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近日,布朗大學醫生拉莎·阿拉維赫(Rasha Alawieh)在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被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強行驅逐出境,引發廣泛關注。
儘管她持有合法的H1B工作簽證,並在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學從事腎臟移植醫療工作,但海關官員在其手機“已刪除資料夾”中發現了多張“同情真主黨”的照片和影片,最終決定將其遣返。
47歲的阿拉維赫來自黎巴嫩,自2018年起在美國生活,先後在俄亥俄州立大學、華盛頓大學和耶魯大學深造,目前任職於布朗大學附屬的布朗醫學中心。

上週五,她在波士頓機場被驅逐至巴黎。CBP官員稱,阿拉維赫承認去年在黎巴嫩期間曾出席真主黨領導人哈桑·納斯魯拉(Hassan Nasrallah)的葬禮,並在手機中存有相關影像。

阿拉維赫解釋稱,她“從宗教角度”關注納斯魯拉的教義,但並不支援其政治立場。“我是什葉派穆斯林,他是一個宗教人物,”她在法庭檔案中表示。然而,美國政府將真主黨列為恐怖組織,CBP因此認定她“不符合入境條件”,並取消了她的簽證。

儘管一名聯邦法官上週五下令暫緩驅逐,要求政府在行動前通知法院,但川普政府仍強行將阿拉維赫送往巴黎。
司法部律師解釋稱,由於航班起飛後才收到法院命令,未能及時阻止遣返。阿拉維赫的律師團隊對此表示不滿,指控邊境官員“故意違反法院命令”。

阿拉維赫的遭遇引發布朗大學同事和羅德島州議員的不滿。布朗大學醫學教授喬治·貝利斯(George Bayliss)表示:“我們對阿拉維赫醫生的遣返感到震驚,她是我們珍視的同事。”
羅德島州民主黨眾議員蓋比·阿莫(Gabe Amo)也承諾向國土安全部施壓,要求提供合理解釋。

阿拉維赫的案例並非個例。近期,川普政府大幅加快了對持有美國簽證的外籍人士的驅逐行動。幾天前,哥倫比亞大學研究生馬哈茂德·哈利勒(Mahmoud Khalil)因領導反對加沙戰爭的抗議活動被捕,並面臨遣返。
隨著美國政府加緊移民審查,尤其針對與恐怖組織存在潛在關聯的外籍人士,這一政策預計將持續引發爭議。阿拉維赫的支持者計劃在羅德島州議會大廈舉行集會,呼籲政府撤銷驅逐令。
點選關注影片號

更多精彩新聞
感謝閱讀,大家的支援是小編不懈的動力!
喜歡請點選右下角的“贊”和“在看”,
這樣就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推文訊息啦!
往期回顧

點選閱讀原文下載華人168app
HUA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