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遺落的。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聖經:利未記19:9-10
這是上帝的命令:你有田,你可以收割,但不能割得一乾二淨;你掉下的麥穗、果子,不要回頭去撿;因為這些,應該留給社會中最無助的人——窮人和外來人。這不是施捨,而是制度安排。
上帝在幾千年前已經告訴了我們的怎樣才能人類和諧,社會穩定。
凡事不能太盡!
自然界是有生態鏈的,大魚吃小魚 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汙泥。食物鏈混亂了,生態就會被破壞。
我不是基督徒,但我喜歡看聖經,在我眼裡,無論新約還是舊約,都是一部人類的政治史、思想史、戰爭史和文學史,有太多的智慧。
你家裡有錢,你家裡有勢,你可以“4+4”走完別人“5+3+3”才走完的路,那你做人低調點吧,可是你還那麼囂張,人家護士指出了你的操作失誤,你就怒目相向……
你有高顏值,你有高學歷,你專業技術強,你的前途無量,你婚外出軌,你怠於病人,你對家庭缺乏尊重,那你有一點愧疚之心吧,可你還爭財產爭孩子……
我們中國俗語說:做人留一線,事後好相見。
上帝從來對人就有偏愛,可上帝反對“貪得無厭”!
上帝不能容忍你是“收割機”——把地裡一點麥穗不剩地捲走;
上帝不能容忍你破壞規則——把弱者永遠被排除在分配體系之外。
《利未記》中,田角代表的不是可有可無的“施捨”,而是制度性的“留白”,是一種對“我可以全拿但我不拿”的選擇。
田角的意義,是一種剋制,這是社會平衡的最後一道防線。
破壞了這個平衡,就必然受到反噬。
你把自己的田角割盡,甚至還把別人田裡的也想拿走。
等著看,上帝會收你!
什麼是“田角”?這是一種精神!是“我有,也讓你有”。
今天的“田角”是什麼?
你是富人,你就要樂善好施,誠實納稅。
你是官員,你就要敬畏權力,胸懷寬廣。
維持人類生態鏈的平衡,是你財富和權力存在的基礎。
人類社會,需要憐憫,需要節制,需要分享。在你的“田地”裡,留一點角落,哪怕只是一小塊,也可能成全一個人、一家人、一種尊嚴。
回報的就是關係平衡,和諧安全。
上帝給每個人安排了位置,大魚要擔大魚的責任,小魚要盡小魚的本分,蝦米要有蝦米的安分,汙泥也要有汙泥的養分。和諧相處,各自喜歡。
看他起高樓,看他宴賓客,看他樓塌了……放大眼睛溯源,無非就是割的太盡。
個人如此,企業如此,國家如此!
處在食物鏈頂端,無論個人、企業,還是國家,當然需要承擔更多。
個人有專長,不貪得無厭就平安!企業有分工,不跨界亂來就發展!世界貿易要平衡,偷不好,搶不好,但關稅大棒,也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