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之父揭示AI時代更重要的技能;AI假新聞會增加銀行擠兌風險|科技趣評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滄海遺珠,信手拈來   圖源:pixabay.com
01
ChatGPT之父揭示AI時代更重要的技能
Sam Altman 
圖源:Getty Images
近日,ChatGPT創始人之一、OpenAI的CEO Sam Altman 受訪時表示,在AI時代傳統的教育體系可能需要重大改革,因為這個時代對人類來說,單純的學習和記憶知識已經變得沒那麼重要了,AI在這個領域遠遠超過人類的能力。而另一種能力則更加重要:提出正確的問題。
具體來說,人類的優勢將在於將資訊點連線起來、整合它們並識別其模式,之後再提出經過深思熟慮的問題,這將成為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的關鍵。實際上在他自己當學生的時候,谷歌搜尋引擎已經很普及了,那時他就在質疑:一秒鐘就能搜到的知識,為何要花幾十倍的時間去死記硬背呢?當然他也承認,提出好問題的能力並非憑空獲得,同樣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練習,但是將知識本身作為訓練和啟發智慧的方法,和以記住更多的知識為目的,這兩種教育模式存在根本性的區別。
21世紀了,很多東西還在大清。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www.inc.com/jessica-stillman/openai-ceo-sam-altman-says-this-will-be-the-no-1-most-valuable-skill-in-the-age-of-ai/91107542
02
AI假新聞會增加銀行擠兌風險
2023年矽谷銀行倒閉,儲戶在 24 小時內提取了 420 億美元 
英國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由AI生成並在社交媒體上傳播的虛假新聞正在加劇銀行擠兌的風險。英國研究公司 Say No to Disinfo 和通訊公司 Fenimore Harper 聯合釋出的研究報告指出,生成式AI可用於製造假新聞,謊稱客戶的錢不安全,或製作看似在開玩笑的安全問題表情包,並將其在網上迅速傳播。
針對英國銀行儲戶的測試表明,當儲戶看到了類似的虛假資訊後,三分之一的人“極有可能”迅速轉移資金,另有 27% 的人則“有可能”。研究估計,每花費10英鎊在社交媒體廣告上來擴大虛假內容,就可能帶來多達100萬英鎊的資金轉移。如果有針對性的釋出假訊息,則潛在的風險極大。
那些敢不信的儲戶估計風險更大。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artificial-intelligence/ai-generated-content-raises-risks-more-bank-runs-uk-study-shows-2025-02-14/
03
螳螂蝦的高速錘為何不會傷到自己?
圖源:johnandersonphoto/Getty
螳螂蝦是一種生活在海底的節肢動物,其獨特的捕獵方式是使用其前肢末端的棍狀結構,以每小時超過80公里的速度擊打獵物,獵物在被打暈的同時其堅硬的外殼常常也被擊碎,螳螂蝦直接開吃就好。
螳螂蝦在進行如此高強度的攻擊時並不會自傷,研究表明螳螂蝦的棍狀前肢內部有一套複雜的複合材料:幾丁質聚合物,類骨骼物質以特殊的結構包裹著內部,具有極佳的機械能吸收能力,甚至可以吸收幾納秒內爆發的能量。
亢龍有悔震斷自己的手腕就搞笑了。
小編
參考文獻:
DOI: 10.1038/d41586-025-00386-8
04
小貓交友時會模仿對方的表情
放置在貓臉上的數字標誌可讓AI測量其表情的精確動作。
圖源:Martvel et al.
一項新研究揭示了貓科動物獨特的社互動動方式,當貓咪們玩耍時,它們會在面部表情上互相模仿。這種行為不僅幫助它們建立更好的社交關係,還促進了它們在遊戲中的公平性和協調性。
科學家分析了在洛杉磯的CatCafe Lounge拍攝的貓咪互動影片。研究發現,貓咪們在友好互動的過程中,傾向於模仿對方的面部表情,特別是耳朵的移動方式。這種映象行為在親和性情境下比在非親和性情境下更為明顯,這表明這種模仿可能是為了保持玩耍的心情,彼此同意公平地玩耍,並促進彼此的和諧相處。
對等,相似,是平等交往的前提。
小編
文章連結: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copy-cats-kitties-mirror-each-other-s-faces-get-along

點選下方知社人才廣場,檢視最新學術招聘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媒體轉載聯絡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