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焦灼的「爬藤文化」,孩子失去的遠比我們想得更多。
作者:蠍子號。如果喜歡藍橡樹的文章,請記得要把我們“設為星標”哦!
………………………………….
焦灼的「爬藤文化」,
正在毀掉孩子的可能性
這幾年,網上流傳各種「爬藤攻略」,分享田忌賽馬、彎道超車的方式。看似捷徑,實則挖坑——孩子們學著不感興趣的知識,迎合標準隱藏真實個性,最終“上了大學也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對前途迷茫的優等生比比皆是。
還有「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在外人看來光鮮的履歷,最終也難逃內心的空虛和孤獨。
當教育聚焦於升學,孩子們失去遠比我們想象更多。作為父母和老師,我們不禁自問:我們追求的,到底是短暫的高光時刻,還是孩子一生的成就和幸福?
我在國際教育圈已經有10多年了,跟很多學校師生和家長聊過,我有個深切的感受:對抗焦灼的“爬藤文化”,更需要一個鬆弛、充滿支援的校園環境。
我們在藤校放榜後的一個月,來到上海協和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下簡稱:Concordia),並和學校新上任一年的高中校長對話。看看這所有著27年曆史的國際學校,是如何在「爬藤文化」的亂流中,引導學生以學術為基石,以興趣為燈塔,通往星辰大海。

堅守教育初心
培養一個「完整的人」
如今大家都在討論如何能在未知的、競爭激烈的世界保持競爭力,Concordia高中校長Laura Berntson女士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除了學術層面的能力之外,大學和企業需要的,是要兼具領導才能、品格優秀、積極主動,並且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生。”
今年的Concordia高中畢業生裡,就有不少同學讓Laura印象深刻,“學習之餘,他們積極參與和組織MUN模擬聯合國大會、VEX機器人競賽、創辦公益企業和社團等等各種各樣的課外活動,Concordia想要培養就是這樣一群學生——善良、有愛心,並且充滿創造力和領導力。”

任職過全球各地多所國際學校,Laura積累了25年的教育從業經歷。當被問及用一個詞來形容Concordia時,她毫不猶豫選擇了“Holistic”(全人教育)。
“學校鼓勵學生走出課本,深度接觸真實世界,並培養他們的社交情感能力、豐富的精神世界等多方面素養,激勵他們成長為對社會有積極貢獻的人。”
剛剛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錄取的Amy,就是「全人教育」的受益者。
在Concordia,Amy是高中學生會副主席、公益企業Xiaohusai(小戶賽)CEO、公益社團Shanghai Styles負責人、劇場舞臺監督……
那麼多活動中,最讓Amy印象深刻的莫過於「小戶賽」,在這個學生主導的公益創業專案中,Amy和小夥伴們跟雲南當地村寨合作,幫助茶農進行茶葉營銷,而所得收入則用於資助當地女孩的教育。
這份經歷,也讓她對女性、教育、貧富差距等社會話題產生了濃厚興趣。
豐富的活動讓Amy的能力迅速提升,她看到更廣闊的世界,同時她也意識到:學習的目的不僅是滿足個人需求,而是能為世界做出積極的改變。

進入高中,Amy選修了Concordia開設的應用學習(Applied Learning , 簡稱AL) 課程。區別於普通AP課程,AL課程尤其重視應用層面的學習,學生要跳出書本知識,參與真實場景中的實踐專案。
在AL合成生物學這門課上,Amy發現自己對生物學非常感興趣,在與升學指導反覆溝通後,她最終選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行為生物學方向,並如願拿到offer。

正如Laura所說:“頂尖大學並非僅看重AP課程的數量或SAT分數,而是更關注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Concordia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程和活動專案,支援他們全方位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與熱情,而不是僅僅用分數來定義自己。”
在Concordia,幾乎每個學生都有獨屬於自己的「斜槓」身份。
另一位畢業生Xiangxiang,在Concordia度過了10年時光。在高中的AP心理學課上,一本關於自我探索的剪貼簿,打開了她通往內心世界的大門,也點燃她對發展心理學的興趣。今年,她收到達特茅斯學院心理學的offer。

合上心理學專業書籍,Xiangxiang是個運動健將,她在Concordia的排球、羽毛球賽場留下了無數的高光時刻。
在校外,她也是一名專業的青少年壁球運動員,曾參加過全國青少年壁球錦標賽、中國壁球公開賽。同時,她還是學校合唱隊成員,這學期在音樂劇The Addams Family《亞當斯一家》裡飾演了女主角Morticia。

突破「名校至上」的侷限,作為上海第一批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在這27年 中,Concordia無論外部環境如何,都在堅持培養既具備知識技能,又有健全人格和生命力的未來青年。
升學榜單上的Concordia學子,不是一份扁平的簡歷,而是由一張張朝氣蓬勃的笑容、自信滿滿的表達、乾淨清澈的眼神,共同組建起的「完整的人」。
Concordia位於上海碧雲社群,
建校27年,低調穩健
現面向K-12年齡段招生。
學校提供全人教育,現代校園,
美式課堂,
名額有限速約!
⬇️⬇️⬇️

挖掘個性,成就獨特
“在激烈的大學申請競爭中,Concordia學子向招生官展現的從不是單一的學術成績,而是立體鮮活的成長檔案。”在Laura眼中,這群孩子首先是充滿個性的有趣個體,其次才是優秀的申請者。
獨特性,是Concordia學生的另一張名片。學校無論是在硬體設施還是師資配置上,都努力為學生創造平等的機會和資源,託舉住每個孩子身上的獨特性。
這裡要提到的另一個同學Marcus,他的故事也是很多Concordia學生的縮影。
在申請美國大學時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放棄排名更高的US Davis大學,選擇了一所頗有特色的學校——安柏瑞德航空大學,也是世界上少有的以航空教育為導向的學校。
這並非Marcus突發奇想的決定。
從初中開始,Marcus就對無人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高中老師Dr.Tong的指導下,他和好朋友Shreyas一起創立了學校的無人機社團。只要有時間,就泡在學校的Maker Space(創客空間)或是家裡的地下室研究他們的無人機。

學校為學生的興趣大開大門,為他們進一步研究提供資源。暑假期間,老師帶著無人機社團的同學一起參觀了深圳大漠無人機公司,現場學習無人機編組技術。
此外,他們還在上海漢高公司實習,在工程師的指導下研發了一架能用來監測工廠管道安全的無人機。
隨著社團越做越大,更多低年級的學生慕名加入。Marcus和初創團成員還會抽時間和老師一起輔導小學生和初中生駕駛無人機。
帶著50臺無人機,Marcus跟大漠大團隊一起登上了兔年春晚舞臺,呈現了一場精彩絕倫的無人機表演。

出於對飛行無比的渴望,Marcus選擇了全美航空航天類第一學院,大家也就不足為奇了。
個性化並不是一句“我要跟別人不一樣”的口號,它其實是內驅力、自我認知和獨立能力的總和,是綜合實力的體現。
當然, Concordia學生多元的發展離不開升學指導老師對每個學生的深刻了解。
Laura介紹說:“從9年級到12年級,學校的升學指導老師就一路陪伴學生,為他們提供學術、生涯規劃、心理輔導等全方位的支援。我們的指導老師也為家長提供諮詢服務,包括會見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共同探討擇校和職業話題,並使用一些專業的測試工具作為參考。”
區別於“被動式”的升學指導, Concordia的輔導老師注重早規劃、重賦能,幫助每個家庭做出最適合學生的教育選擇(Best Fit)。
不僅如此,為了讓學生們更快適應大學,學校還專門為12年級的畢業生安排了「成人技能」(Adulting Skills)的學習工作坊。
內容包括烹飪、理財,甚至換輪胎等非常實用的生活技能,也關注學生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指導他們寫簡歷,傳授面試技巧一系列軟技能。

結語
在生態學中有一個概念「小生境」,是指生物棲息的場所。
在心理學家布萊恩·利特爾的《突破天性》中,引入了“小生境”概念來解釋人的成就和幸福。
他認為,在健康的小生境中,人們的興趣、特質、抱負和環境能達到最佳的匹配狀態。
對教育而言,學校應該是構築健康的「小生境」去激發人潛能,才是學校存在的意義。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我建議大家在擇校時,不要盯著升學率、名校率,而是要去多看多問,全方位瞭解一所學校的文化和氛圍。
儘管加入學校僅有一年,Concordia已經給Laura有家的歸屬感:“說實話,我在世界各地的國際學校工作過,我從未感受過像Concordia這樣一所學校,大家是如此真誠對待彼此。”

一個充滿關懷、尊重個性、鼓勵探索、連線真實世界的“健康小生境”,遠比冰冷的排名更能滋養孩子的成長。
在這裡,學生們被看見、被理解、被支援,他們學會了游泳,也學會了飛翔,更重要的是,他們找到了自己“嚮往的大海”。
這或許才是教育最本真的價值,也是我們破解焦慮、迴歸初心的方向。
Concordia位於上海碧雲社群,
建校27年,低調穩健
現面向K-12年齡段招生。
學校提供全人教育,現代校園,
美式課堂,超過370個社團
名額有限速約!
⬇️⬇️⬇️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