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ixabay
一則令人心碎的移民案例近日震驚美國:一名 31 歲的丹麥公民,卡斯帕·埃裡克森(Kasper Eriksen),在美國合法居留長達 12 年,無任何犯罪記錄,卻在一次例行的公民入籍面談中,因“未能提交一份 2015 年到期的檔案”而被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官員當場拘留,與妻子和四個年幼的孩子骨肉分離。這一事件引發了公眾對移民執法程式人道性和靈活性的強烈質疑。
“例行公事”變“骨肉分離”:一次遺漏檔案引發的悲劇
據多家媒體報道,卡斯帕·埃裡克森是一名綠卡持有者,在密西西比州斯特吉斯(Sturgis)擔任焊工,與妻子薩凡納·霍巴特·埃裡克森(Savannah Hobart Eriksen)和他們的四個孩子共同生活。然而,在 4 月 15 日一次本應是公民入籍程式的常規面談中,埃裡克森卻被 ICE 官員出乎意料地逮捕,隨後被轉移到路易斯安那州的拉薩爾拘留中心(LaSalle Detention Center)。
據《新聞週刊》報道,卡斯帕的妻子薩凡納透露,卡斯帕於 2009 年首次以交換學生身份來到美國,之後返回丹麥。2013 年,在他與妻子結婚後,再次合法返回美國,並隨即開始了申請美國公民的法律程式。2024 年 9 月,埃裡克森夫婦收到通知,稱卡斯帕的申請正在審查中,並於 3 月 7 日安排了入籍面談。
然而,正是這看似順利的程序中,隱藏著致命的細節。《密西西比自由新聞》報道指出,ICE 官員拘留這名 31 歲丹麥公民的原因是他未能提交一份早在 2015 年就應提交的 I-751 表格(Form I-751)。巧合的是,這份檔案應提交的時間,正是夫婦倆失去第一個孩子(死產)的悲痛時期。在巨大的悲痛中,他們疏忽了這份關鍵檔案的提交。
滯留拘留中心:未來渺茫,家庭承壓
一個多月過去了,這位丹麥公民仍被關押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拘留中心,與數十名其他被拘留者一樣,對自己的未來、可能被遣往何處以及何時能獲得法院聽證會日期一無所知。
“這種情況不僅拘留了卡斯帕,也給我們的孩子和我帶來了情感和精神上的負擔,”薩凡納向《新聞週刊》傾訴道。她是一名全職媽媽,在家教授孩子們。“支付日常賬單和律師/法庭費用的經濟壓力巨大,但我們很感謝朋友和社群給予的愛和支援。”
在一個為埃裡克森家庭組織的 GoFundMe 眾籌活動中,卡斯帕被描述為一位忠誠的父親和丈夫,在美國擁有房產,持有有效的駕駛執照和社會安全號碼,並且一直按時納稅。這些資訊進一步凸顯了埃裡克森在美國社會的積極融入和貢獻,與他目前的困境形成了鮮明對比。
移民體系的“僵硬”與“人道困境”
卡斯帕·埃裡克森的案例引發了人們對美國移民執法體系的深刻反思。這不僅僅是一個移民個體的悲劇,它暴露了現有移民法律和執行中可能存在的僵化與缺乏人道考量的方面:
- 檔案遺漏的嚴苛後果:
僅僅因為一份可能因特殊情況(如喪子之痛)而被遺漏的檔案,就導致一個在美國合法生活多年、無犯罪記錄的家庭主心骨被拘留,這種“一刀切”的執法方式是否合理? - 資訊不暢與透明度不足:
為什麼在入籍面談之前,移民局沒有提前通知或提醒申請人檔案缺失,而是直接採取拘留措施?整個流程的透明度如何保障? - “自由裁量權”的缺失:
在面對這種明顯具有人道主義考量的特殊情況時,移民官員是否擁有足夠的自由裁量權來做出更靈活的決定,或者至少提供補救機會? - 家庭團聚的挑戰:
對於卡斯帕的妻子和四個孩子來說,父親的突然缺席無疑帶來了巨大的情感創傷和經濟負擔。移民政策在追求秩序的同時,如何平衡維護家庭團聚這一核心社會價值?
這起事件再次呼籲美國移民體系在嚴格執行法律的同時,應更多地融入人道主義精神和靈活性,對特殊情況給予適當考量,避免因程式上的瑕疵而導致無辜家庭的破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