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載:新智元
活動預告+錄取大資料分析報告

長按海報,備註城市,掃碼新增小助手報名
直播預告
正文
脫下皮衣穿上西裝的黃教主,這次又有了驚人的言論。
在華盛頓的Hill&Valley論壇上,不再拘謹的老黃表示:美國必須全面擁抱AI。
他丟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數字:全球50%的人工智慧研究人員來自中國!

在全球AI競賽如火如荼的當下,老黃的一席話如同一記警鐘,為美國敲響了緊迫行動號召。
他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AI不僅是技術革新前沿,更是國家競爭力核心所在。
為此,他呼籲美政府加大對勞動力再培訓的投入,確保每位工作者都能適應這場「無限遊戲」。
AI半壁江山是中國人
老黃敲響警鐘
這場競賽,不是短跑,而是馬拉松。
全球頂尖AI研究者有50%是中國人,這一數字印證了中國在AI領域深厚人才儲備,也為美國敲響了警鐘。
老黃強調,瞭解並正視競爭對手優勢,是制定戰略的關鍵。
「我們必須思考如何在這場遊戲中佈局。這是一場需要長期投入,不斷創新的『無限遊戲』」。
他還將當前AI革命與歷史上的工業革命相提並論。

過去,美國憑藉快速應用鋼鐵和能源,成功引領了工業化浪潮。如今,AI作為新「能源」,正在重塑全球經濟格局。
老黃認為,美國不應畏懼技術帶來的勞動力變革,而應透過投資教育、再培訓,賦予工人駕馭AI的能力。
甚至,他預測,到本十年末,全球將面臨至少5000萬勞動力缺口,而智慧機器人有望填補這一空缺。

GTC 2025大會上,英偉達釋出的全新人形機器人基礎模型Groot N1,就是朝著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邁出了重要一步。
英偉達野心:從馬力、電力到算力
最近,老黃又會見了美國的眾議院官員,針對AI競賽,DeepSeek等方面做出了最新回應。
演講中,他特地強調了,不要把英偉達當做一家晶片公司。
英偉達不是簡單的造晶片,是構建了驅動AI的底層系統——從晶片、超級計算機到在上面執行的軟體。
就像過去一個世紀的道路和電網一樣。
AI是一種新型的基礎設施。它正在成為科學研究、工業生產力和全球創新背後的引擎。
就像過去一個世紀的道路和電網一樣,建設AI基礎設施的國家將定義規則、收穫回報,並塑造下一個時代。
英偉達投入三十多年時間,來研發推動現代AI發展的技術。

目前為全球超過40,000家公司和600萬名開發者提供服務。
但,領導地位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需要一再贏得。
老黃強調要保持美國的持續領導地位,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國內進行投資,推動美國科技發展,使其繼續成為全球創新的基礎。
本月早些時候,英偉達宣佈了一個重要訊息——NVIDIA將首次在美國製造AI超級計算機。

下一代Blackwell晶片,已經在臺積電位於亞利桑那的工廠投產。同時,在德州,正在與富士康和緯創合作建設新的工廠。
這些努力加起來,將帶來超過一百萬平方英尺的先進AI基礎設施建設。
在製造方面,未來四年內,英偉達計劃在美國本土投資高達五千億美元建設AI基礎設施。這不僅僅是設想,而是真正落地的鋼鐵與矽晶片的投入。
不能退縮的鬥爭
在面對眾議院時,老黃說,現在歷史來到了一個轉折點:美國必須決定是否要繼續引領全球AI的發展,還是選擇後撤和收縮。
這是一場沒有退路的鬥爭。
無論人們對DeepSeek開源R1怎麼看,它都清晰地表明瞭一個趨勢:全球的創新正在迅速推進,不管有沒有美國的領先技術。
如果美國的平臺缺席,企業就會轉向中國的戰略性競爭對手來填補空缺。
這也正是為什麼AI的領導力不僅取決於「限制了什麼」,更取決於「賦能了什麼」。
雖然缺芯少卡,但是透過創新,DeepSeek依然可以引領科技的進步!
另一點就是,生態系統至關重要。
AI的未來並不僅僅是誰能建出最大的資料中心,或者誰能訓練出最強的模型,而在於AI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誰能在AI的建設與實際應用上佔據主導地位,誰就能贏得這場AI競賽。
英偉達的核心優勢之一,就是在全球擁有600萬開發者的龐大網路,他們都在英偉達的CUDA平臺上開發。
老黃還告誡,如果把這個生態系統拱手讓給競爭對手,那將幾乎不可能再奪回來。
如何維持AI領導力
AI不僅僅是晶片,它是一個完整的系統:計算、網路、軟體、能源以及推動這一切發展的人員。
老黃還給「如何維持美國的AI領導力」提了四個建議:
第一,最大化並加速美國AI在全球範圍內的採用。
向全球推廣美國的AI技術有助於增強美國的影響力,同時將稅收、就業和基礎設施建設收益帶回本土。
第二,在AI技術的每一層取得勝利。
美國必須在AI技術棧的各個層面掌握領先產品和技術,包括晶片、訓練和推理系統、開發框架、中介軟體、AI基礎模型以及AI應用。贏者通吃。
第三,加大對美國本土的投資。
AI技術體系將有助於美國再工業化,並推動關鍵產業的迴歸,包括金融、醫療、交通,以及下一代通訊和6G技術。
第四,推動美國企業、勞動力和基礎設施的快速增長。
透過清晰透明的監管政策、對科研的投資、勞動力培訓準備等方式,將確保美國抓住這次AI發展的機遇。
這些建議同樣適合於任何想在這場算力革命中獲得領先的任何組織。
工業革命的蒸汽餘溫還沒有完全消散,算力革命的風扇引擎已經轟鳴不止。
不論是晶片、顯示卡和電網等組成的AI巨無霸工廠,還是構築在這些硬體之上的軟體帝國,背後都離不開人,以及人的創新。
在這場算力革命中,人才、資本與生態正重新排位。
全球玩家都已上場,下一局拼的是耐力,更是想象力和創造力。
2025頂尖美本資料分析報告發佈會:

西安、成都、重慶行程即將確定
🔥席位緊張,歡迎掃碼預定!🔥
相關閱讀:
清華出手,挖走美國頂尖AI研究者!前DeepMind大佬被抄底,美國人才倒流中國
中美爭霸全球人工智慧!中國AI專利Top1,但美國或以算力取勝
美國AI行業巨震!OpenAI華裔王牌研究員綠卡遭拒被迫離境
作者:新智元,轉載:新智元,本文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