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AI算力新黑馬:手握45萬塊GPU,年營收將超70億,獨家承包“星際之門”

轉型2年,拿下OpenAI天價專案。
作者 |  陳駿達
編輯 |  心緣
智東西4月23日報道,2025年,大模型計算效率的提升並未給AI基建按下暫停鍵,微軟、亞馬遜、谷歌、Meta四大科技巨頭2025年在AI技術與資料中心的資本支出將達32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3萬億元);OpenAI、軟銀等企業總投資50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6萬億元)的“星際之門”專案也已動工。在這波AI大基建浪潮中,提供硬體與算力服務的“賣鏟人”們正賺得盆滿缽滿。
日前,“星際之門”位於美國德克薩斯州阿比林的首個數據中心正式對外曝光,美國AI Infra(AI基礎設施)創企Crusoe被選定為唯一的開發商和運營商,這也讓外界關注到這家原本並不廣為人知的企業。
▲Crusoe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阿比林為OpenAI建設的資料中心(圖源:Crusoe)
但在創投圈,Crusoe早就是一塊“香餑餑”。去年年底,Crusoe宣佈完成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7億元)的D輪融資,投後估值達2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4億元)。矽谷創投教父Peter Thiel旗下的Founders Fund領投,Fidelity、英偉達等知名投資方參投。
2024年,Crusoe的營收額約為2.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0.1億元),同比增長82%;客戶數量增長超7倍,涵蓋微軟、甲骨文等巨頭與OpenAI、Windsurf、Vast AI、Decart等明星創企。2025年,Crusoe預計其營收將迅速增長,達到近1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2.9億元)
目前,Crusoe的資料中心總建築面積達39萬平方米,總能耗達1.35吉瓦,擁有整整45萬塊GPU。今年年底前,Crusoe預計將在OpenAI星際之門專案的兩座面積4.6萬平方米的資料中心中,再安裝10萬塊英偉達GPU。
憑藉強大的垂直整合能力,Crusoe可以自行生產資料中心的模組化計算叢集、電力裝置、鋼結構等核心基礎設施,供應鏈可控性強,建設週期短。該公司還以極快地節奏完成了土地、電力裝置的租賃與採購,融資策略十分大膽,貸款金額甚至遠超其估值。
Crusoe與今年3月份成功上市的AI雲服務商CoreWeave頗為類似——兩家企業據具有加密貨幣背景,憑藉其掌握的GPU資源成功轉型為雲服務商,堪稱AI算力淘金熱中的經典案例。華爾街也普遍認為Crusoe有望成為CoreWeave之後,第二家成功上市的美國AI Infra創企。
這家成立7年、轉型不到2年的創企,究竟是如何在巨頭林立的AI算力賽道中突圍而出的呢?
01.
靠加密貨幣起家,手握大量GPU順勢轉型
Crusoe成立於2018年,一開始主要從事加密貨幣挖掘。Crusoe以低於市場價的價格獲取油田開採時產生的廢棄“火炬氣”(天然氣),將其用於發電,為部署在石油開採現場的移動式加密貨幣挖礦裝置或是資料中心提供電力。
▲兩處火炬氣燃燒點(圖源:Crusoe)
Crusoe的創始人兼CEO蔡司·洛克米勒(Chase Lochmiller)原本是一位量化交易員。2018年,在機緣巧合之下,洛克米勒與來自油氣世家的高中老友卡利·卡夫內斯(Cully Cavness)聯手創業。
洛克米勒認為,火炬氣問題源於天然氣運輸成本高,而計算應用高度模組化,資料傳輸比天然氣運輸更便捷
▲洛克米勒(左)與卡夫內斯(右)的合影(圖源:Crusoe)
在生成式AI需求爆發前夜的2022年,Crusoe已經在偏遠地區的油田部署了近百個集裝箱式算力叢集,主要用於加密貨幣挖掘,同時也對外提供小規模GPU雲服務(佔當年業務規模的6%)。Crusoe2019年已實現盈利,2022年的年化收入超過1億美元。
不過,疫情引發的油田關停潮,讓Crusoe不得不開始尋找天然氣之外的清潔能源供應。2022年,Crusoe與清潔能源技術和基礎設施公司Lancium簽訂專利互換協議,獲取了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技術,以及高吞吐量計算和工作負載均衡等雲計算技術。
2023年,在ChatGPT掀起的新一輪AI浪潮席捲全球后,Crusoe決定融資2億美元,購入大量英偉達H100 GPU,用於大幅擴充套件其雲計算業務,新資料中心將100%使用無碳能源。這也正式開啟了Crusoe的AI轉型之路。
Crusoe選取了惠普作為其首個AI資料中心的合作伙伴,之後還與英偉達、AMD、超微電腦等企業建立算力合作關係。
人才方面,Crusoe在其原有團隊的基礎上,招聘了多位資料中心領域的資深高管,包括美國知名資料中心基建企業365 Main創始人兼CEO Chris Dolan(現兼任Crusoe首席資料中心官)、谷歌主管機器學習基礎設施的高階副總裁Nadav Eiron(現任Crusoe資料中心工程高階副總裁)。
過去2年內,Crusoe將其資料中心規模擴充套件至數十萬卡規模,並與另類資產管理公司Blue Owl Capital和資料中心行業諮詢和投資公司Primary Digital Infrastructure成立合資企業,向包括摩根大通在內的多家銀行借款34億美元,用於建設超大規模資料中心。
清潔能源方面,Crusoe與合作伙伴探索了風能、太陽能的利用,並前往寒冷的冰島建立大規模資料中心,從而降低資料中心的冷卻能耗。
▲Crusoe在冰島的資料中心(圖源:Crusoe)
2024年底,Crusoe在官宣完成6億美元D輪融資的部落格中分享了一系列資料:過去12個月,Crusoe的客戶數量增長超7倍,目前其在美國9個州和全球3個國家/地區開展業務。
市場研究公司Sacra的資料顯示,Crusoe的營收已由2023年的約1.5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約2.76億美元,同比增長82%。
這些亮眼的數字背後,究竟隱藏著怎樣的商業密碼?
02.
獨家承包OpenAI天價專案,Crusoe憑什麼?
Crusoe遠超其規模的垂直整合能力,是其獲得OpenAI星際之門等超大型專案的關鍵。
2024年第一季度時,Crusoe得知有幾家科技巨頭正尋找承包商來建設一個專門用於AI的超大規模資料中心,並且需要在兩年內迅速完成。其他開發商對這一時限感到遲疑——土地收購、許可、供應鏈提前期等因素都充滿不確定性。
▲2024年底Crusoe團隊的合影(圖源:Crusoe)
Crusoe將這一挑戰視為機會。在過去建設加密貨幣資料中心時,Crusoe已經在美國多地建立了生產基地,並透過子公司Crusoe Industries自行生產模組化資料中心、鋼結構建築、電力裝置機櫃、工業控制系統和配電系統等資料中心所必須的基礎設施。
在偏遠地帶油田建設資料中心的經歷,也讓Crusoe有了在艱苦環境中施工的寶貴經驗。
此外,Crusoe還與電力技術公司G.E. Vernova這樣的能源企業建立了密切合作關係,後者可以為其提供從燃氣輪機到風機、儲能裝置等豐富的能源裝置。
今年3月,The Information爆料Crusoe將從G.E. Vernova處陸續獲得7臺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渦輪發電機,預計將提供45吉瓦的電力。作為參考,微軟Azure雲業務全球所有資料中心的總能耗為5吉瓦,CoreWeave在2027年將擁有能耗1.6吉瓦的資料中心。
至於土地,Crusoe找到了之前曾與其簽訂專利互換協議的Lancium。Lancium已經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阿比林(當地風能資源豐富)租賃了一塊土地,用於清潔能源發電和加密貨幣採礦。Crusoe從其手中轉租了1000英畝土地,這便是如今OpenAI星際之門專案首個數據中心的所在地
建成後,這一資料中心建築將包括四個25兆瓦計算能力的機房。Crusoe在美國丹佛和塔爾薩的自有工廠中製造伺服器機架,並將GPU安裝到集裝箱式的模組中,然後運往阿比林進行組裝。洛克米勒認為,在可控的工廠環境中進行此操作,比在塵土飛揚、嘈雜的建築工地上要好得多。
▲Crusoe的模組化資料中心(圖源:Crusoe Industries)
Crusoe將其為OpenAI打造的阿比林資料中心稱之為“瘋狂計劃(Project Ludicrous)”。作為一家規模較小的雲廠商,Crusoe並不畏懼“加槓桿”。目前,其建設資料中心的大部分資金都來自於貸款,僅去年為阿比林專案所借下的34億美元貸款就超過了其估值。對此,洛克米勒的回應很簡單:“AI是一項資本密集型的投資。”
Crusoe是這一專案的唯一的開發商和運營商,將負責與建築承包商和資料中心客戶簽訂合同,並在資料中心建成後運營資料中心。今年年底前,Crusoe預計將在前兩座建築面積4.6萬平方米的“H”型建築中安裝10萬塊英偉達GPU。
在阿比林資料中心的建築工地上,現有約有2000名工人正在同時工作,未來,工人數量還有可能進一步提升至5000人左右。洛克米勒認為,這一資料中心將成為“工廠的工廠”——這裡訓練的AI將被用來開發更多類似的系統,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智慧服務。
Crusoe預計,在星際之門等重大AI專案的推動下,到2025年,其營收將達到近10億美元。到2026年,僅德克薩斯州阿比林資料中心專案就預計將產生2.5億美元的營收,這一專案的營收比之前的預測增長25倍
03.
賣掉加密貨幣業務專注AI
價格與服務成差異化優勢
2025年,Crusoe的火炬氣業務與挖礦業務被打包出售給比特幣與電力公司NYDIG,前者在交易獲中得的資金將被用於建設專為AI最佳化的資料中心,這也標誌著Crusoe正式告別了“礦企”這一身份。
其實,Crusoe的轉型並非偶然,AI始終貫穿於洛克米勒的人生軌跡中。洛克米勒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MIT)理論物理學專業,在量化交易公司Getco工作期間,就與AI結下了不解之緣。
他曾對《福布斯》介紹道,自己不僅是深度學習的早期實踐者,更是計算基礎設施的重度使用者。在量化交易領域的實戰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要實現大規模智慧運算,背後需要多麼龐大的算力支撐。
2013年-2016年期間,洛克米勒在離職後的非競業期間,攻讀了斯坦福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研究方向正是AI。
目前,Crusoe主要向外界提供兩種型別的服務。
首先是Crusoe Cloud AI雲服務。Crusoe Cloud是一個專門針對AI工作負載特點設計的雲,主要客群為中小型企業與創企。這些型別的企業對成本敏感,需求多樣,而傳統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在靈活性和客戶需求響應速度上存在劣勢。
在一項獨立第三方測試中,與傳統超大規模雲服務提供商相比,Crusoe Cloud的服務速度提高了20倍,成本降低了81%,並具有自動節點交換、高階監控和即時效能洞察等功能。憑藉與英偉達的密切關係,Crusoe還能較早向外界提供最新的英偉達GPU服務。
Crusoe Clould的客戶包括近日傳出將被OpenAI以30億美元價格收購的Windsurf(原名Codeium)、以色列AI遊戲影片生成公司Decart、AI開發平臺Rescale、AI資料平臺Vast等。Sacra稱,Crusoe過去1年的增長主要是由迅速擴張的AI雲計算業務推動的。
Crusoe的另一塊主要業務是資料中心。其資料中心採用了專為AI工作負載設計的技術,包括直接晶片液冷(direct liquid-to-chip cooling)、高效網路等,並提供可再生能源與備用發電系統的電力編排,讓大型資料中心專案無需依賴本地電網。
垂直整合能力是Crusoe資料中心業務的核心競爭力,該公司控制了資料中心建設和部署的全流程,大大縮短了資料中心建設的耗時,這對有快速擴張業務需求的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對資料中心核心環節的把控,也讓Crusoe能更極致地控制成本,為其留足了利潤空間
04.
結語:AI Infra不只是巨頭的遊戲
Crusoe的崛起展現了AI Infra賽道的可能性——即便在巨頭環伺的算力競賽中,具備垂直整合能力與靈活商業模式的創新企業仍能開闢獨特路徑。
隨著AI應用場景日益多元化,類似Crusoe的“賣鏟人”或將持續湧現。未來,AI Infra的競爭終局,或許不僅只屬於巨頭,也屬於能快速跟進技術迭代、回應客戶需求的創新者。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智東西】原創內容,未經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