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週日

週日好,我是LEO。週末宜讀書,今天「學長LEO的悅讀書摘」的主人公是被譽為“分析心理學奠基人”的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

榮格是一位心靈深處的探險者,他不僅是心理學家,更是靈魂的詩人,筆觸深入人類意識與潛意識的迷霧,探索自我與原型的奧秘。他認為每個人的內心都棲息著無數古老的象徵和原型,這些無意識的結構不僅塑造了我們的夢境和幻想,也深刻影響著每個人的行為與命運。
榮格深信人類的靈魂同宇宙相連,個體化過程是通向完整自我的一段漫長旅程。每個人都需面對“陰影”——那內在的陰暗面,以及“阿尼瑪”(男性心中潛在的女性特質)與“阿尼姆斯”(女性心中潛在的男性特質)——我們內在的性別對立面,從而獲得心靈的平衡與昇華。榮格的學說不僅拓寬了心理學的視野,也豐富了對人類心靈的理解,影響至今未曾減退。
他和弗洛伊德在思想的分岔路上走向不同方向,在靈魂與象徵的交織中,榮格的理論以一種浪漫又神秘的方式,把心理學與哲學、神話、宗教聯絡在一起,讓我們重新審視自身與內心的世界。他是一位探險者,帶領我們穿越心靈的叢林,在無邊的無意識中尋找到屬於自己的星辰與彼岸。
本次「悅讀書摘」首先分享榮格的經典文字,接著給各位一份榮格的閱讀書單,供大家參考選讀。
01
一個人畢其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整合他自童年時代起就已形成的性格。
02
理解自身的陰暗,是對付他人陰暗面的最好方法。
03
往外張望的人在做夢,向內審視的人才是清醒的。
04
思想的動搖並非正確與錯誤之間左右不定,而是一種理智與非理智之間徘徊。
05
與其做好人,我寧願做一個完整的人。
06
你未覺察到的潛意識決定著你的人生,你卻將其稱之為“命運”。
07
孤獨並不是來自身邊無人。感到孤獨的真正原因是一個人無法與他人交流對其最要緊的感受。
08
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如何,決定著一切。
09
在生命中,最微不足道但有意義的事物,也比最偉大但無意義的事物更有價值。
10
父母死氣沉沉的生活,對周圍人特別是自己孩子的影響,是無與倫比的。
11
每件促使我們注意到他人的事,都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
12
一個人感覺合腳的鞋卻會夾痛另一個人的腳。
13
人類存在的唯一目的,是在純粹的自在的黑暗中點亮一盞燈!
14
對於普通人來說,一生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學會接受自己。
15
人的任務,就是意識到從潛意識中努力向上湧出的內容。
16
適用於一切的生活處方並不存在,我們拒絕承認,一切更美好的東西都是以某種更大的代價而換來。
17
人類的所有成就都源於創造性幻想。那麼我們沒有權利輕視想象力。
18
如果沒有悲傷與之平衡,“快樂”這個詞將失去意義。悲傷與快樂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兩面,它們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了豐富多彩的生命體驗。
19
人類對自己的瞭解,宛如暗夜行路要了解自己,就需要他人的力量。
20
渴求自己吧,這就是道路。
21
誰要是學會了跟他的無力並存,那人就獲益良多。
22
心理治療的主要目的,並不是使病人進入一種不可能的幸福狀態,而是幫助他們樹立一種面對苦難,哲學式的耐心和堅定。
23
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
24
而我甚至相信,沒有思考也就不可能有所謂經驗,因為“經驗”乃是一個吸收和同化的過程,沒有這一過程,就不可能有理解。
25
健康的人不會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轉而成為折磨他人者。
卡爾·榮格的著作非常豐富,涵蓋了心理學、哲學、宗教和文學等多個領域。整理了一份“榮格書單”送給大家:
  • 《心理型別》(Psychological Types, 1921)
  • 《原型與集體無意識》(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1959)
  • 《紅書》(The Red Book)
  • 《分析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nalytical Psychology)
  • 《人及其象徵》(Man and His Symbols, 1964)
  • 《現代人心中的上帝形象》(Answer to Job, 1952)
  • 《飛昇之道》(Psychology and Alchemy, 1944)
  • 《轉化的象徵》(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 1912)
這些著作不僅在心理學領域具有深遠影響,還對文學、哲學和藝術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揭示了人類內心世界的豐富性與複雜性,推薦同學們擇一兩本開始讀起來。
與好書相伴,帶你逃離精神荒漠
如果大家喜歡這次的推送
不妨點贊批註和收藏
也可以轉發給更多朋友共讀
「學長LEO的悅讀書摘」
咱們下次見
Cheers

LEO🦁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