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紅花生”被禁?臺灣大媽昏古七

大家好
我今天醒來一刷手機天塌了
臺當局把黃飛紅麻辣花生禁了??
聽說過禁晶片、禁武器、禁毒的
第一次聽說禁花生🥜
是花生噢!
我去查了一下發現更離譜了
這是臺灣第二次“禁”黃飛紅了
去年8月份就禁了一次
當時是和螺螄粉一起禁的
停止直接銷售,理由是保護農民
沒想到過了一年,禁令升級了?
限制遊客帶黃飛紅花生入境了
每個人只能1kg,且不允許轉賣
不是,這花生這麼厲害?
麻辣花生入境比走私還嚴重?
我望著手裡吃到一半的
黃飛紅花生陷入沉思
看了下這條新聞的評論區
好多中國臺灣IP的朋友都發愁
說這個花生在那邊老受歡迎了
將來不會吃不到了吧?
先是臺灣老太太組團認證:
最好吃的酒鬼花生!🥜
比自己做的還棒!
還有一位臺灣網友
來大陸旅遊,從西安玩到烏魯木齊
不忘挨家挨戶在超市尋找黃飛紅
恨不得飛去山東產地溯源
連蕭亞軒也公然偷吃
膽子太大了,公然吃違禁品🐶
不怕被逮住嗎!!!
這則新聞還炸出來許多野生廚神
他們透露,黃飛紅花生就是他們
征戰廚房的秘密武器
一把花生甩進宮保雞丁
又香又脆,辣子花椒一把給齊
就差雞丁和蔬菜丁了✅
靠著一包黃飛紅花生
直接復刻簡易版辣子雞
拯救了多少刷抖音流口水的留子🤤
甚至連冷盤都不放過
好好好
一天三頓黃飛紅是吧?
這時候注意到一個網友說
黃飛紅花生母公司
欣和集團老厲害了
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
其實是一個安靜的調料巨頭
這一說我還不信
瞪眼一看圖
我:啊?這是欣和的?
又一看這個:
啊?這也是欣和的?
好好好
蔥伴侶、六月鮮、味達美
都是你欣和的啊
偷偷在我家廚房潛伏了20多年?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吃的
回鍋肉,紅燒排骨,炸醬麵
原來都是你家調的味?
我初中能長到200多斤
你當記一大過!
出於對我200多斤肚腩的尊重
我又惡狠狠的查了下
這個欣和還真的有丶東西
比如,這兩年有消費者發現
國內有些個品牌吧,公然聲稱
出口和內銷是不同標準
賣到香港,歐洲的產品更安全
國內消費者聽了相當不是滋味兒
但欣和的畫風就和別人不一樣
他家正是國內第一批
國家質檢總局認證的“三同企業”
啥是三同呢?
就是出口和內銷產品
用的是完全相同的產線
完全相同的原材料
照著完全相同的標準生產
裡外都一樣,一視同仁
食品安全,堅決不能胳膊肘朝外拐

為了搞好食品安全

他們公司部門設立了內部規定:
從研發到生產的員工,從上到下
人人都得吃自己的產品
自己家裡人不敢吃的,就不賣
在食品安全比天大的背景裡
算是一股清流了

欣和的Slogan,用了好多年
就是因為重視食品安全
所以很多人去欣和工作過之後
再也不吃別家的調料了
哪怕離職之後也一直在吃
甚至很多人出了國都惦記這一口
從波蘭到德國,從巴黎到北歐
堪比海外華人的心頭肉
留子們出國必帶土特產Top3

這位德國IP的朋友提到減鹽低鈉
這個事兒真的很值得關注!!!
長輩吃飯口重,不是一天兩天
我們的爸爸媽媽,人均高血壓
高鈉飲食導致的死亡率世界最高
可不是隨口胡謅,有資料支援👇🏻
來源:央廣網
這兩年我都在想辦法減鹽
但要說服爸媽(尤其是爸爸!)
吃飯清淡點
那比讓牛🐂學會摳手機還難
我查到欣和創業期有這麼個員工
老爹高血壓,天天喊他控鹽
他受不了口淡
老偷偷給飯菜里加醬油
直到老爺子去世
也沒能順利讓他吃上
真正減鹽又好吃的醬油
這就成為老員工的一個遺憾
於是他提出
生產3段式階梯減鹽醬油
把醬油的含鹽量
分成12g,10g,8g三款
在保留飯菜鮮味的前提下
讓老人吃的醬油含鹽量逐步降低
才更容易接受低鈉飲食
說的簡單,實踐起來何其困難😅
每減1g鹽,都是千萬的研發成本

B站@可媽可嗎

但最後愣是花費了幾千萬
把成品研發出來了

不得不說欣和還是挺有魄力的
員工提出一個想法,真能落實
放一些摳門公司
超過500塊,都得層層審批
等研製出來,黃花菜都涼了
我就想到我那個
中過風,還愛大啃紅燒肉的爹
趕快回去給他配上!!!
畢竟這是人家幾千萬研發出來的
四捨五入咱也算是
薅了一回良心企業的羊毛
最後還是覺得臺當局挺搞笑的
不知道整的什麼么蛾子
這禁花生能不能達到目的不說
整這一下子
反正全中國都知道
臺灣愛吃黃飛紅花生了
還趁機讓大家交流了一下廚藝
重新認識了廚房裡的醬油和豆瓣醬
效果比請100個明星帶貨都好啊
你們其實是來幫欣和打廣告的吧?
感動😭,臺當局真的用心良苦😭
又是為真情流淚的一天😭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審閱:小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