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自:英國報姐
ID:baojieuk
一個普通人在深達30餘米、周圍漆黑一片的沉船中等待救援,最多能堅持多久?有人會猜測是幾分鐘、幾小時,甚至是一整天——真實答案是將近3天!
2013年,一位運氣不好的黑人廚子哥所搭乘的拖船因遭遇風浪而沉沒於海底。
幸運的是,他作為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深海里,面對漫無邊際的孤獨和恐懼,竟然在船內浸泡了60多個小時得以獲救。

更讓人佩服的是,他在死裡逃生後竟然克服了常人無法想象的恐怖記憶,轉型成為一名深海潛水員。
這樣的人生,怎麼不算是傳奇呢?
哈里森·奧克尼(以下簡稱哈里森),1984年出生於奈及利亞一個大家庭。

因為家中人口眾多,哈里森作為家中13個孩子最小的一個,早早擔負起養家的重任。在哈里森還沒上小學前,他就經常帶著自家種的蔬菜拿到市場售賣。這些經歷也讓他養成努力爭取的性格。

哈里森從小喜歡游泳,一直夢想能在海洋上工作。長大後的雖然沒有成為水手,但他如願在某船務公司找到一份廚師工作。
2013年5月,哈里森所任職的拖船和其他兩艘拖船,一起行駛到距離奈及利亞海岸大約32公里的海域附近協助主油輪工作。

5月26日凌晨,即將在3天后迎來休假的哈里森,起床後穿著自己的拳擊短褲前往廚房工作。走到一半路的時候,哈里斯突然感到肚子疼,然後前往船艙走道里的廁所。正是這一舉動,讓他躲過致命一劫。
就在哈里森蹲廁所的時候,海面突然颳起狂風暴雨。翻湧而來的海浪將哈里森所在這艘拖船,掀了個底朝天,船上除他以外的其餘11名船員全部直面海浪的襲擊。
等到哈里森跌跌撞撞開啟廁所門時,剛好看見被關在宿舍內的2、3名同事正在船艙走道里用盡全力開啟逃出船艙的出口門。

(示意圖)
原來,這艘船為了防止海盜入侵,要求船員平時要將船艙內所有房間的門都鎖住。在船被海浪擊沉之後,因為氣壓的原因,船上的出艙門被緊緊吸住,怎麼也打不開。
哈里森在後來的採訪裡說,他有個同事就是因為進了船艙走廊裡的雜物間而溺死。

(示意圖)
看到這一幕,哈里森覺得肯定行不通,於是決定向船艙內游去,尋找其他出口,但他來不及多想就被灌進船艙內的海水推進走廊裡的第二間廁所。

(《泰坦尼克號》劇照)
被困在第二間廁所時,哈里森還能聽到同事們哭喊大叫的聲音。第二間廁所裡的水位越來越高,他只能露出一個頭,而廁所門外的水壓越來越大,他拼命想再開門游出去開啟船艙出口門時,竟然掰斷了把手。

(示意圖)
從那一刻起,他開啟了自己的“過度冷靜”狀態。每一秒、每一個決定,都將決定生死。
哈里森穩住情緒,在困住的第二間廁所裡找到一個通風管道的鋼製零件,竟然成功開啟門遊了出去。
他努力開門的同時,同事們的的大喊大叫逐漸消失了,周圍寂靜無聲。整艘船已經以倒扣的形態,沉到距離海面約32米的地方。那時,他還以為同事們都成功逃生了。殊不知,只有他一個人還活著。

從第二間廁所成功開門自救出來後,哈里森又從灌滿水的船艙走道遊進了第三個房間(工程師房間)。這個房間內依然尚存一個“air bubble氣泡”,他還找到了兩件分別裝有手電筒的救生衣。

他咬著手電筒,兜裡又揣著另一個,再次憋了口氣游去了船艙出艙門那裡,想要再試試能不能開啟。
一次、兩次、三次,嘗試多次,甚至在第一次差點錯過沒回得去有“air bubble氣泡”的工程師房間後,哈里森的“過度冷靜”再次幫了自己的大忙。
他開始在漆黑的、灌滿水的船艙裡找物資。一個沙丁魚罐頭、一聽可樂,甚至還有一件連體工作服。他把衣服撕成碎布做成繩子,綁在工程師房間的門上,這樣他每次游出去想再回來時,就能找到路。

(示意圖)
也許是老天眷顧,工程師房間裡“air bubble氣泡”的氧氣含量,剛好他生存60多個小時。可是,稍微放鬆下來的哈里森,開始慢慢感覺到失溫的危險。
在船難發生時哈里森身上只穿了一件短褲,長時間泡在冰冷的海水裡,他又冷又餓,感覺度秒如年。
之後他拼盡全力扯下辦公室的木質天花板,給自己搭建了一個浮在水面上可以坐的小平臺。

可儘管有小平臺可以臨時坐著,身在沉船中的哈里森,四周圍是漫無邊際的黑暗和寂靜,導致他無法判斷時間過去了多久。
再加上船艙翻轉進水的過程中,哈里森嗆了很多海水,這讓他的喉嚨和舌頭大面積蛻皮。在船艙裡穿行的魚蝦也將他的四肢當做食物,咬出大片的傷口。
更可怕的是,船艙外偶爾傳來重物撞擊和沙沙聲。哈里森判斷,這很可能是某種大型魚類在尋找獵物。“air bubble氣泡”裡的氧氣在不斷消耗著,他能吃的和能喝的也快消耗完畢。

感覺到死神步步緊逼的哈里森,只能不斷給自己打氣並試圖用禱告的方式轉移注意力。
此時,船難發生已經過了幾十個小時。
事實上,船難發生後,救援隊第一時間潛入海底進行了搜救工作。但因為沉船時,海底掀起了大量淤泥,導致救援隊無法在渾濁的水裡長時間工作。

(示意圖)
救援隊圍著沉船巡遊一圈後就回到陸地待命。在哈里森被困海底接近 60 小時後,救援隊開始了第二次水下搜尋。
不同的是,隨著打撈上的屍體數量變多,所有人都認為包括哈里森在內的所有船員都已經遇難。
救援隊不知道的是,哈里森已經看到了救援隊,但周圍太黑,再加上海水隔音效果太好,無論他怎麼敲擊呼救,救援隊根本發現不了他。

眼看自己就要錯失這最後一次被解救的機會,哈里森決定放手一搏,拼命吸住氣泡裡的最後一點氧氣向門外游去。他努力追上救援隊,抓住了一名隊員的手。

一開始,救援隊以為自己抓住了一具屍體。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是一名倖存者。

被困整整 60 個小時的哈里森,得救了。

按標準程式要求,長時間在海底工作的潛水員從深海返回後需要在潛水鐘和減壓艙裡進行減壓,好讓身體逐步適應陸地氣壓,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因此,哈里森被安排進行3天的專業減壓後送醫檢查。

哈里森和救援隊員
神奇的是,哈里森身上除了有一些被魚蝦啃食的傷口外,體溫、血壓等生命體徵全部正常。

留院觀察幾天後,哈里森平安回家。
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哈里森常常在睡夢中被墜入深海的噩夢驚醒。他辭去了船上的工作,生活和精神陷入困頓。
直到 1 年後,哈里森開車和朋友出行時不幸墜河。水性頗好的哈里森不僅成功自救,還把坐在副駕駛座位上的朋友也營救上岸。

從那一刻起,哈里森意識到自己已經戰勝了內心潛伏的恐懼。
2015 年,哈里森接連遭遇離婚、事業不順的打擊。他意識到只有主動走出恐懼,才能重啟人生。於是,他選擇考下專業潛水證,成為一名商業潛水員,以此告別過去。
巧合的是,正是當年營救他的潛水員,為他頒發了結業證書。

如今,距離沉船事件發生已經過去快 12 年。再次走入婚姻的哈里森,擁有了愛妻和 3 個孩子。他也轉型成為一名在海底 50 米下從事安裝、維修作業的深海潛水員。

哈里森現在把家安在了湖邊的一棟房子裡,不過採訪裡他對記者說,要是有錢,打算在海邊買房。
哈里森的傳奇故事,已不能簡單用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來概括。作為一名深海船難的倖存者,他主動克服心魔,戰勝常人難以想象的恐懼,選擇主動重啟人生。祝這位勇敢的人類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