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徵探財經
作者|徵探君
2025年2月28日,週六福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週六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這是週六福在A股屢次衝擊未果後,第五次尋求上市,並決定轉向港交所。
對於這一選擇,徵探君在招股書中瞭解到,週六福於2023年11月主動撤回第二輪A股上市申請,週六福考慮到港股上市後可獲得境外資本支援,並有機會進入海外市場,同時提升公司在市場中的接受度,因此決定尋求在港交所上市。
近年來,在黃金價格暴漲的背景下,週六福的IPO之路折射出中國珠寶企業的集體焦慮。當前,黃金的金融屬性正逐漸壓倒其消費屬性,傳統的加盟模式面臨挑戰。
相較於其他珠寶品牌,週六福依賴高比例加盟模式,最新招股書顯示,公司加盟模式產品銷售額佔比依舊過半。
儘管週六福的業績連年增長,但營收和淨利潤增速已開始放緩,毛利率下滑。2024年,公司關閉了254家門店,原因是原材料採購成本也逐步增加。
01
增速放緩,閉店超兩百家
週六福業績保持正向增長,不過增速卻有所放緩,2022年-2024年(報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31.02億元、51.50億元、57.18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35.8%;淨利潤分別為5.75億元、6.60億元、7.0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0.8%。
儘管淨利潤增速有所放緩,但2023年收入較2021年實現翻倍增長。徵探君發現,週六福總收入增長主要受益於加盟模式,其近三年貢獻佔比均超過50%。
其中,2021年至2023年,週六福透過加盟模式獲得的收入分別為16.67億元、16.41億元和28.53億元,佔總收入比重分別為59.9%、52.9%和55.4%。
儘管從2022年的31.02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57.18億元,表面上看三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5.8%,但公司收入增速已明顯放緩。2023年的收入同比增長66.03%,而2024年這一增速驟降至11.04%。
淨利潤方面,2023年同比增長35.22%,但2024年增幅降至7.07%。
金價上漲,2024年國際金價持續上漲,全年漲幅超過26%,創下2010年以來最大年度漲幅。
加盟店數量減少,2023至2024年間,週六福的加盟店數量出現了近十年來的首次下降。
庫存管理壓力,隨著金價的上漲,週六福的存貨價值上升,2024年公司存貨增加了4.05億元,達到23.18億元。
商標糾紛,週六福長期以來面臨著商標侵權糾紛的問題。
大額分紅,在IPO之前,週六福進行了大額分紅,2024年兩次分紅共計6.45億元,約佔上一年淨利潤的98%。
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週六福成本增加和收入增長放緩。
近年,週六福的高毛利率也面臨挑戰。其加盟模式的毛利率已從2022年的51.8%下降至2024年的33.7%。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線下門店總數4129家,其中4125家位於中國,僅4家為海外加盟店。
儘管加盟業務的收入佔比從2022年的52.9%小幅下降至2024年的50.5%,但依然是核心利潤來源。報告期內,特許經營費的毛利率始終維持在100%,產品入網費的毛利率也接近100%。
2022年至2024年,黃金珠寶在週六福總營收中的佔比分別為53.4%、71.4%和76.5%,呈逐年遞增趨勢,已成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快速上漲的黃金價格,加上首飾加工費和品牌溢價較高等因素,導致消費者觀望情緒增強,黃金首飾消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零售商銷售壓力隨之增加。
從市場整體來看,當前黃金消費呈現明顯分化。一方面,老鋪黃金等品牌憑藉高品質古法工藝產品逆勢增長,2023年同店銷售額大漲115.4%;另一方面,傳統品牌因同質化競爭導致渠道收縮,周大福、周大生等頭部企業在2024年合計關店近千家。同樣,週六福在2024年也關閉了超過250家門店。
02
一半以上收入來自加盟商
週六福試圖透過最佳化收入模式來尋求新的增長點,其核心策略是將加盟模式推向極致。
週六福依靠簡單高效的加盟體系加速擴張。加盟商需支付12萬至34萬元的年度品牌使用費,並承擔門店租金、裝修及運營成本,而總部則透過強制採購政策確保產品利潤。
加盟店需從週六福採購至少70%的貨品,其中黃金產品必須100%由總部供應。這種輕資產運營模式使週六福的固定資產淨值 僅佔總資產的3.2%,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截至2024年底,公司線下門店總數達4129家,其中加盟店佔比超過95%。相比之下,自營店主要分佈於百貨公司和高階購物中心,承擔品牌形象塑造及銷售網路協同效應的職能。
截至2024年底,週六福在中國擁有91家自營店。2021年至2023年,週六福在中國31個省份的加盟店數量分別為3694家、3974家和4288家,佔門店總數的98%以上。
招股書顯示,公司加盟模式的產品銷售額佔比仍然過半,2022年至2024年分別為52.9%、55.4%和50.5%,而同期自營店銷售額佔比則持續下降,分別為11.7%、9.5%和8.0%。招股書裡,週六福也提示了當前加盟商高度依賴下的風險,比如無法管控加盟商只賣一家品牌的產品,也沒有辦法完全避免智慧財產權糾紛。
週六福的商業模式不僅依賴加盟商採購商品,還透過供應鏈管理費、加盟服務費及產品入網費等收入來源實現盈利。供應商需繳納供應鏈管理費才能進入週六福的白名單,而加盟商則需額外支付產品入網費。
然而,與高盈利相伴的是持續不斷的侵權糾紛、貼牌爭議及品控問題。資料顯示,週六福涉及的司法案件多達825起,其中67.52%與商標侵權相關。
2019年,證監會曾對週六福的加盟模式提出質疑,要求其披露對核心加盟商的依賴情況及合作穩定性,並對加盟模式的可持續性表示關注。
在港股招股書中,週六福承認曾收到有關智慧財產權侵權的投訴,並表示儘管這些問題尚未對業務、財務表現及經營業績造成重大影響,但未來可能面臨更多訴訟風險。
在黑貓投訴平臺,週六福的累計投訴量超過3000條,涉及虛假宣傳、克重不符等問題。
此外,加盟模式下品牌方對終端門店的直接控制較弱,可能影響消費者體驗,進而損害品牌信譽。
然而,這種模式的脆弱性日益顯現。2024年,週六福的加盟店淨減少250 多家。金價飆升成為直接導火索——當年上海黃金交易所Au9999價格同比上漲22.7%,導致三四線城市加盟商庫存積壓率超過40%,部分門店黃金週轉天數延長至180天以上。
03
多次衝刺IPO
據瞭解,週六福多次嘗試衝擊A股市場,2019年,週六福因所聘保薦機構廣發證券、會計師事務所正中珠江捲入“康美案”,兩家機構均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導致其IPO程序被迫中止。
2020年9月,週六福更換保薦機構為民生證券,會計師事務所仍為正中珠江,並再次向深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最終,由於經營問題存疑,週六福未能透過發審委稽核。
2022年7月,週六福第三次遞交上市申請。隨著全面註冊制落地,其上市稽核於2023年2月底從證監會轉至深交所。在7月完成第一輪問詢回覆後,11月公司選擇主動撤回IPO申請,第三次上市嘗試宣告終止。
衝擊A股市場未果,週六福開始轉戰港股,2024年6月,週六福首次向港交所遞交公開發行股票的招股說明書,開啟第四次上市嘗試。然而,該次港股IPO並未成功,招股書在半年後失效。
2025年2月28日,週六福第五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在本次招股書中,公司表示,港股IPO募集的資金計劃用於擴大和強化銷售網路、加強品牌建設以提升市場知名度、最佳化產品供應鏈、提升產品設計及開發能力,並用於運營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週六福的IPO之路折射出中國珠寶企業在黃金價格暴漲背景下的集體焦慮。當前,黃金的金融屬性壓倒消費屬性,傳統加盟模式正面臨困境。在此趨勢下,品牌力與產品力或許將成為破局關鍵。
然而,即便成功上市,週六福仍需在規模擴張與質量提升之間尋求平衡,同時面對來自周大福等品牌的降維競爭。
正如其招股書風險提示所言:“我們不能保證加盟商會繼續與我們合作。”在行業格局不斷變化的背景下,如何增強品牌控制力、提升產品競爭力,仍是週六福亟待解決的難題。

【 熱門影片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