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9%程式碼AI生成!OpenAI高管宣告沒有退路,人類將被全面超越

文章來源:新智元
AI熱潮將徹底顛覆程式設計行業。OpenAI首席產品官Kevin Weil丟擲驚人預測,2025年,AI在程式設計領域將永遠超越人類。這不僅僅是一個大膽的預測,更是一個時代拐點的宣告。
「2025年底,99%的編碼將實現AI自動化」!
這是OpenAI首席產品官Kevin Weil在最新一期採訪中,向全世界發出的鄭重宣告。
他大膽預測,今年是人工智慧在程式設計方面,永遠超越人類的一年,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近一小時訪談中,Kevin曝出了更多關於OpenAI模型產品的內幕,包括深度研究、GPT-4.5類人特性、未來就業形勢以及GPT-5釋出時間。
不僅如此,他還透露一個價值十億美金的創業想法,以及AI重塑教育,全民皆可編軟體的願景。
對談中一些精彩亮點總結:
  • 預計到2025年底,AI編碼將實現99%自動化
  • 提升模型智慧水平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擴大預訓練規模,二是透過RL提升推理能力,要同時推進這兩個方向
  • Deep Research與其他AI工具的不同之處在於,輸出有洞察力的觀點,而不是提供籠統的資訊
  • GPT-5將一統o系列和GPT系列模型,內部正緊鑼密鼓研發,用不了多久就會發布
  • 當每個孩子都有一位個性化AI導師,這樣的世界一定會更美好
  • OpenAI正在佈局機器人技術,AGI下一個突破口是機器人技術和現實世界的應用
以下,我們摘取了採訪中,一些關於AI程式設計的核心觀點。
AI程式設計超越人類,不是2027是今年
3年前,如果有人說——未來程式設計會被AI自動化,恐怕沒人會當真。
那時候,GPT-2連個像樣的基本程式都搞不定,更別提取代人類了。當時所有人都覺得,這不過是科幻片中的橋段。
到了GPT-3時代,AI的確能寫一些程式碼,但也僅僅是做出一個簡單按鈕的級別。
GPT-4橫空出世後,情況更與以往大大不同,AI逐漸成為程式設計師的日常助手。
再到如今,AI程式設計能力強到令人髮指,不僅在演算法程式設計競賽中表現出色,在實際應用中,比如開發某個網站的前端介面,或者要在後端搭建基礎架構,都能完成得很好。
Q:在Anthropic看來,AI能夠99%自動化編碼,在2027年才會到來,你們對這個時間點有自己的判斷嗎?
照目前的發展速度來看,如果要等到2027年我反而會覺得意外。我覺得這個時間點會提前」。
在程式設計中推理能力特別重要。
不管是填字遊戲、數獨還是程式設計,AI都需要具備推理能力,要能夠把大問題分解成小問題,提出假設,然後驗證或推翻這些假設。
o1-preview釋出後,其實力遠超GPT-4,已經能媲美世界排名前百萬的競賽程式設計師。
要知道,全球大概有3000-4000萬程式設計師,o1-preview已經達到了前2-3%的人類level了。
等到o1滿血版正式版釋出時,在競賽程式設計方面,已經能達到世界TOP 1000工程師的水平。
現在我們正在訓練新一代模型,它們的表現更加出色。所以,我認為就在今年,至少在競賽程式設計這個領域,AI就會實現超越。
就像70年前AI在數學運算上超過了人類,15年前在國際象棋上戰勝了人類,今年將是AI在程式設計能力上永久超越人類的一年。
這個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逆轉了。
值得一提的是,相比於在棋類遊戲上戰勝人類,AI在軟體開發領域超越人類更為重要。因為透過軟體,你幾乎可以創造任何想要的東西。
與此同時,AI程式設計也會是所有技術領域中,進展最快的之一。不僅OpenAI正在投入大量資源,Anthropic、谷歌也都在全力以赴。
而當人人都能開發軟體時,世界將徹底改變,並且還是往更好的方向改變。
Q:程式設計師有了更多空閒時間,對世界來說是好事嗎?
現階段,Kevin每天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處理瑣事,比如填表,處理重複性程式碼,這些不需要太多創作型思維,本該被自動化的任務。
而AI的出現,正是為了解放這些「機械打字工作」,讓程式設計師專注於真正需要創造力的難題。

AI入侵創意工作

Q:現在有個熱門話題,未來網上會出現多少AI生成的內容?感覺內容的真實性正在飛速流失。作為OpenAI的一員,你們會擔心這個問題嗎?當所有內容都可以被AI自動生成時,網際網路會變成什麼樣?
對於大多數人類創作來說,人們會重視其中體現出的努力和付出。
以Sora為例,它雖不能一鍵生成電影,但透過精心設計的提示詞,就能產出令人驚歎的作品。
一位科幻導演曾分享,過去需要花費10萬美金,一個月時間,讓特效團隊製作兩個轉場效果。
而現在,有了Sora,他可以在一個下午的時間裡創作出40種不同版本的轉場效果,盡情探索各種可能性,最終選出最佳創意,再交給專業團隊完善。
我認為這就是未來的樣子。
這並不意味著,動動手指就能創作出精品。要做出真正優秀的作品依然需要投入巨大的心血。
創作優秀作品所需要的努力和專業水準可能不會降低,但藉助AI能讓作品達到更高的水準,也能讓更多人參與到創作中來。
AI不會讓所有人平等
Q:業內一位專家稱,「創意工作和程式設計的未來很可能會轉變成管理工作」,過去需要僱人做到的事情,現在AI就可以實現。如果你是一個創意工作者,不管是程式設計師,還是內容創作者,你會怎麼適應這個新時代?
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這就是在不斷攀登抽象層次的階梯。
就像從電路設計、到組合語言,再到Python,各種web框架,技術的發展就是這樣一系列越來越高層的抽象,每一層抽象都幫助我們提高效率。
當前,AI就是最新的一層抽象,能幫助我們實現更快的發展。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大量依賴AI來程式設計,而且你主要關注的是產品效果而不是程式碼本身,你對程式碼內部機制的理解肯定比不上自己一行行寫出來的深入。
我父親是位工程師,早年在微軟負責編譯器開發。說實話,我對編譯原理的理解肯定比不上我父親那一代人。但這真的那麼重要嗎?
我現在也不是在寫Fortran,而是在瀏覽器裡寫Python,然後就能即時部署。
這就是一個取捨的問題。也許你會失去對底層的一些深入理解,但換來的是開發速度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這項技術不再侷限於那少數精通編譯器和Fortran的專家,而是讓全世界任何會使用ChatGPT的人都能參與程式設計。
Q:對於初級工程師來說,現要面對的是同樣會用英語程式設計的競爭對手,即便是那些對技術底層架構並不瞭解,但他們也能利用AI來爭奪同樣的工作崗位和職位。你覺得應該如何應對這種地位衝擊?
舉個例子,Jeff Dean是比我更優秀的工程師,我敢打賭就算都用上AI,Jeff Dean的工程能力也會比我強。
這說明什麼?說明專業素養和經驗的重要性。
不僅僅是純粹的智力問題,而是要懂得該解決什麼問題,把精力投入到哪裡,如何找到最有效的著力點,這些核心能力依然至關重要。
所以我不認為,AI會讓所有人完全平等,專業技能和經驗的價值不會消失。
更重要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如果技術讓我們能夠創造任何東西,那麼判斷該創造什麼就變得至關重要。
關鍵是誰能夠洞察最緊迫的問題是什麼,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當更多人都有能力解決這些問題時,我們的世界必然會變得更好,因為更多問題能夠得到解決,整個社會的發展也會加速。這是讓我感到非常振奮的事情。
Q:在你們開發產品的過程中,有沒有看到什麼明確的跡象,讓你確信某些新職業一定會在未來幾年內出現?
我可能也給不出一個讓你完全滿意的答案。但我確實相信,幾乎每種工作都會與AI深度結合。
要麼你每天用AI提升效率,要麼轉型為「AI團隊的管理者」,讓AI處理繁瑣的基礎任務,人類負責思考更深層的戰略問題。
AI可以完成具體任務,但判斷這些任務的價值和意義,仍是人類專屬的領域。
10億美金創業機會
Q:等播客這行也被AI取代了,我們得提前想好下一步。給我們分享幾個好點子,最好是能估值十億美元的那種。
從大方向來說,AI模型的潛力不在於智慧本身,而在於學習能力。它們可以學習任何東西,關鍵是你給它們什麼樣的學習材料。
所以我認為,未來會有大量創業機會在於利用私有資料。
現在的模型主要是用網際網路和公開資料訓練的,但世界上最有價值的資料往往是非公開的,被鎖在各個企業、機構、政府等組織內部。
如果能夠善用這些資料,就能讓AI模型變得更加強大。這種趨勢已經在一些領域顯現出來了,比如法律行業,一些公司正在用行業內部的專業資料來強化模型,讓它們精通特定的法律業務,真正掌握法律工作的專業流程。
矽谷AI大佬發出警報
不論是OpenAI、Anthropic,還是Meta、谷歌,科技界的領袖們已發出警報——AI正在威脅軟體開發者的工作崗位。
Anthropic CEO:AI將寫90%程式碼
Anthropic CEO Dario Amodei丟擲了一個驚人的預測——
「未來3-6個月,AI將編寫90%的所有程式碼。12個月後,AI可能會包攬幾乎全部的程式碼」。
這一預測可能會讓軟體開發行業,失去數千個工作崗位。
Amodei還認為,儘管程式設計師仍需要負責設定目標和引數,但這些任務很快也會被AI取代。
他坦言,只要還有AI不擅長的「小塊任務」,人類程式設計師的生產力會得到提升。但最終,這些「小島」都會被AI系統逐一攻克。
同時,他也指出,這並不意味著程式設計師將徹底被取代,AI的崛起將迫使我們重新思考「有用」和「無用」的定義,探索如何最大化人力資本的價值。
Meta谷歌:變革已在路上
Meta CEO小扎也表達了類似觀點。
1月財報電話會議上,他預測,2025年軟體工程AI將具備「中級工程師」的編碼和問題解決能力。
儘管這場鉅變可能不會立即發生,但他希望Meta能夠引領這場創新。
這表明,AI程式設計並非遙遠的未來,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
然而,谷歌近期大規模裁員,以及英特爾、特斯拉等公司削減上萬員工的舉動,不禁讓人擔憂:AI的崛起是否會來帶就業危機?

IBM CEO:別慌,AI程式碼只佔20%-30%

當然,並非得所有的科技大佬,都認同Amodei等人激進的預測。
上週二,IBM CEO Arvind Krishna在SXSW大會上反駁道,「AI編寫程式碼的比例更可能在20-30%左右,而不是90%」。
在他看來,自動化程式設計適用於簡單場景,但在複雜任務中仍需要人類的介入。
Krishna對程式設計師的職業前景,充滿信心,「AI將大幅提升程式設計師的生產力,從而推動公司收益增長。歷史證明,最具生產力的公司會搶佔市場份額,推出更多產品,進而佔據更大的市場份額」。
簡言之,AI並不是威脅,而是程式設計師的「超級助手」。

AI程式設計風暴來襲,程式設計師飯碗不保?

此前,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從2023年到2033年,軟體開發領域的就業將增長17%。
但當AI以迅猛之勢入侵,這一數字是否還能站得住腳?
樂觀派認為,AI能夠解放程式設計師,讓其從重複勞動中抽身,專注於創造性的工作;而悲觀派則擔心,大量崗位將被取代,行業將迎來洗牌。
若AI真的如Amodei預測那樣,接管90%甚至全部程式碼,傳統程式設計師的角色無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不論是90%,還是20-30%程式碼AI編寫,預測雖有分歧,但有一點明確的是——
AI正在以不可阻擋之勢重塑軟體開發的未來。面對這場變革,程式設計師們是時候重新審視自己的定位。
是被AI淘汰?還是與AI共舞?你準備好迎接這場變革了嗎?

來源連結


https://youtu.be/SnSoMh9m5hc
https://fortune.com/2025/03/13/ai-transforming-software-development-jobs-meta-ibm-anthropic/
– end –
👇戳這裡關注我們,留學路上一起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