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天楊笠代言京東的事情頻繁上熱搜,男女陣營都在針對楊笠“女權”言論進行撕逼,然後有個讀者朋友就問我,我作為男性,會不會感覺被楊笠冒犯到,對她的段子特別反感?
說實話,我個人其實並不反感楊笠說的那些段子,而且看脫口秀看到她我也不會略過,反而覺得她說的確實水平很高,算得上是國內T1級的脫口秀藝人了,如果有她的專場我也會買票,不會刻意拉黑。
不過我能理解為什麼那麼多男生很反感她。
因為這年頭底層人民確實壓力很大,實在太大了。
我這裡並不特指某個性別,而是人民。
不存在男性壓力就小,女性壓力就大,
或者女性壓力就小,男性壓力就大。
刻意的說哪個性別比另一個性別更輕鬆,福利待遇更好,我覺得其實都不太可取。
男生普卻信,也不一定,大部分男性的壓力非常大,因此非常自卑,完全不自信。
但是我也能理解楊笠說男性普卻信的緣由。
因為積極向上的人,其實都挺普卻信的。
所謂的積極向上,不單單指有野心,追求金錢事業。
追求高質量的異性伴侶,也算是積極向上的一種表現。
而不論男女,在追求高質量的異性伴侶時候,有一些人,笨拙點的,總會顯得有點普卻信,油膩,甚至滑稽。
男的表現就是爹味十足,其實女的也會有一點。
我之前接到過投稿,女孩特別特別喜歡自己的博士師哥,就天天給師哥發信息,但是發的資訊都是那種讓人特別不知道怎麼回的,比如:
師哥,后街的煎餅特別好吃,你要不要請我吃?(注意:不是我請你吃,是你請我吃)
師哥,我最近寫了篇得意大作,你要不要幫我修改下?
師哥,我想留學,你要不要幫我看看?
她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師哥請她吃了次煎餅後,就再也不回她資訊了?
如果是男孩,對女孩示好的時候,可能會更加的不禮貌,更加的自以為是,更加的油膩。
所以楊笠說的普卻信的梗,其實是成立的。
不過我對於楊笠現象最吃驚的一點,其實並不是她的性別梗造成的影響如何,
而是「瘋狂喜愛」和「瘋狂仇恨」她的群體(注意瘋狂兩個字),
其實都沒看過她的脫口秀。
只看過幾十秒的截圖,甚至更少,最多看過幾張截圖,沒了。
其實只要看夠她10分鐘以上的脫口秀節目,都會知道,楊笠的風格並不是性別當道,男女對立。
而是單身女性對生活無奈的描述與吐槽,並在艱苦生活中試圖找到樂趣,以此苦中作樂。
有性別元素嗎?有,因為她是女的,這是不可能脫離的,
但性別元素並不是主題,普通人的無奈生活和苦中作樂,才是主題。
這是一個優秀的脫口秀演員。
而大量圈外的,不看脫口秀的人,卻對她有著高度的關注,這一點其實還讓人蠻吃驚的。
我是支援她說過的所有的梗的,並不覺得被冒犯,
我同樣支援她頻繁代言各類產品,
我同樣支援很多人反對她的代言,
言論自由,大家都有表達自己的自由。
我有保持不被冒犯的自由,但同時我也理解他人有被冒犯的自由。
如果有人反過來教育我,我不覺得被冒犯就是龜,太監,噁心,那一樣是在干涉我的自由。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