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頭條Vancouverheadline 編輯]

炎熱的夏天到了! 注意防蚊啊…
本文授權轉載自:北美報告
微訊號:canadanews
注意注意!一種透過蚊蟲叮咬傳播的潛在致命病毒正在美國各地蔓延。
衛生官員表示,全國氣溫飆升意味著感染人數只會增加,美國人應該採取措施保護自己免受叮咬,而一旦被叮咬可能在一週內致命。

圖自:dailymail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稱,今年迄今為止,美國記錄的登革熱感染人數“高於預期”,比 2023 年全年多出 1,0000 例。
全球已有超過 5,300 人死於該病毒,主要發生在巴西、墨西哥和哥斯大黎加等旅遊熱點地區,但官員警告稱,美國本土的病例也在增加。
下圖顯示了未在美國境外旅行但檢測出登革熱陽性的患者人數👇

圖自:dailymail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上週警告稱,已在 38 個州發現的許多感染病例與從疾病迅速蔓延的國家返回美國的旅行者有關。
然而,各州內已發現至少8例本土病例。
在佛羅里達州,有大約200例病例,其中包括至少6例本地傳播的病例,這些病例發生於最近沒有旅行史的人。
波多黎各目前正經歷疫情爆發,感染人數約為 1,500 人,早在3月份美國領土就宣佈進入緊急狀態。
馬薩諸塞州和紐約州的病例數也是全國最高的,分別為 50 例和 134 例。
登革熱是一種可能致命的病毒,不會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它透過被感染的蚊子叮咬而傳播,蚊子叮咬會將病毒轉移到人的血液中,歷史上被稱為“骨痛熱症”。

圖自:dailymail
一個人如果在當地感染這種疾病,則必須由該地區的蚊子傳播病毒,通常是透過叮咬剛從國外返回美國的感染者。當然也有可能是受感染的蚊子遷徙到該地區或搭乘船隻或飛機抵達。
雖然可以透過檢測來判斷自己是否感染了登革熱,但目前尚無已知的治療方法,醫生只能讓患者暫時得到“緩解”,開出控制症狀的藥物。
大約四分之一的感染登革熱的人會出現症狀。這些症狀包括眼部及周圍疼痛、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噁心嘔吐和皮疹。 症狀通常在被感染蚊子叮咬兩週後出現,可持續兩到七天。
在美國,有一種登革熱疫苗推薦給曾經感染過登革熱、居住在登革熱較常見地區的9至16歲兒童使用。
如果患者的病情發展為嚴重的登革熱(可能在數小時內發生),則被視為醫療緊急情況,應住院治療。
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在嚴重的情況下,人們可能會出現無法控制的出血、危險的低血壓、器官衰竭和死亡。

圖自:dailymail
大約每 20 名感染該病毒的人中就有 1 人會發展為嚴重的登革熱,其額外症狀包括腹痛、嘔血或便血以及感覺極度疲倦或不安。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表示,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嚴重登革熱的死亡率可能超過 20%,尤其是對於兒童等脆弱人群。
美國今年記錄的登革熱病例中,有 745 例為旅行者病例,即最近從國外返回後檢測呈陽性的人,這一數字“高於今年同期的預期”。
登革熱在全球許多國家流行,其中南美洲、亞洲和非洲國家發病率較高。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沒有透露這些患者來自哪些國家,但今年迄今為止,巴西是疫情最嚴重的國家,共有 780 萬例疑似登革熱病例。
以下是美國每週登革熱病例數👇

圖自:dailymail
公共衛生官員現在警告說,美國登革熱的風險正在增加。
阿根廷和巴拉圭也出現了大規模疫情,確診病例分別為 505,000 例和 282,000 例,其他六大洲 90 個國家也報告了病例。
專家認為,全球登革熱病例增加的原因是氣溫升高、日益嚴重的風暴帶來大量降雨和洪水以及國際旅行增多。
馬里蘭州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醫生馬蒂馬卡里(Marty Makary)表示,由於這種疾病是透過蚊子叮咬傳播的,人們應該盡力減少接觸和被叮咬的風險。這包括穿寬鬆的長袖襯衫和褲子或經過殺蟲劑處理的衣服,在房屋內外使用驅蚊劑和噴灑殺蟲劑。
下圖顯示了登革熱皮疹的症狀。大約四分之一的感染者會出現病毒症狀,包括皮疹👇


圖自:dailymail
而罪魁禍首蚊子種群是在死水中繁衍,因此,預防和控制任何可能成為蚊子滋生地的區域非常重要。
馬卡里博士補充說,在氣溫較高的南部各州,防蚊工作尤為重要。
他說:“這種疾病是由蚊子傳播的,這提醒我們要儘量減少蚊蟲叮咬,特別是在這種疾病更為常見的美國南部。”
在登革熱病例增加的同時,官員們還擔心另外兩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瘧疾和西尼羅河病毒。
佛羅里達州衛生部上週釋出了“蚊媒疾病警告”,此前該州西海岸地區確診了四例本地感染瘧疾病例。所有患者均已接受治療並康復。
與登革熱一樣,瘧疾也經常在國外傳播,美國每年報告的病例約為 2,000 例。
症狀包括髮燒、流感樣症狀、肌肉疼痛、嘔吐、腹瀉和發冷。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腎衰竭、癲癇和昏迷。
健康專家警告的另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疾病是西尼羅河病毒,它是美國最常見的病毒,平均每年有 2,200 例。
約有 20% 的感染者會出現發燒和流感樣症狀。不到 1% 的感染者會發展為嚴重的西尼羅河神經侵襲性疾病,這種疾病可能會致命。
炎熱的夏天到了,一定要注意防蚊!
本文綜合自:dailymail
歡迎關注北美報告影片號
(進入影片,點選賬號頭像,加關注)
注:為了及時收到我們的推送,請至本號首頁點選右上角,將公眾號加星標,感謝諸位讀者。
本文所有內容未經版權方許可,請勿轉載。
來源: 北美報告
責任編輯:林伯儒
平臺:溫哥華頭條
微信ID:
Vancouverheadline
請點“贊”和“在看”,賞小編一朵小黃花~

有話隨便說,長短隨意:[email protected]
↓ 點選“閱讀原文” 更多精彩盡在加拿大樂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