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加拿大,真的“太魔幻”了。
一邊是多倫多兩個海灘因大腸桿菌超標被緊急警告“禁止下水”,一邊卻在密西沙加的清澈河邊,突然上演起了印度“恆河祭祀”Ganga Aarti儀式——香火繚繞、燈火漂浮、祭司吟唱……這不是瓦拉納西,而是在加拿大。

有人感動落淚,有人目瞪口呆。
但更多網友炸了鍋:“自己祖國恆河髒得喝不得,卻跑來加拿大幹淨的河裡做儀式,考慮過生態嗎?”
多倫多兩大海灘爆出汙染警報
就在上週,多倫多市政府發出緊急通報:
-
Sunnyside Beach 和 Marie Curtis Park East Beach兩大海灘的大腸桿菌數值嚴重超標。
-
水質不達標,可能導致皮膚感染、胃腸炎、耳炎等健康問題。
-
官方建議:禁止下水,避免任何接觸汙染水體。
高溫天裡,原本是市民避暑聖地的海灘,如今成了“細菌培育池”,連帶全市夏日遊玩計劃“泡了湯”。

河邊恆河祭祀,“加拿大恆河”火了
幾乎同一時間,在大多地區密西沙加的Credit River旁,一場充滿印度風情的宗教儀式火遍社交平臺。
只見主辦方在河邊設壇布香,眾人盤坐祈禱,祭司吟唱恆河聖詞,焚香點燈、放河燈儀式完整上演,彷彿身處印度聖城——而這,其實只是加拿大一個本地公園裡的一段河。
儀式主辦方:由印度駐多倫多總領館支援、廣播平臺Radio Dhishum協辦,強調“弘揚印度文化精神、傳遞和平與神聖”。

網友質疑:你把加拿大河當成恆河了?
儀式引發多方關注,不少網友點贊“文化融合”,也有大批聲音質疑:
“祖國的恆河臭得喝不得,現在跑來汙染加拿大的河?”
“環保部門知道這些燈油、蠟燭和花環會不會影響水質嗎?”
“如果反過來,中國人來恆河辦長江祭祀,印度人會同意嗎?”
甚至有環保專家提醒:“即使象徵性的河燈漂浮,也會破壞本地淡水生態系統,對魚類和水質都有影響。”

文化儀式 ≠ 環境無視!
在全球氣候變化與生態危機加劇的今天,每一場宗教或文化活動,都需要與環保理念並行。
加拿大雖然鼓勵多元文化,但並不意味著“什麼都可以做”。
特別是在剛剛爆出大腸桿菌海灘警告的背景下,這場“恆河祭祀”更像是一場“公共認知的碰撞”——
-
是文化表達,還是環境挑戰?
-
是傳統尊重,還是公共空間的誤用?

你是否支援在加拿大本地河流舉辦類似“Ganga Aarti”這樣的宗教儀式?環保優先,還是文化優先?
背景小科普:什麼是 Ganga Aarti?
“恆河祭祀”(Ganga Aarti)是一種起源於印度的傳統宗教儀式,信徒通常在恆河岸邊點燈焚香,歌頌恆河女神,祈求平安與淨化。傳統上,這種儀式在印度瓦拉納西、哈里瓦等地每天舉行,信徒視恆河為聖河,認為可洗淨罪孽、獲得救贖。
但現實中,恆河早已成為全球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每年無數工業汙水、生活垃圾、宗教祭品直接傾倒入河。聯合國和世界銀行多次發出警告,印度政府也曾啟動百億美元“恆河清潔計劃”,但收效甚微。

編輯:SQ
文源、圖:economictimes、X、多倫多市政府水質通報、CBC / Global News
往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