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比利時、丹麥和巴西,都是在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慶祝母親節。
這個日期源自美國。早在1872年,女權作家朱莉婭·沃德·豪(Julia Ward Howe)就提出設立“母親日”,希望這一天成為團結女性的節日。真正推動實現這一節日的,是另一位女性安娜·賈維斯(Anna Jarvis),她選擇自己母親去世的日子——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來紀念母愛。
1914年,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正式將這一天定為法定節日,之後逐漸影響到全球許多國家。
【法國:日曆太擁擠,只能“排隊”】
法國的母親節安排就顯得“委婉”許多。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已經被聖女貞德紀念日佔了,所以母親節被“順延”至5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不過,如果剛好碰上聖靈降臨節(Pentecôte),母親節就會再推遲一週。法國的母親節雖然不是宗教節日,但在安排上得避開宗教大事。
順帶一提,雖然有不少人以為法國的母親節是維希政府時期由貝當元帥發明,實際上早在二戰前法國就已經在鼓勵生育的背景下設立了母親節。1950年,法國總統文森特·奧里奧爾將其正式寫入法律。
【世界各地的“特色母親節”】
-
埃及:定在3月21日春分這一天,象徵“奉獻與仁愛”。
-
泰國:在8月12日,是前王后詩麗吉的生日。
-
衣索比亞:母親節並無固定日期,一般在雨季結束後的10月或11月,舉行為期三天的Antrosht家庭節慶。
-
阿根廷:母親節在10月第三個星期日,因其與聖母瑪利亞的母性節日(10月11日)掛鉤,是天主教傳統影響的結果。
無論在哪一天,母親節的核心意義始終如一:感謝那些無私奉獻、溫柔堅強的母親。而不同國家的節日安排,正好也展現了各自的文化與價值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