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加拿大國家公園全年免費,前幾年去過加拿大的七個省和五個國家公園,發現加拿大落基山脈的幾個國家公園能甩美國的大部分國家公園好幾條街,所以這個系列就給大家介紹加拿大落基山脈沿線的三個國家公園:Banff, Jasper, 和Yoho吧。
早就聽說加拿大的落基山脈(Canadian Rockies)是北美最美麗的地方,其實整個北美很多非常美的地方都是圍繞著落基山脈, 不論是美國的冰川國家公園,黃石,大提頓,加州東部和內華達的Eastern Sierra,和科羅拉多的落基山脈景色,還是加拿大的落基山脈,都是一脈相承的。而這貫穿南北的落基山脈,又以加拿大落基山脈的景色為極致。想去這個地方也想了兩三年,家裡那本經典的Moon Canadian Rockies也買了將近三年,以至於人家都已經出了更新的版本。
加拿大落基山脈是很大一片,其中以Banff國家公園,Jasper國家公園和Yoho國家公園為主打,我們這次也是去的這三個國家公園。要去Canadian Rockies,合適的季節基本上只有每年的6月到9月,7月8月是高峰期,也是人滿為患的季節,9月份人會少很多,所以很多專業人士都推薦9月去。本來去之前還擔心9月份去山上的雪會很少,因為前一年的雪都化完了,新一年的雪還沒有下。其實這個擔心完全是多餘的,加拿大落基山天氣變化多端,隨時隨地都有山腳下雨山上下雪的情形,我們去的時候,就經常發現如果前一天下雨第二天山上就白雪皚皚了。另外很多專業人士推薦9月份還因為9月底那裡會有漂亮的黃葉,會更加出彩。但是因為爸媽9月20多號就要回國,所以選擇了9月初勞動節的一週。另外想先說明一下,這次旅行一行四人,我和老公還有爸媽,是幾年前去的,那時還沒有娃,所以爬了不少Trail,有些Trail帶小娃爬可能會比較累,請大家自行篩選。
去加拿大Banff國家公園一帶,最近的機場是加拿大的Calgary。週五晚到達Calgary機場,結果美聯航把我的行李丟了,過了三天才到,裡面到沒有貴重東西,但是有我的厚衣服,造成了我在之後的兩天裡要在早上將近零度的氣溫下穿個小薄外衣得瑟了。
Banff國家公園
Banff小鎮及周邊
第1天上午先去機場找了一趟行李,未果,還耽誤了兩個小時。之後出發去Banff鎮,先到達Lake Minnewanka area,第一站是Cascade Ponds,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副完美又和諧的構圖——山峰,綠樹,小橋,小湖,和背景的藍天白雲,僅這不經意的加拿大落基山的第一個場景就已經秒殺了兩個月前的黃石大提頓。在爸媽的驚歎中,我預感這次旅行將註定是我所有旅行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Cascade Ponds:



沿湖漫步了一圈,岸邊許多家庭在其樂融融的BBQ。告別Cascade Ponds,到了Two Jack Lake和Lake Minnewanka,Two Jack Lake應該是很漂亮的,但是天氣開始轉陰,沒有看到它最完美的一面。
Lake Minnewanka:

因為是長週末,Banff小鎮上人出奇的多,一路堵車而且沒有停車位,幾分鐘的路開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在離小鎮中心還有一段距離的The 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附近找到了停車位。這個酒店也是Banff的著名景點,最早1888年建立,是木質結構的,1926年被一場大火摧毀,1928年重建成現在的樣子。
The 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


沿途風光:


Lake Louise
第一天晚上就在Banff National Park最著名的經典Lake Louise旁邊住下,就是準備第二天整天逛Lake Louise,爬它旁邊的Lake Agnes Trail。早上本來打算在Lake Louise拍日出,結果陰天,太陽的影子都沒見到。加拿大洛基山脈的天氣變化多端,經常天氣預報說晴天,可早上起來一看卻是陰天。有些天快到上午10點之後能逐漸放晴,到下午就是好天氣了,但是一早上出大太陽的機率是非常的低。
陰天的Lake Louise並沒有想象的震撼,倒是湖旁邊的小屋非常的打動我,在平靜的湖邊顯得格外的靜謐。


從Lake Louise開始的Lake Agnes Trail是吐血推薦的一個Trail,而且堅決推薦要走到Big Beehive,不要走到一半原路返回。這個Trail總共10.8 km,有520米的海拔升高,還是十分耗費體力的。前3.5km是單純的向上爬,看不到什麼風景,走完這段可以看到一個Tea House,可以在那裡休息一下喝點咖啡,旁邊就是Lake Agnes,很多人就在這裡停止然後折回了。
到了Tea House,父母已經很累了,但是他們聽說前面有更美的風景,就堅持要走完全程。接下來的一段是沿著Lake Agnes繞大半圈,這段路比較平,不怎麼累。
Lake Agnes Trail前面一段是在山林中一直往上爬,開始時看不到什麼景色,爬到一定高度,可以看到旁邊的山,這個時候一定要堅持下去哦,因為後面景色會越來越美的:

到了Tea House之後就是沿Lake Agnes繞大半圈:


開始時陰天,後來天開始漸漸放晴,放晴之後的Lake Agnes湛藍的顏色好看極了:

過了這一段,就是最難走的一段非常陡的爬坡,在很短的時間內上升135米。經過前面的爬山,到這裡大家都很累了,於是家裡的男人們開始發揮威力,老爸開始推著老媽往上走,老公開始推著我往上走,然後我和我媽就幸福的被推到了山頂。
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下面的人一層一層的從Lake Agnes腳下爬上來,這一段會比較累:

走過這段一直爬山的路,就到了山頂的Big Beehive,到了Big Beehive的第一眼我們就驚呆了,從上面俯瞰Lake Louise簡直太美了!
在Big Beehive俯瞰Lake Louise,Lake Louise的最前面那個房子就是著名的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酒店:


其實在走這條Trail之前,我只是知道這是比較推薦的一條Trail,並不知道上到Big Beehive能這麼讚的俯瞰整個Lake Louise,到了這裡看到這第一眼,就徹底的驚歎了,明白了所有的勞累汗水都是值得的,爸媽更是十分的開心,慶幸當時沒有原途折返。
過了Big Beehive後面的路都是下山的路,所以相對不需要那麼多的體力。最後2km的路是沿著Lake Louise湖邊走的。其實Lake Louise在大白天在近處看很一般,甚至那藍白色的湖水離近了看有點覺得渾濁。但是從山頂上俯瞰陽光下的Lake Louise,那淺淺的藍白色調配著那星星點點的小船讓人覺得特別舒服。
湖上的小黑點就是小船:

在山下近距離看Lake Louise和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酒店:

從Big Beehive下來,四個人都又累又餓了。幸好這次的酒店很近,而且還有廚房廚具,我們回到酒店,飽飽的吃了一頓爸爸做的西紅柿雞蛋麵,好滿足。又累又餓的時候,還是家裡的味道最香。
Moraine Lake
Moraine Lake是Banff國家公園的又一個非常有名的湖,很多人可能都看過這個湖的照片。看Moraine Lake最好的角度是一個石頭坡上,在上面可以俯瞰Moraine Lake和Ten Peaks。我們看到很多人從亂石上爬到石頭坡上,於是也效仿著手腳並用的往上爬,爬上去之後才發現原來山後有條小路,有石階可以直接上到石頭坡頂端。石頭坡上看Moraine Lake比下面好了千萬倍,網上那些Moraine Lake的經典照片也是在這個石頭坡上照的。
我們這次好幾次到訪了Moraine Lake,因為之前兩次要麼陰天,要麼是下午光線不對,發現拍攝Moraine Lake最好的時機還是上午,下午太陽直射在湖上,湖的顏色很漂亮,但後面的Ten Peaks會背光。上午Ten Peaks順光,非常漂亮。
個人認為Moraine Lake絕對是Banff最漂亮的一個湖了,為了最好的光線,我們在大晴天的第四天上午又一次從山後的小路爬上了亂石堆,只為了在早晨的光線下再看一眼Moraine Lake和Ten Peaks。因為Moraine Lake比較低,被旁邊的群山包圍,10點鐘的太陽都不能照到湖面。可是這次看到的Moraine Lake和Ten Peaks,卻是驚人的美麗,十峰山完美的倒影顯現在平靜的湖面上,順光的十峰山清晰可見。

我們到的時候,拍攝Moraine Lake的所有好的機位,都被專業的攝影師和他們的三腳架佔領了,各個都是牛機牛頭加濾鏡,我這個連三腳架都丟車裡懶得帶(其實帶了也沒有我支的地方)又沒有GND的偽攝影師也就只能隨便咔嚓兩下了。
其實這個場景拍照最大的難題是上午10點太陽還來不及照到湖上,湖水會比較暗,湖水和後面的山的光比非常大,只能用GND濾鏡或者後期處理才能彌補。不然很容易造成山過暴或者湖水曝光不足的情況。在這樣光比大的場景下沒有GND濾鏡的情況下出了上面這張照片,也算是是我這次旅行中最滿意的一張風景照片之一,個人感覺沒有GND能把光比這麼大的場景單張拍成(加後期成)這樣,我已經用盡洪荒之力了。
下午的Moraine Lake,湖水非常漂亮,但後面的Ten Peaks是逆光的。


如果不在石頭坡上看而在下面看,景色會差很多:

看過Moraine Lake,打算去走往返8.6km,535米海拔提升的Larch Valley Trail。Larch Valley Trail和前兩天走的Trail相比是比較特殊的,特殊的地方是Trailhead有這樣一個告示牌:

法律規定要走這條Trail,必須要至少4人一組確保安全,可以看出這條Trail是在熊非常活躍的地方。我們雖然已經有4個人,但是看到這個牌子還是覺得有點害怕。發現許多兩人或一人的遊客,走到這裡看到這個牌子,就返回了,我們是唯一一組看了一眼牌子又繼續往前走的。這條Trail是在叢林中,我們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怕叢林裡藏著熊。我們走了十幾分鍾,發現前面沒有人,後面更是沒有人跟過來,覺得我們就4個人在叢林裡這樣走3-4個小時還是危險性挺大的,於是開始往回折返,將要走到入口的時候,發現了有一隊貌似很專業的登山隊伍上來了,一共20來個人左右,都是比較專業的裝備。我們看到了希望,於是趕緊掉頭開始上山,就這樣在這些專業隊伍的陪伴下繼續走上了Larch Valley Trail。
這段trail開始一段還是比較鬱悶的,要在周圍只是叢林沒有什麼好景色的路上走3km,向上攀登300多米。這對前兩天已經爬山很多路的我們來說,是個考驗,因為我們更需要周圍的美景去激勵我們向上攀登。這前面的3km中我多次問爸媽要不要回去,他們雖然很累,但還是選擇繼續向前。不過走過這前面的3km就豁然開朗,可以看到十峰山中的好幾座山峰。下面這幾張照片就是我們爬了3公里第一次看到十峰山的時候,大家都開心的不得了。



之後的一段路相對比較平緩,而且伴著旁邊雪山的美景,也就不覺得有那麼累。不過路上看到一個堆很像熊大便的東西,而且可以判斷時間不長,我們緊張的趕緊快步走過那片區域,免得在Trail上遇到熊。
已經筋疲力盡的我們原本打算到這裡就返回,因為接下來的一段路要有一段很陡的爬升。我們第一沒有力氣,第二沒有帶食物,因為本來就沒有打算在這個Trail上走完全程,當時以為1-2個小時就會回到起點,所以4個人只帶了一個很小的三明治,更沒有帶能量棒之類的補充能量的東西。而現在我們已經走了3個小時,時間也已經是下午1點鐘,大家分了那個三明治之後,其實都還很餓,只好強忍著。
我們看了一樣還高高在上的Larch Valley Trail的盡頭,打算放棄了,可是有點不甘心的我們問了兩個從上面下來的人,他們都是強烈的推薦。於是我和老公打算走完全程,上到trail的最高點看Larch Valley。爸媽實在走不動了,決定在小湖邊休息等我們。


事實證明最後的那一段真的是很難走,因為要走Z字形一級一級的上很高的山。關鍵是已經很累很餓的情況下向上在爬一步都很困難,在路上我就一直在想水煮魚啊燉肉啊辣子雞啊,越想就越餓,到最後都有了一點要虛脫暈倒的感覺,還好最後終於到達了終點,可以俯瞰山那邊的Larch Valley和山這邊的Ten Peaks,有種會當凌絕頂的感覺。到了頂上,又碰到了最開始碰到的那20來個比較專業的登山人,他們正在上面午餐。看到他們吃巧克力,cookie和三明治,我只能自己把口水往肚裡咽。
上到Larch Valley的頂端,可以看山另一邊的Larch Valley:


這段看似不長的上到Larch Valley頂端的路,來回走了一個半小時,回來和爸媽匯合後就開始下山了。想到山下車裡的好吃的,下山也就尤其的快。下到山下,狂吃了沙丁魚罐頭,三明治,巧克力,薯片等等,十分的滿足。
有人說加拿大落基山脈最大的精華,就在連線Banff國家公園和Jasper國家公園的這條Icefields Parkway上,下一篇我們會為大家帶來:8天加拿大落基山脈之旅(2)—Icefields Parkway,請大家繼續關注。
檢視以往文章:
所有“灣區帶娃一起去旅行”的文章和照片均為原創,轉載或投稿請聯絡[email protected]。
關於我們:
灣區矽谷一家,家有兩娃,愛好旅行,愛好攝影,愛好戶外,愛好徒步,足跡遍佈16個國家和美國的35個州,有娃之後正在將足跡繼續延續中;希望透過這裡分享帶娃旅行的遊記和心得,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
長按二維碼關注灣區帶娃一起去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