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老徐。
越來越多公司來圈錢了。
港股那邊機構做了個統計,2025年香港股票融資已經達到330億美元,創下了4年的高點,相比去年同比增加673%。

因為偶爾有參與打新,我的感受是強烈的,現在港股那邊一天幾個ipo,投資者看了都頭皮發麻,接踵而至。
原因也比較簡單,港股賺錢效應起來了,今年上半年港股漲幅20%,全球排名第四。
但港股的規模就那麼大,每天幾個來融資再好的市場都承受不了,從近期走勢看確實有被拖累了。
A股也開始放開ipo了,6月30日A股IPO單日新增受理41家企業,上半年合計新受理擬IPO企業177家。
這個訊息偏利空,所以今天市場走得不太好。
適當ipo是好的,但得提高下門檻,不能讓垃圾公司都來股市圈錢一把走人,留下爛攤子給監管和股民。
像今天傳晶片領域的摩爾線程、沐曦股份開始IPO受理我覺得就挺好,提高A股科技含量,讓真正有實力的公司上市,他們在股市拿到錢去做研究,做出產品後又賺錢,股民也跟著受益。
當然主要還得合理的估值。
那些動不動就百倍估值就明擺著來圈錢,科技行業美國的公司目前比較強,但就算是晶片霸主英偉達估值也就40多倍,蘋果30多倍,這還是漲起來後貴了。
但A股動不動百倍,全靠勇氣定價,這純純就是拿股民去嚯嚯。
讓利給股民,定價便宜點,大家一起賺錢不好嗎?
這一點確實要學習老美。
我看了下資料,今年一季度標普500指數里的公司回購金額為2935億美元(季度紀錄)。
比2024年四季度增長了20.6%,比2024年一季度增長 23.9%。
那邊回購的股份基本登出,等於提高了股價,而A股大部分公司都是低位回購,等價格漲了賣出去,說是照顧資本市場,實際上變相嚯嚯股民再賺一筆,太狗了。
現在監管層面也意識到太多公司回購等於抄底股民,乾脆引導他們多分紅。
這個方式確實也適合A股,因為不少股民會衝分紅去買入公司,都是慢慢摸索出來適合本土的方式。
….
其他方面:
1、特朗普馬斯克又吵架了。
馬斯克反對川普的大美麗法案,特朗普說就應該削減馬斯克的補助。持有特斯拉的股東真慘,因為這兩句嘴炮,特斯拉一度跌了7%,盤前跌了4點多。

這次不會又很快和好吧?
2、創新藥重新上漲,訊息面上,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對外發布《支援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5方面16條措施。
這一週創新藥一路跌,我們在私享會也分析了邏輯和原因,在這兩天我們開始慢慢撿貨,居然被我們運氣碰到又漲了。
3、富人越來越少了。截至2024年末,中國家庭資產600萬元以上的富裕家庭數量降至512.8萬戶,較2023年微降0.3%,而且已經連續兩年下滑。
要是拉長時間看,2021年至2024年,高淨值人群的經濟寬裕度指標驟降29%。
這幾年經濟大環境一般,連富人也躲不過財富縮水,所以如果這幾年您的財富縮水別擔心,富人也在縮水,四捨五入等於沒變化。
其他的暫時沒了。
昨天晚上聽到一個讓我非常開心的訊息,我們有個會員從虧損幾十萬到現在賺了80多萬,她給我發來賀信表達感謝,但我真的非常開心。

我還問了她是怎麼做到,發現其實都是過去半年我們在內部分享的策略和思路,只是她聚焦後放大了。
關鍵是她本金也沒有我想象中的多,是收益率高了。
我把她的邏輯和策略也總結給我們的會員,想了下我覺得也可以發在這裡給讀者朋友們參考:
一是聚焦,減少買入標的,不開超市;
二是放棄過去那些錯誤操作被套的,迴流本金;
三是敢出手,看準就買,但絕不買入無厘頭無邏輯的公司。
以上都是我們私享會每天重複的理念,聽起來很簡單,但因為她執行力太強,收益也直接很高。
側面證明A股還是能賺錢的,關鍵是找到方法。
慚愧說句,她比我還相信我,所以她的收益率比我高多了,替她開心。也把她的技巧分享給大家,祝大家在市場都賺大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