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四(5月22日),前洛杉磯副市長布萊恩·威廉姆斯(Brian Williams)與聯邦檢察官達成認罪協議,承認自己在去年10月偽造了一起炸彈威脅,並謊稱其源自“反以色列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威廉姆斯是分管警察局、消防局的副市長,他的職責

根據聯邦檢方公佈的認罪協議,威廉姆斯同意對一項“發出涉及火災和爆炸物的威脅”罪名認罪,該罪最高可判處10年聯邦監禁。預計他將在未來幾周首次出庭接受量刑審理。
自導自演
有人要炸市政廳
根據認罪檔案披露,2024年10月3日上午,威廉姆斯在參加一場網路會議後,使用個人手機上的 Google Voice 應用撥打了市政廳給他配發的公用手機,並偽裝成一名來電者,聲稱對市政廳安放了炸彈。
隨後,威廉姆斯立即撥通洛杉磯警察局局長辦公室高階顧問的電話,謊稱接到恐怖威脅電話。
在向警方報案的同時,威廉姆斯還向市長凱倫·巴斯(Karen Bass)及其高階幕僚傳送了簡訊:“炸彈威脅:我今天上午10:48接到市政府手機上的電話。男來電者稱‘他厭倦了市政府對以色列的支援,決定在市政廳安放炸彈。炸彈可能就在圓形大廳裡。’”
洛杉磯警察局隨即展開排查,出動多名警員搜尋市政廳大樓,但最終未發現任何爆炸裝置或可疑物品。
商業推廣
警察局無權調查
FBI介入調查
這起案件的尷尬點在於:威廉姆斯作為分管洛杉磯市警察局的副市長,是警察局的直屬上司,洛杉磯市警察局沒有逮捕上司的許可權,雖然已經查明威廉姆斯就是案件的始作俑者,但只能對其監控,而不能直接實施逮捕,最終只好由聯邦調查局(FBI)介入。
FBI於去年12月搜查了威廉姆斯位於帕薩迪納的住所,案件調查隨即轉交聯邦檢方處理。

美國聯邦檢察官比爾·埃塞利(Bill Esely)在一份宣告中嚴厲批評此舉:“在一個政治言論日益極化、甚至走向暴力的時代,我們絕不能容忍公職人員偽造炸彈威脅。威廉姆斯的行為不僅是對法律的漠視,更是對公眾信任的背叛。”
FBI洛杉磯外地辦事處助理局長阿基爾·戴維斯(Akil Davis)表示,威廉姆斯的行為“損害了市民、警員及執法機構的信任”,“我們依靠政府官員維護城市安全,因此對他們的道德標準要求更高。”
後果
面臨最長10年刑期
威廉姆斯的辯護律師德米特里·戈林(Dmitry Gorin)發表宣告稱:“這起異常事件是威廉姆斯先生個人問題的產物,他願意毫無保留地承擔全部責任。”他強調,這一行為“不代表威廉姆斯的為人或他對洛杉磯市數十年如一日的奉獻精神”。
根據公開履歷顯示,威廉姆斯是一名資深政客,過去30多年一直在安全領域任職,曾在多個市長任內擔任要職。他在2022年被任命為副市長,負責監督洛杉磯的警察、消防、港口和機場警察系統,並在尋找新任警察局長過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目前,洛杉磯已經任命前FBI官員羅伯特·克拉克(Robert Clark)擔任負責安全的副市長,克拉克是一名執法經驗豐富的官員,曾負責聯邦層面的反黑幫行動,並在多個地方政府中擔任公共安全主管。
目前尚不清楚聯邦法院將在量刑聽證會上對威廉姆斯做出何種判決,但法律專家表示,他有可能面臨數年聯邦監禁,檢方尚未透露是否會建議減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