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和很多上海朋友接觸
發現他們都不約而同地在買房這件事情上有一些焦慮。
有的因為政策,有的因為預算,有的因為積分,也有的因為是單身。
敞開聊了一會兒,我瞭解到他們焦慮的點,更多的是在買房這件事上的自我拉扯。
就是自己其實很清楚,即使兢兢業業奮鬥好幾年也不太能夠買到上海新房,但又不斷給自己鼓勁打氣。
好像確實是這樣,在上海擁有自己的新房正在成為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01
在上海買新房,似乎越來越不可能
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為無論是剛需還是改善,在上海買新房的限制實在是太多了。
五年社保+積分要求,卡掉許多人
首先,最基本的買房資格。
眾所周知,上海對外地人士的限購政策堪稱“全國最嚴”。
五年社保或者個稅、新房積分要求、二套房七成首付,更嚴苛的是外地單身人士在上海還不能買房。
有多難呢?就是我們以為買房就跟灑灑水一樣的明星,其實連上海購房資格也沒有。

即使港澳臺戶籍只需要繳一年社保,但Twins繳滿之後大多新房也還是買不了,因為積分不夠。

如此嚴苛的購房限制下,明星在上海買房尚且如此艱難,而無數普通人更是被卡在門外。
以後上海新房只能看外環外
不僅政策限制大,還有一個事實是未來上海的新房沒多少選擇的餘地。
從2021年、2022年供地情況來看,上海這兩年的土地供應,基本都在外環外,比例呈現出非常誇張的一邊倒趨勢。

而在環線分佈中,郊環外91幅,同比去年增加14幅,上海的供地結構也逐漸向“五大新城”集中。

這樣一來,未來上海中環以內,基本上都是二手房市場了。
這也意味著,以後上海的新房,只能看外環外。
但恐怖的是,現在上海外環外的一些熱門板塊,像莘莊和周浦也要五六萬,唐鎮和七寶甚至要七八萬。

哪怕最後有資格也有錢了,也會發現住在外環外,通勤實在太痛苦了。
通勤成本大,幸福感低
據《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測報告》:
2021年,上海單程通勤時間超過60分鐘的“極端通勤者”,佔比達到了18%。

而此前,我們也收到過粉絲留言:
家住寶山,上班在閔行區,公交地鐵單程2.5小時
家住朱家角,上班在大寧,地鐵單程1小時45分鐘
家住安亭,上班在楊浦大橋附近,每天單程1小時35分鐘


十分遺憾,交通再方便也架不住家離公司遠,有房的幸福感會因為極端通勤而有所降低。
所以在政策+供應+通勤的三重焦慮情況下,上海人買房只能往外看了。
看哪裡呢?首先考慮的肯定是環滬城市,而環滬城市中,哪個又最值得選呢?
02
環滬城市中,蘇州最值得且最受益
無論是城市能級、發展潛力,還是和上海的聯絡,看來看去還是得選蘇州。
第一地級市,蘇州本身就很強
蘇州,一直走在城市發展的前列。
上世紀90年代,依靠時代機遇和自身優勢,蘇州實現經濟騰飛,到了2020年躋身“兩萬億俱樂部”。
並且去年蘇州的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了42000億,超過了深圳的41300億,和上海的39000億,正式取代深圳、上海,問鼎全球第一大工業城市。

如今蘇州已經成為以高科技、先進製造業為核心的世界製造強市。
而蘇州的強遠不止是經濟和產業上的豪橫,更多的源於這座城市對人才的吸納,以及真的能留得住人。
根據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年蘇州位居第7高位。而作為全國第二大移民城市,蘇州常住人口也達到了1275萬人。

如果細看“七人普”資料,我們還會發現蘇州的常住人口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為16.96%,人口老齡化程度是江蘇省最低。

並且與“六人普”相比,蘇州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人才數量增長近一倍。
也就是說,在這10年期間,大量受過高等教育的青年人選擇來到蘇州,並在蘇州常住。

而各種人才紛至沓來的背後,其實也透露出蘇州的宜居。
蘇州已經連續多年蟬聯中國大陸宜居城市TOP1。

的確,在古老的長街中悠哉漫步,在雲端的高樓裡享受繁華。
如此雙面的宜居,蘇州可以說是獨一份。
滬蘇同城化,蘇州和上海聯絡真的緊密
除了地理位置上的直接毗鄰,去年蘇州和上海還正式提出了同城化。
兩座城市要融合,首先就是大規模的交通融合,拉近彼此空間。
當我們梳理兩城的交通方式之後發現,未來滬蘇至少有10條軌道交通相連。

其中,蘇州地鐵S1號線與上海11號線無縫銜接,蘇州人坐上地鐵就能一路直達迪士尼,上海人坐20分鐘地鐵就能到崑山吃一碗正宗奧灶面,要是有半天閒適還能慢悠悠地逛逛蘇州園林。
並且S1號線未來還將直通蘇州各區火車站、上海西站、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打造長三角60分鐘經濟圈。

除了地理意義上的近,我們更關注的是,為了實現同城化,蘇州未來還要做什麼?
這裡不得不說9月底橫空出世的一個新概念:上海大都市圈。

在這份重磅規劃中,蘇州的角色被劃定為綜合性全球城市。
即與上海密切配合,在全球各功能維度均衡發力,提升綜合國際影響力,攜手進入全球城市的“第二方陣”。
並且只要我們細數大都市圈的幾個城市,會發現除上海外,唯一體量在前十的就是蘇州。

整個版圖上,物理中心也落在了蘇州。
所以儘管這是以上海為核心的規劃,但蘇州無疑是除上海外,最受益的城市之一。
03
蘇州園區湖東 價值高地,房價窪地
毫無疑問,環滬最強的是蘇州,而蘇州的價值高地則是園區環金雞湖。
金雞湖作為蘇州的又一城市名片,園區28年來現代化發展的豐碩果實也正環繞著金雞湖區域。

在“十四五”規劃中,園區還將形成 “一核兩軸三心四片多點”的空間佈局,最關鍵的“一核”就是金雞湖商務主核,而湖東區域將重點打造東岸商業文化中心。
園區湖東,商業文化資源薈萃
除了行政、金融、商業等七大中心環伺,湖東還是蘇州頂級的CBD中央商務區、CWD中央商業文化區、CAZ中央活力區,是園區真正的核中核。

在這樣的價值高地,匯聚了大量商業文化綜合體:
大陸第一家
誠品書店
,文青和書店愛好者必打卡的朝聖地
大陸第五座中環廣場(在建),蘇州首家頂奢商業體,打造國際超一線高階購物中心
大陸第一家紐約MOMA藝術館(在建),搭配“蘇州之眼”摩天輪(升級中)
……

然而湖東所擁有的,其實遠不止這些地標級商業,這一次我們的想象要被重新整理了。
摩天三塔,閃耀蘇州的天際線
如果你見證過上海陸家嘴的輝煌綺麗,也曾對周邊近乎天價的房子望而卻步。
那麼不如看看蘇州,我想這裡或許可以滿足你的“摩天大樓”情結。

國金中心IFS,環貿ICC,中海·星湖ONE,將以“摩天三塔”的地標姿態,比肩上海陸家嘴三件套。
“摩天三塔”屹立於蘇州之巔,正勢如破竹地引領城市潮向。
於蘇州而言,這裡就像紐約的曼哈頓、上海的陸家嘴,是真正的城市核心。
園區湖東,長三角房價窪地
然而你絕對想不到,在這樣一個核心城市的價值高地,房價卻意外友好。

由於嚴格的調控政策,蘇州整體新房均價不僅遠低於上海,也明顯低於南京和杭州,並且蘇州最核心的園區湖東,新房價格也低於其他三個城市的核心板塊。
這意味著在上海、杭州和南京,400萬可能只夠買遠郊或者勉強上車,但在蘇州卻可以買到最核心的區域。
沉浸式體驗
金雞湖一線湖景房

04
只需400萬,就能買到蘇州金雞湖
是的,只需400萬就可以買到蘇州最核心的資產。
這份核心資產就是“摩天三塔”之一的中海·星湖ONE。
專案位於湖東CBD正核心,由40年產權甲級寫字樓+70年公寓式住宅組成。
約3km範圍內,吃喝玩樂購文教等配套一應俱全,可以說是蘇州最繁華且最具有國際視野的地標生活場。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70年公寓式住宅還可以落戶,可以享受學區
並且它本身的價值更是超乎我們想象。
高租金高回報,以租養貸不是夢
可以先看看星湖ONE周邊其他公寓的租金,大多都在每月8千-1萬。
其中,國金中心、誠品居所等也不乏每月萬元以上租金,在如此高回報的情況下,以租養貸也不是沒可能。

具有一定的價格倒掛
目前湖東CBD二手房均價為4.9萬,有1771套房源在售。

而星湖ONE周邊幾乎都是單價5-8萬的二手房,甚至還有10萬/㎡以上的,所以很大程度上星湖ONE會存在倒掛空間。
或許未來很難再有了
不僅如此,像星湖ONE這樣具有價效比的百平小戶型,園區未來大概很難再有了。
隨著奧體萬科專案備案均價打破4萬,蘇州樓市會不會進入一個新的時代呢?或者說未來湖東新房價格
是否會到5萬呢
?
儘管未來的價格目前我們不得而知,但蘇州小戶型斷供趨勢已經十分明顯了,並且越是核心的地方,小戶型更是屈指可數。

所以不得不承認,未來很難花400萬擁有城市核心區的資產。
並且這份資產還是由央企品牌中海打造,品質線上,實力放心。
最後
當在上海買房越來越成為一個超現實的事情時
沒必要焦慮內耗,不妨看看隔壁蘇州。
那裡的城市發展已經遠超想象,或許你收穫的也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
而實際上據我們所知,的確已經有不少上海看房團去這個專案看房。
收藏一套城市核心資產,在當前時代環境下,是更正確也更主流的選擇。
以上為正文,來自蘇州真有好房團隊
專案最全測評點選檢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