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點財經丨與位元組合作的傳聞沒能拉起博通股價;GPT-5延期;關乎十分之一GDP的博弈

與位元組合作的傳聞沒能拉起博通股價
GPT-5 延期
關乎十分之一 GDP 的博弈
最大騎手外包公司賺 3 個點的差價
關注《晚點財經》並設為星標,第一時間獲取每日商業精華。
與位元組合作的傳聞沒能拉起博通股價
據媒體援引知情人士報道,字節跳動正在與美國晶片設計商博通合作開發一款先進的 AI 晶片,採用臺積電 5 奈米工藝,暫未流片(試生產),預計今年內不會量產。字節跳動表示,該訊息不實。
6 月 24 日美股開盤,博通股價下跌超 1%。
據我們瞭解,自 2020 年以來,字節跳動已經至少啟動了包括 AI 晶片在內四個晶片專案,團隊規模不大。其中 AI 晶片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施雲峰,曾在聯發科、美滿電子工作,2018 年加入位元組。上月位元組內部的算力資源已經非常緊張,而且隨著豆包大模型的釋出,相關算力需求可能繼續推高。截至發稿,位元組未回應上述內容。
位元組副總裁、演算法和資料技術負責人楊震源曾在 2022 年的 “火山引擎原動力大會” 上解釋過位元組自研晶片的邏輯:不是為了對外銷售,而是為自身需求研發定製化晶片,以降低成本、提高效能。
前述文章稱,去年位元組用於購買英偉達晶片的撥款高達 20 億美元。而且隨著美國政府越來越嚴格的出口限制,中國公司已經買不到最好的 AI 晶片。位元組同時也在採購華為的昇騰 910B 晶片。
自用和降本的需求決定了位元組沒必要組建一支大規模的晶片團隊。博通可以分擔一部分任務,將邏輯電路圖轉化為物理版圖,並負責後續與臺積電的調整和反饋。而且博通擁有對於 AI 晶片非常重要的高速通訊技術。
Google、Meta 等科技巨頭也是這麼做的。截至 4 月底的最近一個財季,相關 AI 晶片需求已經為博通貢獻超過 30 億美元收入、佔其整體營收約四分之一。
臺積電則是目前先進製程晶片代工的最佳選擇,而且這麼做合規。據我們瞭解,去年臺積電總裁魏哲家曾帶隊來上海和中國大陸客戶開閉門會,表示只要不在美國 “實體清單” 上,臺積電就可以為其代工。(邱豪 張家豪)
GPT-5 延期
上週,OpenAI CTO 米拉·穆拉蒂(Mira Murati)在一次訪談中表示,大約在一年半後,也就是 2025 年底或 2026 年初,GPT 可以在特定任務上達到博士的智慧。這被視為是 GPT-5 的釋出時間。

在訪談中,穆拉蒂將 GPT-3 類比為幼兒,GPT-4 等同於聰明的高中生,而 GPT-5 將實現質的提升,達到博士水平。微軟 CTO 凱文·斯科特(Kevin Scott)最近也提出相似看法,認為下一代大模型將具備更強的記憶和推理功能,足以應對博士學位考試。
在此之前,OpenAI CEO 阿爾特曼就試圖不斷釋放關於 GPT-5 的訊息。他暗示第五代 GPT 可能會是重大的轉折點,預計 GPT-5 和 GPT-4 的差距將與 GPT-4 相比 GPT-3 的進步一樣顯著。他一直不透露具體細節和時間表。
擔任多家公司和機構 AI 方面顧問的艾倫·湯普森(Alan Thompson)透露,GPT-5 在內部被稱為 “Gobi” “Arrakis”,是一個引數量高達 52 萬億的多模態模型,遠大於 GPT-4 的 1.5 萬億 – 2 萬億引數。湯普森此前預測,早在 2022 年 12 月,OpenAI 已完成對 GPT-5 的資料訓練,並在今年 4 月完成最終訓練,可能在今年底釋出。
然而,穆拉蒂的判斷將 GPT-5 的釋出時間又延遲了一年。
與此同時,Anthropic 已經領先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程序。其最新推出的 Claude 3.5 Sonnet,在研究生級推理(GPQA)測試中得分 67.2%,首次超越領域內專業人類博士 65% 的得分,同時在 MMLU(語言理解能力)、數學、多模態視覺能力等基準測試中,也顯示出領先於 GPT-4o 等主流大模型的能力。
湯普森估計這意味著 AGI 的實現已經完成了 75% 的程序,還有四分之一的差距。
根據李飛飛等科學家的觀點,大模型始終無法擁有感知能力,而感知能力是實現通用智慧的核心要素 —— 它基於生理狀態,讓我們能夠具有體驗飢餓、品嚐食物、觀察世界等主觀感受。但由於大模型本質上是數學模型,缺乏生理基礎,無論模型規模多大,都無法發展出這種感知能力。
GPT-5 的智慧提升也將引發人們對 AI 安全性的關注。穆拉蒂在訪談中指出,指導一個更智慧的 AI 系統其實更為簡單,只需告知其避免某些行為即可。她認為,安全與能力的研究可以並行不悖:在訓練模型之前,預測其潛在能力,可以在訓練過程中逐步加強安全措施。
同時,穆拉蒂強調,AI 安全的責任不應僅由大模型公司承擔,而是整個社會,包括政府、內容創作者等的共同責任。大模型公司要讓 AI 產品推向市場,使得公眾瞭解其潛力與風險。關於價值觀的對齊問題,她也認為應該讓產品接觸更廣泛的使用者群體,以吸納更多元化的價值觀。
更重視安全還是產品發展,OpenAI 已經做出選擇。
去年底,OpenAI 釋出其安全框架,透過評估、打分潛在風險指標來對模型進行風險評估,並對應採取安全措施。但專家認為,這種做法可能為人類判斷和錯誤留下空間。今年 5 月成立的安全顧問委員會,由於成員全是公司內部人員,其獨立性和有效性也受到外界的質疑。
從去年 11 月開始,一些注重 AI 安全的員工相繼離開 OpenAI。今年 5 月超級對齊團隊的兩位負責人伊爾亞·蘇茨克維(Ilya Sutskever)和楊·萊克(Jan Leike)離職,並批評公司已經偏離以安全為中心的文化。隨後,該團隊解散,蘇茨克維選擇成立了一家專注於 AI 安全的新公司 SSI。(實習生朱悅)
關乎十分之一 GDP 的博弈
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羅伯特·哈貝克 6 月 21 日抵達北京。這是歐盟披露反補貼調查初裁後,首位歐洲高階官員訪問中國。

哈貝克表示,歐洲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已告知他,將與中國就關稅問題進行具體談判。6 月 22 日商務部宣佈,商務部部長王文濤與東布羅夫斯基斯舉行影片會談。
“我們離終點還很遠,但至少這是以前不可能邁出的第一步。” 哈貝克認為,在 11 月關稅全面生效前,歐盟和中國還有時間就關稅問題進行對話。
此前中國發改委主任鄭柵潔表示,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加徵關稅損人不利己,中方將採取一切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期待德方展現在歐盟內的領導力,做正確的事情。
汽車在全球主要工業國家都被視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在日本,汽車工業產值一度佔日本工業總產值的 40%。歐盟汽車工業產值約佔整體 GDP 的 4% 至 7%,創造 11.6% 的就業崗位,德國、法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等都是傳統汽車強國。
中國的汽車產值在去年達 11 萬億元,比上年增加近 2 萬億元,約佔 GDP 的 10%。
按照歐委會 6 月 12 日釋出的反補貼調查初裁,7 月 4 日起,將對三家被抽樣的中國車企加徵關稅——比亞迪 17.4%、吉利 20%、上汽 38.1%。其他配合調查但未被抽樣的中國純電車企將被徵收 21% 的加權平均關稅,未配合調查的車企則被徵收 38.1% 的稅率。
從國家到企業,德國一直都是歐盟反補貼關稅政策的反對者。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資料,2021 年德國汽車工業貢獻德國 GDP 的 5%,如果算上汽車對產業鏈上下游的帶動,約佔德國 GDP 的 20%。中國是德系車企最大的市場,大眾與小鵬、上汽的合作進一步加深與中國本土的繫結。
除了德國,瑞典、匈牙利也反對加徵關稅。非歐盟成員國的挪威表示,不會跟隨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法國、西班牙則是歐盟決策的支持者。
據我們瞭解,歐盟會考慮所有成員國的意見。臨時關稅正式實施前,歐盟會向所有成員國介紹臨時關稅稅率水平。對各家公司的加徵依據也會在 7 月 4 日向公眾公開。
另據媒體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的說法,在臨時關稅生效前,比亞迪、上汽名爵不會決定是否因關稅而上調在歐盟銷售的電動車價格。此前特斯拉已先一步宣佈上調在歐洲銷售的 Model 3 價格。(曾興)
最大騎手外包公司賺 3 個點的差價
6 月 21 日,中國證監會要求擬在港股上市的人力資源公司博爾捷補充備案資料,涉及股權架構、股權激勵計劃等方面,並要求公司解釋和應用程式資料規範,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等情況。

博爾捷成立於 2003 年、總部設在上海,5 月 27 日公開港股上市申請檔案。據博爾捷在上市申請中的講述,它是中國最大的 “非傳統用工平臺”  —— 即勞務外包或勞務派遣 —— 約有 13.2% 的市場份額。
去年博爾捷總收入 9.48 億元、淨利潤 3193 萬元,分別較前一年少 7% 和 38%。來自其 “客戶 A” 的收入達到 8.08 億元、佔總收入的 86%。
而讓公司整體實現盈利的是毛利率高達 85.8% 的 “交易型 SaaS 解決方案”、利潤規模約為 6570 萬元。
博爾捷沒提客戶 A 的具體名字,只說是 “在中國即時消費服務行業擁有領先市場地位”,且是上市公司。結合博爾捷 2021 年告訴媒體它為美團買菜、美團外賣、美團優選等平臺提供勞動力眾包管理資訊,外界普遍認為客戶 A 就是美團。
據招股書資訊,博爾捷將客戶 A 支付的配送服務費全額確認為收入,而它自己支付給騎手的佣金則作為成本的一部分,其他相關成本還有招募勞動力的開支、賠償和保險費用等。雖然從客戶 A 那裡獲得了佔據公司營收絕對比重的收入,但去年毛利率只有 3.2%、規模約為 2570 萬元。
而客戶 A 相當於用於適當的配送服務費溢價將一些勞動力固定成本轉移出去。根據招股書,騎手工資、保險、事故費用賠償和臨時工站點等費用都由博爾捷承擔,他們的個稅申報也由博爾捷處理。(徐煜萌)
散裝茅臺價格逼近 2000 元整數關口。
中方反對美國限制對華晶片和 AI 投資。
美國財政部近日釋出《建議規則制定公告》(NPRM)草案,限制美國公民投資中國晶片、量子資訊、AI 等技術領域。該草案是對去年 8 月拜登政府《對外投資令》的細化規定,不過公開交易證券的投資、投資公司發行的證券、有限合夥人投資、全面收購等情形不在限制之列。
據新華社報道,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回應稱,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堅決反對,將保留採取相應措施的權利;要求美方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和公平競爭原則,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取消對華投資限制,為中美經貿合作創造良好環境。
A 股今日 327 只個股上漲。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 1.17% 至 2963.10 點,深證成指跌 1.55%,創業板指跌 1.29%,全市場個股漲跌比 0.065。包括銀行、石油石化和釀酒飲料在內,僅四個板塊上漲、漲幅在 0.5% 上下。旅遊、儀器儀表和橡膠塑膠跌幅居前、在 4% 左右。滬深兩市成交額 6956 億元,較上個交易日增長但仍然處於低位。
騰訊 DNF 手遊首月收入超過《王者榮耀》。
據 Sensor Tower 資料,騰訊手遊《地下城與勇士:起源》(Dungeon & Fighter Mobile,簡稱 DNF)5 月 21 日釋出後的 30 天內在 iOS 的收入達 2.7 億美元,在國內 iOS 市場的收入超過《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的收入總和。分析師預計,這款遊戲今年的總收入在 150 億元至 180 億元之間,將貢獻騰訊國內遊戲收入的 5% 左右。
YC 聯合旗下 140 家被投公司創始人聯署表達對加州人工智慧法案的不滿。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斯科特·維納提出的 SB 1047 法案(《前沿人工智慧模型安全創新法案》),將於 8 月在加州議會投票,若投票透過,法案在州長簽署後會成為法律。法案定義了大型 “前沿” 人工智慧模型(計算能力超過 10^26 次浮點運算、訓練成本超過 1 億美元),規定這類模型的開發者要採取安全測試、制定試驗員工的舉報人保護措施並要求定價透明。
創業公司孵化器 YC 聯合旗下 140 家被投公司創始人簽署聯名信,表示了對法案的理解,但也認為法案威脅到加州科技經濟的活力。聯名信指出法案在定義(監管閾值沒有考慮到大模型正飛速發展)、歸責(應該由濫用大模型的人承擔後果而非開發者)和語言模糊等方面的問題,希望採取 “更平衡的方法”。
三菱重工將在日本建造核反應堆。
CEO 泉澤清次日前向媒體公開表示,三菱重工核反應堆 SRZ-1200 的設計和後期測試已經結束,選好地址後就可以推進,建造和投入使用預計需要 10 年。據媒體報道,由於舊的反應堆在 “退役”,日本貿易部正考慮允許核電站的擴建。三菱重工核心業務為渦輪發動機、核能和國防,截至 2026 財年的目標收入是 63 億美元。
蘋果想整合更多 AI 大模型。
據媒體報道,蘋果正在與 Meta 談判,將其生成式 AI 服務整合到 Apple Intelligence 中。跟早前與 OpenAI 的合作一樣,蘋果不會為第三方大模型付費,而且可能從訂閱費中抽成。同時蘋果也在跟 Anthropic、Perplexity 等初創公司商討類似方案。
忌憚歐洲法規限制,蘋果、Meta 暫緩在該地區推出 AI 產品。
據媒體報道,蘋果公司最近宣佈,由於擔心《數字市場法案》可能迫使其在隱私和安全上做出讓步,進而影響產品完整性,今年不會在歐盟市場推出 Apple Intelligence、iPhone Mirroring 和 SharePlay Screen Sharing 三項新功能。目前還不確定這些功能是否違反該法案。6 月中旬,Meta 也應愛爾蘭、英國、挪威等國監管機構的要求,暫停使用歐盟和英國使用者資料訓練 AI,並推遲在歐洲釋出其最新 AI 模型。
韓國電池工廠發生火災,19 名中國人遇難。
據央視新聞,6 月 24 日上午,位於韓國京畿道華城市的 Aricell 鋰電池工廠發生火災,截至當地時間 17 時 55 分,火災已致 22 人死亡。另據中國駐韓國使館,韓方最新通報火災中有 19 名中國公民遇難。
龔方毅 @Barynx  /  欄目主編
邱豪 @porison  /  作者
曾興 @ZXsnbbhhhh  /  作者
徐煜萌 @maaacherie_  /  作者
朱悅 @Whiskey_and_Morphine  /  實習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