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六神磊磊
一
麗春院、麗夏院、麗秋院、麗冬院,是金庸小說裡的幾個大院子。
本來江湖上只有麗春院,院裡只有韋春花,廣大客官沒有別的選擇,服務不好也只能忍著。
後來經濟發展了,政策寬容了,麗夏院、麗秋院、麗冬院陸續開業,為廣大客官提供多種口味,多年來早已並行不悖。
大家愛去哪個院子都行,走遍天下大城市,基本上也都有得選。不少城市、公司還開了自己的特色院子一起競爭,什麼愛京院、曹操院,主打一個特色服務,都有聲有色。
然而最近卻鬧出來一樁奇事:全天下經濟最繁榮、客官最多的繁花市,忽然在浦東快活林禁了麗夏院、麗秋院、麗冬院。眾所周知,浦東的單子都是大單子,鐘點很長的。
客人不準去,姑娘不準接,接了就重罰。
理由是,要保護麗春院。
繁花市的“院管辦”還說,這是因為麗春院提供的服務已經夠了,供大於求了。
既然供大於求了,你們還要啥麗夏院、麗秋院、麗冬院?
原來是一片好心,替客官養腎。
二
這個供大於求、能力過剩的理由,也是蠻有意思的。
因為麗春院的接待能力,明明都是你們統一管理計算的。
每加一張大床,每多一個房間,都是不能擅自來的,都是要你們通盤考慮,嚴格准入的,而且還要收錢的。
不信麗春院擅自打一百張床,看你們罰不罰掉人底褲?
你們發的牌照,你們把控的運力,而且也收了錢,怎麼事到臨頭搞過剩了,搞過剩了怪誰。
所以說這個過剩的理由很搞笑啊。
再有一個,也是很搞笑的。
麗春院的接待能力都過剩了,為什麼廣大客官還是要跑去麗夏院、麗秋院、麗冬院?
是廣大客官都很賤嘛?
是不是隻能說明麗春院作為親兒子,價格和服務都沒有優勢嘛。
金庸寫得很明白,麗春院服務一直不好。
給客人買的粽子,說不定就被韋小寶偷吃過米粒;桌上的火腿片,一不留神會被姑娘順走。
更要命的是,服務態度不好,還挑客,還挑鍾,多年不磨練提高服務水平。
比如韋春花,“小調唱來唱去總是那麼幾支”,不是“相思五更調”,就是“一根紫竹直苗苗”,十多年都沒想過學兩首新的。
客官們當然不願去啊。
三
麗春院是兒子,人都想要保護兒子,也理解。
孩子之間不分親疏,那是假的,於麒麟和郭思洋還不一樣呢,更何況親的和乾的。
但搞笑的是,這種畫風的“親爹禁令”,不像二零二四年的東西,倒像十年前的二零一四年的東西。
當時的情況有人還記得吧,各家新院子剛剛開業,麗春院和他們打架打得厲害,還有姑娘們上街頭互毆,扇耳光揪頭髮的。
各個城市當時也沒鬧明白怎麼管,各種規定、禁令五花八門。
為了保護麗春院,當時還有規定別的院子的大床尺寸的,有限制別的院子的工作人員戶籍的。
可那都是十年八年前的事了,這麼多年,矛盾高峰期早過了嘛,該捋順了嘛。
就算內部還捋不順,你們自己私底下捋,別讓廣大客官看出來嘛。
表面上至少一碗水端平嘛,市場經濟,明面上還分什麼親兒子乾兒子?
不能還說去麗春院玩就安全穩妥,去麗夏院就被抓嫖遊街,這叫哪一齣嘛。
而且,就算別的城市手段落後點,十年了還捋不順,繁花市也應該早就捋順了嘛。
怎麼尖子生還交了個白卷呢,廣大客官表示很詫異啊。
四
最後,給大家提供兩枚橫炮。
一是髮禁令保護麗春院的“院管辦”,現在已經沒有了。
1月29號發了禁令,兩天之後單位如期撤了。大家看,官網都停了。

等於是用最後的時間背鍋,掩護了領導撤退。
你就說是不是絕絕子。
二是還有一家院子,叫空港院,也在浦東快活林做生意。
本來默默經營,悶聲發財,這些年裡也沒人注意。
結果在保護麗春院的過程中,被廣大客官挖了出來,怎麼麗夏院、麗秋院、麗冬院都禁了,你空港院還可以攬客啊?
於是堵著門一頓罵。
空港院那個委屈啊。不知道能不能找麗春院要精神損失費?
當然了,話說回來,繁花市,在麗春院這個問題上也不是一點亮點都沒有。
比如繁花本地的媒體,居然一直可以公開討論報道,關注浦東快活林問題,說什麼的都有。這一點還是不錯的。
還允許報道討論,這說明什麼?
說明上面沒有存心搞這一齣,都是下面唱歪了。
不讓領導好好過年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