開個會多好。我們一家看起來記性都不太好,如果記性好的話,或許前三次旅行已經互相拉黑,發誓永不再度全家旅行。

然而來都來了,還能說什麼。
上車前,妹問了一句我們要去哪?小陳說:去租的公寓。
妹說:那裡就是x老師的家嗎?
得,真是全身長滿500張嘴都說不清,我們並不是為了x老師而來。
第二天起床略遲,小陳拒絕早起,理由非常充分。因為前一天拖家帶口飛,又折騰一大通,半夜才到酒店。他需要休息,我也需要。
我們出門時11點,艾文已經相當不耐煩,說著鳥都看不著了,什麼都來不及了。這時偏偏小陳提議,路過城裡吃個飯再去。
偉大的博物學家已經不屑跟我們這些俗人一起行動,問題是他又只有11歲,沒有駕照,也沒有錢,只能滿腹抱怨跟著我們去吃海南雞飯。開飯後此人偏偏吃得比誰都多,好不容易大家吃完了,他說要去上廁所,白白多耽擱半小時出發。
我想說的是,我們抵達巴哥國家公園時,看起來碼頭工作人員都要下班了。馬來西亞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我在車上找著有什麼能去的地方,發現很多景區下午4點關門。
小陳飛快回來,說找到一艘船,能去。但是他沒有多餘的現金,請不了嚮導了。
小陳是一個執行能力很強的伴侶,同時,他也有非常顯著的毛病:過度樂觀。昨晚在機場我本想取一筆錢,以顯得自己還有點用。他跟我保證,沒啥用現金的地方,而且他還有很多現金。
沒想到才十幾個小時,他的現金用光了。我不妨再提兩件事,第一件是他跟我說帶了牙刷,半夜要用的時候,我發現那是一隻快捷酒店的硬毛牙刷,刷幾下就能吐一嘴血那種。他說牙膏也帶了,拿出來一看,是妹用的兒童牙膏。我說這不行,他說為什麼不行,所有生活用品都可以向上相容,小孩都能用,你為什麼不能用?你能比小孩還嬌嫩嗎?
如果小陳的身份只是我女兒的爸爸,他可以打滿分。我一邊刷牙一邊吐出嘴裡帶血的泡沫時,很難覺得他在丈夫這個身份上能拿幾分。
湊合用吧,還能怎麼著?
鏡頭再轉回巴哥國家公園,有個當地人跟我們解釋,如果想請向導,可以先一起去,等下回來再去atm取錢就好了。
那敢情好。
這時又出現了一個問題,我們本以為是坐在船上去看猴,後來發現要走一段徒步路。這就令人心煩,因為度假裝和徒步裝不能相容。這也是每次出行留給我的終極考驗,完全沒法確定自己的位置。
帶著妹妹,註定是個女傭。跟著艾文,需要穿徒步裝,可是出來玩了,不得來點海灘度假裝?
每次去一個新地方前,我總是猶豫再猶豫。直到最後下定決心,算了,隨便搞搞吧,只要能去就行。
於是背心短褲出現在原始森林,密切留意著蚊子的狀況。實際上這地方需要長袖長褲,不過可能是因為帶著妹妹,一家人只是草草走了一圈,壓根沒走到真正的徒步道上。
我們在海灘的大塊岩石旁邊,聽導遊誠懇表示:今天見不到長鼻猴了,太熱,它們不願意來。出發前他可不是這麼說的,每一樣艾文提出的東西,他都大力點著頭,對,我們這裡有,我們可以去找找,野豬,犀鳥,紅毛猩猩,鱷魚……
來了只看到兩條通體熒綠的竹葉青,盤踞在樹枝上。嚮導還嘰裡呱啦朝遠處呼喚了一堆話,我雖然聽不懂,但是我琢磨,這是不是說餵豬的意思?
他嘿嘿笑了一下,說是的,以前就這麼讓野豬來吃,現在不行了,野豬要自己找吃的。
所以你招呼它也沒用對不對?
他笑得更無奈了。
這時候我特別想告訴他,你們可以開始一種護豬員的工作,長鼻猴也可以來點護猴員,這樣又方便研究又容易查明去向。但是護猴員英文怎麼說呢?想了半天,只能作罷。
嚮導打了一圈電話,告訴我們,不行,今天所有嚮導都沒看到長鼻猴。我想起去年去印尼,那裡的長鼻猴非常常見,船開一會兒,就能看到樹上蹲著一兩隻。
嚮導聽我說見過長鼻猴後,倒是鬆了口氣,不再費勁找了。
妹在沙灘上堆著沙堡,我們在一片陰涼地裡,享受著陣陣海風。不過古晉非常潮溼,在戶外即便太陽很大,依然人感覺很黏膩。
是的,黏膩,人就像那種已經化了一點的雪糕,渾身黏糊糊的,一副馬上要失去價值的樣子。
小陳在沙灘上問嚮導,是怎麼做上國家公園嚮導的?他說在這個公園裡學習了三週,學習它的植被,野生動物,昆蟲,還有各種路線,就得到了一張導遊證。
看起來不難,又是艾文將來的一條出路。

這天晚上博物學家拒絕跟我們出門遊蕩,堅持要獨自回公寓。他跟青春期很多男孩一樣,在公寓裡開啟網飛,看類似於《巨齒鯊》這種災難片。
第三天,原本計劃是小陳和艾文六點起床出門觀鳥,11點回來吃飯,再大家一起出動。晚上則跟前一天的嚮導約定夜觀。
艾文說六點起,很自信地睡著了。我替他倆查了下,要去的庫巴國家公園8點才開門,他倆這麼早起去幹嘛?
於是次日早晨7點多出發,我和妹睡到九點,在公寓裡一遍遍玩過家家。別的什麼都不行,前一天好好的網路,這一天既不怎麼能上網,也不能看電視。小陳在前方傳來壞訊息,一直下雨,國家公園說下雨路滑,建議他們不要進去。
得,白跑一趟。
他倆開車來回三小時,去加丁國家公園看霸王花,又沒碰上開花季節。
直到這時,我才意識到,艾文其實還是個小孩。我們本來打算依他的計劃行事,但他計劃裡只有一件事,看到這個東西。他一點都不關心公園開放時間和天氣狀況,以及任何額外因素。
晚上我打算跟艾文一起去參加夜觀,因為一個人是開一個團,兩個人也是一個團,價格相同。艾文心心念念要去看南洋大兜蟲,又是到了地方,嚮導才說:現在不是季節。

夜晚的婆羅洲雨林並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可怕,本來我想的是,裡面可能會有巨蟒,毒蛇,鱷魚這類。結果進去只看到勤勞運送口糧的螞蟻,還有東南亞常見的巨人恐蟻。一隻綠色小蜥蜴,趴在樹上的飛鼠?
忘了名字,總之一路都沒啥好大驚小怪的。還好路確實難走,穿著運動鞋的艾文時不時摔一個大屁墩,我的徒步鞋防滑效能不錯,一直走得很利索。
不過回去得趕緊買幾套防蟲長袖長褲,我在腦海中列著購物清單,還有如果有螞蝗的話怎麼辦?蛇倒不怕,我已經被艾文洗腦地很徹底,蛇非常害羞,除非人展露出攻擊性,它才會彈跳起來。
有人說,我是個偉大的媽媽,竟然願意陪兒子到森林裡找蛇。
不,很有可能,我其實很有探險精神。
雖然有點害怕,可是真的沒見到,心裡就有一股失望,怎麼啥都沒?
但是艾文表現得心滿意足,他在森林裡無數次地摸摸這個蟲,抓抓那個青蛙。嚮導一次又一次提醒他,別摸。
他置之不理,我又開始擔心,照這個勢頭,我是不是要去學點叢林急救的本事?

前幾年的旅行,大部分都是度假風的。也是這兩年,從艾文長大,有了明確目的開始,我們逐漸向野地出發,再回頭看度假風,不過是吃自助餐,海灘散步,游泳,沒什麼意思。
森林裡更有趣,我不禁開始計劃起來,得學會右舵開車。下次可以跟一個真正的大佬一樣,獨自帶著艾文,來雨林探險。穿一身專業裝備,下車的時候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野地嚮導……轉身背起行囊,在森林裡走到精疲力盡。
這不是挺有意思的?
雖然這次旅行很失敗,想看的東西都沒看上,每個人都沒盡興。
不過呢,往好了想,小陳吃到了水果,妹看到了大海,艾文再次探訪婆羅洲,我試了自己的新徒步鞋。
以及,回家的時候,依然還是一家四口,雖然還是吵吵鬧鬧,至少沒有散夥,比起唐僧師徒動不動分行李各奔東西,我們一家的凝聚力還是比較強的。
朋友繼續瞠目結舌:抱怨整整三天,這麼說下次還要去?
是的,內心蠢蠢欲動,今天又開始查機票了。

點選購買我的新書⬇️
關注👇
點上方進主頁-右上角“…”-關注

新浪微博 |@毛利
小紅書|和毛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