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穎別再接這類片子了,怎麼每部電影都有被侵犯的部分啊!?

剛剛上映的《向陽花》,誰看了?
這部片子,被很多人稱為是趙麗穎的巔峰之作,炫技之作,在泥濘中綻放人性之光的核心,其實很符合我們小趙身上那股子堅韌智慧的勁兒。
可以看得出來,馮小剛在片子的把控上,已經很努力隱藏自己的登味兒了。
但還是很難真正和女孩子共情。
不少情節,依然充斥著讓人生理不適的男性凝視。
首先,趙麗穎飾演的女主,是因為傳播少兒不宜的物品罪進去的,會有時隱時現的暴露鏡頭。
怎麼說呢,就感覺現在的導演,不加點這種莫名其妙的成人鏡頭,就不會拍電影了一樣。
然後,女主角出獄後去打工,為了生計不得不去陪酒。
但工作的過程中,卻被無良酒店經理歧視,汙衊偷錢,甚至還要當場搜身。
女主角從一開始急切辯解,到利落一把扯開衣領證清白,大有破罐破摔的意思。
這種情節,男性觀眾是看爽了,但我呢,只感覺到憋屈,無力,渾身不適。
《向陽花》雖然說是全女影片。
但依然逃不開固化的男性視角敘事,女主角們一個個又是靠色相掩護盜竊,又是墮入風塵的網紅。
這就像《藥神》裡非要把讓慢粒白血病女病人跳鋼管舞。典型的用現實題材之名,行商業型別片之實。
老話說:掛羊頭賣狗肉。
這類創作是最讓人感到噁心的。就感覺這幫上了年紀的男導演離了風塵女子就不會拍戲了。
你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趙麗穎的影視作品裡總有一個讓人如鯁在喉的共性——
她的角色似乎總逃不開“被侵犯”的戲碼。
《第二十條》裡,郝秀萍和丈夫常年被村霸欺負,更是遭到村霸的猥褻威脅,鏡頭甚至特寫了她顫抖的手和凌亂的衣衫。
《浴火之路》中,她飾演的被拐女性在暗巷裡被買家撕扯衣服,畫面雖然一閃而過,但那種窒息感撲面而來。
《喬妍的心事》裡,黃覺飾演的沈皓明威脅喬研,然後要性侵的時候,不知道的還以為在電影院看小日子的三級片。
噁心死了。
而且整個畫面都是髒髒的,其他人髒髒的就算了,喬妍女明星也髒髒的,很難評。
這些戲份的共通點是:
它們往往並非故事主線,卻總被鏡頭刻意強調——
比如緩慢推近的肢體特寫、仰拍視角下施暴者的陰影籠罩,甚至配樂裡夾雜的喘息聲。
這些處理方式很難不讓人聯想到“男凝視角”。
即透過男性導演的鏡頭語言,將女性的痛苦異化為一種供人凝視的“奇觀”。
更讓人反感的是,行業對女性敘事的集體無意識。當男性導演佔據主流時,女性角色的痛苦常淪為推動男主成長的催化劑。
《第二十條》裡,郝秀萍的遭遇最終服務於雷佳音飾演的檢察官的覺醒;《浴火之路》中她的逃亡成了男性警察高光時刻的背景板。
這種敘事邏輯下,女性的身體不再是她的主體,而是男性英雄主義的註腳。
趙麗穎本人或許也在掙扎。
她在採訪中提過想挑戰“有力量感的女性”,但資本遞給她的“力量感”劇本,常常包裹著陳舊的血淚敘事。
觀眾的不適感並非針對她的表演,而是對創作惰性的憤怒:為什麼女演員的突破總要以“被侮辱”為代價?
或許,我們該呼籲的不是“趙麗穎別接這類片子”。
而是整個行業停下對女性苦難的剝削性開採。好的悲劇應該讓人看見靈魂的震顫,而非肉體的潰敗。
下次再看到趙麗穎的新片預告時,但願我們不用下意識地想:
“這次她又會被侵犯到第幾分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