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郵政署(USPS)4日宣佈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的包裹,然而,其在24小時內又恢復了上述業務。
如此戲劇性的“轉彎”引發譁然。美媒分析稱,導致這一混亂髮生的原因是美國貿易政策的突然變化,這包括對華加徵關稅和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的關稅豁免。
然而,最新訊息分析得知,今日情況反轉再反轉,中國到美國繼續斷郵。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暫停不到24小時
當地時間2025年2月4日,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美國郵政釋出通知稱,即日起,暫停接收來自中國郵政和(中國)香港郵政的入境包裹,直至另行通知。但通知同時指出,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信件及平郵大信封的投遞將不受影響。這份公告並未解釋暫停原因和具體情況。

在社交平臺X上,有不少美國網民釋出快遞跟蹤截圖,以示自己購買的國際包裹未被USPS及時送到。此舉可能是在減少中國貨物流入美國,特別是針對利用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機制進口商品的中國電商平臺,如Shein和Temu等。
暫停不到一天,5日,USPS在網站釋出最新公告稱,“自2025年2月5日起,USPS將繼續接收來自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郵政的所有國際入境郵件和包裹。USPS和海關與邊境保護局正在密切合作,實施針對中國新關稅的有效徵收機制,以確保包裹投遞受到最小干擾。”
受此波動影響,香港郵政一度停收寄往美國的包裹,並於6日恢復。其間,聯邦快遞(FedEx)等快遞公司仍接收由中國內地和中國香港寄往美國的包裹。

▎突如其來的禁令
▎美國郵政為何停收中國包裹?
其實,早在法案提出之前,特朗普政府已開始遮蔽DeepSeek,包括美國宇航局NASA、美國海軍、美國國防部以及國會。
令人疑惑的是,美國郵政的主要競爭對手——聯邦快遞(FedEx)和聯合包裹(UPS)並未跟進這一政策,依然正常接受來自中國的包裹,這讓外界對USPS的禁令動機產生了更多猜測。
有分析認為,此舉是為了響應美國總統特朗普在2月1日簽署的新行政令,該行政令取消了800美元以內包裹的免稅政策。此前,中國商家向美國消費者郵寄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商品時,可以免除關稅和複雜的報關手續。然而,隨著該政策被撤銷,所有包裹都將面臨更嚴格的海關檢查,甚至可能被加徵10%的新關稅。

近年來,Temu、Shein等中國電商類APP在全球發展迅速,成為全球購物類APP下載量的佼佼者。這些電商平臺直接從中國向美國消費者發貨,受益於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機制。

面對中國電商平臺利用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機制進口商品的情況,一些美國政客頻頻施壓,要求收緊這一機制。拜登政府曾表示正採取行動收緊“小額包裹免稅”機制。特朗普政府則進一步取消了針對價值低於800美元進口商品的“最低限度”免稅門檻。

這一變動對於 Shein、Temu 等依賴美國郵政從中國發貨的電商平臺衝擊較大,如果轉向 DHL、FedEx、UPS 等其他物流渠道,物流成本將大幅上升。

▎禁令“秒撤”
▎反轉再反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禁令執行不到24小時後,美國郵政於2月5日突然取消了對中國包裹的禁令,一切恢復正常。這一“朝令夕改”的操作,讓外界對禁令的合理性產生更多質疑。

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郵政此舉可能是因市場損失過大,或是政策引發的影響過於廣泛,最終不得不緊急調整。畢竟,美國郵政並非唯一的物流渠道,FedEx、UPS、DHL等仍在正常運營,不少跨境電商和消費者可以選擇其他方式繞過禁令,將包裹寄送到美國。
此次美國郵政的“突發禁令”雖然雷聲大、雨點小,但也反映出當前國際貿易環境的緊張局勢。而最新情況再次惡化,特別是對中國郵政和中國香港郵政的國際郵件渠道。
昨天美東時間下午,在聯邦公告網站上。

公佈了“最後”的海關決定,檔案如下:

其中針對中國郵政和香港郵政來美國的國際郵件直接說明必須要正式報關進口(Formal Entry)。具體原文如下:

無論價值,每個郵件都要正式報關,而在實際貿易中、無論是發件人和收件人基本上都很難完整的完成正式報關的海關所需檔案,並且符合海關的監管要求,基本上只能退運和銷燬。如此一來,可以說直接判了中國郵政和中國香港郵政的死刑,立即執行。
美國郵政昨天官方表示可以接收中國郵政和中國郵政香港郵政的包裹類郵件的公告等於沒有任何意義,形勢再次反轉,因為聯邦公告已經這麼宣佈了,必須要推翻這個公告才可以讓事情反轉。
另外,從中國香港郵政官方網站的新聞公告上看:

中國香港郵政也沒有恢復到美國的郵件收寄。
隨著特朗普政府推進新一輪貿易保護政策,未來可能會有更多針對中國商品的限制措施出臺,甚至可能出現更嚴格的關稅審查或物流管控。
未來,是否會有更嚴格的關稅或郵寄限制,仍然值得密切關注。對於跨境購物的消費者,建議儘量提前規劃訂單,留意物流政策變化,以免受到突發政策的影響。
-END-
可怕!北美29歲華人投行女精英被伴侶殺害!行兇前剛因涉嫌死亡威脅罪被保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