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BC新聞今天刊登一篇留學生的自述文章,稱她的“加拿大夢”很冷、很艱難。

女主人翁名叫基爾西·維努孔達 (Keerthy Vinukonda),2016年從印度來到多倫多留學,2024 年 2 月,在丈夫馬先生(Alvin Ma) 見證下參加公民宣誓儀式。
下面是維努孔達以第一人稱講述她如何實現她的加拿大夢故事。
“午夜剛過,我在一家披薩店忙完班次,監督員工,確保訂單正確無誤後,就匆匆趕往公交車站。這並非我理想的工作,我在印度獲得了藥學學位,但這是少數能讓我這樣的留學生獲得PR永久居留權的工作之一。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公交車卻遲遲不見蹤影,我意識到自己錯過班車了。
在零下15度的嚴寒中又站了30分鐘後,下一班公交車終於來了,帶我去地鐵站。
當我終於走下樓梯,回到我租住的地下室時,已經是凌晨2點了。
像這樣寒冷的冬日時刻,讓我開始質疑自己的選擇,以及成為加拿大人的夢想是否值得我為此奮鬥。
儘管筋疲力盡,第二天我還是早早起床,睡眼惺忪地複習著有機化學筆記,準備參加藥劑師同等學歷考試,這是我在印度獲得的藥學學位在加拿大獲得認可的必要步驟。
突然,我的雙胞胎姐姐從印度打來的電話鈴聲讓我清醒起來,她渴望來加拿大,因為許多印度媒體把加拿大描繪成天堂般的國家,並承諾輕鬆的工作。
我試圖用一些冷酷的現實來打消她的熱情,比如惡劣的天氣和職業道路上的障礙。
我也曾夢想著來到加拿大,但我的夢想並沒有考慮到成為加拿大人過程中將經歷的曲折。
鑑於印度年輕且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人士失業率高,即使擁有學位也很難找到工作,所以我決定出國留學。

圖:2016年在印度獲得了藥學學位,但該學位並不被加拿大認可,除非透過同等學歷考試,否則她無法在加拿大從事藥劑師工作。
我於2016年持學習簽證抵達多倫多,並於2017年在一所私立大學完成了醫療管理課程,之後,我又獲得了一所公立院校的證書。

畢業後,我獲得了工作簽證,每週工作六天,擔任輪班主管。我被分配到三家離我住的地方很遠的餐館工作。每週通勤時間高達20小時。
餐館工作與我之前接受培訓的職業截然不同,但由於這份工作被認為是“加拿大技術工作經驗”,所以我有資格透過EE快速入境通道移民。
2021年,我收到了一封邀請我申請永久居留權的信,三年後我宣誓成為了加拿大公民。
諷刺的是,就在我受邀參加入籍儀式的那天,新聞頭條卻聚焦於加拿大政府對國際學生學習簽證的新限制,並列舉了一些學校頒發“虛假”學位或“行為不當”,包括我曾就讀過的阿爾法學院(Alpha College)。我對的學生和老師並沒有什麼不好的評價,但阿爾法學院的課程本來可以更有內涵。
抵達加拿大後,我很幸運地找到了價格合理的出租房,避開了朋友們常見的昂貴且擁擠的住房。
但就像在冰上摔倒一樣,我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儘管我在印度以“一等優異”的成績畢業,卻未能透過加拿大藥學同等學歷考試。為了從事一份與我的學業無關的工作,我長途跋涉,身心俱疲。雖然後來我找到了一份藥房助理的工作,但在加拿大,我可不能自稱是藥劑師。
鑑於我的經歷,我希望聽到的是來自加拿大的人們更現實的觀點,而不是來自印度移民諮詢公司的那些廣告,那些公司宣稱你一個月的收入可以超過印度人一年的收入。我以為自己可以為自己和家人提供奢華的生活方式。
當現實與我的期望如此不同時,規劃出一條發展道路並不容易。

但總而言之,我為自己是加拿大公民而感到自豪。雖然我在加拿大不同的工作中遇到過一些粗魯的顧客,但總的來說,我能看到人們對每個人都抱有基本的尊重。人們能夠自由地生活,這是我珍視的,我在這裡建立了家庭。
在入籍儀式上唱“O Canada”以及第一次在加拿大參加選舉投票的那一刻,都是美好的回憶,將永生難忘。
生活並不總是完美的,但在經歷了漫長的永久居留權和公民身份的旅程後,我很自豪地稱加拿大為我的家。”
祝福所有為理想而打拼的留學生和新移民,希望每個人都能圓自己心目中的“加拿大夢”。
文章來源:
https://www.cbc.ca/news/canada/first-person-international-student-experience-in-canada-1.7577593
重要通知!!
超級生活啟用新公眾號!
你可能還沒關注!
點下方進新號關注,不錯過加拿大任何新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