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昨天,留學生簽證被撤銷的事件有了最新進展。
達特茅斯中國博士生劉同學,在4月9日新罕布什爾州聯邦法院在緊急聽證會上裁定,暫時恢復學生身份以繼續學業與研究。而在4月4日,劉同學的F-1學生簽證已經被美國國土安全部吊銷。

這兩天陸續有簽證撤銷原因的訊息發出。其中最多的是涉及酒駕和吵架案件。
比如卡內基梅隆計算機工程專業學生收到簽證被終止的通知,可能與2023年一起已被撤銷的酒駕案件有關。
還有一名即將從美國大學畢業的中國留學生表示,自己原本成績優異、已獲Top10研究生錄取,卻在畢業前三週突然收到身份被終止的通知。原因是一年前與前男友發生爭執,鄰居報警。儘管無人受傷,警察仍將她逮捕並帶回警局。
儘管案件早已撤訴,但仍在系統中留下"criminal"標記,導致她的簽證被取消。
據悉,只要曾被逮捕並錄入指紋,即使未被起訴或定罪,資訊也會被上傳至NCIC,從而觸發移民系統的連鎖反應。
特朗普上臺後的兩個多月裡,全球都陷入了巨大的動盪之中,所有人都在面對一個與過去的經驗相反、高度不確定的世界。
雖然關稅大棒沒有直接加在我們國際教育行業身上,可特朗普的一系列極右操作,卻影響到了我們國際教育的方方面面。曾經在左轉的世界中“沒什麼問題”的問題,在右轉的世界裡統統變成了決定性的問題了。
比如經濟下行,從F-1到OPT再到H-1B再到綠卡的路上全是雷,中國留學生想要透過讀書就業留在美國面臨重重難關,既然美國留不下來,是不是選擇簽證更友好的加拿大或澳洲?
還比如文科生就業艱難,相比於文科專業讀名校,甚至有學生表示不如讀學費更低廉的社群大學,還可以透過轉學進入州立名校。與此同時,國內985學霸們也更傾向於直接工作而不是花百萬出國鍍金。
另外,就業上公司也傾向於選擇"抗壓能力強、服從性好"的從業者,全世界進入極致的功利主義時代。
那麼,我們的家長和學生是否已經做好了右轉的準備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大家有不同看法也歡迎留言討論

F-1→OPT→H-1B→PERM→綠卡的路上全是雷!
一般來說,留學生畢業後在美國就業需要經歷F-1→OPT→H-1B→PERM→綠卡,幾個過程才能真正留在美國。可最近,上述每個環節都在搖搖欲墜。
之前我們已經報道過了美國聯邦政府取消了包括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UCLA、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等多所大學的國際學生簽證。
最新訊息就在3月25日,美國眾議員Paul Gosar再次提交《高技能美國人公平法案》(H.R. 2315),主張徹底取消OPT專案,即取消留學生畢業後非STEM專業12個月,STEM專業最多36個月的額外留美實習許可。他給出的理由是現有的OPT專案:
-
OPT缺乏國會授權,繞過了H-1B簽證的配額限制,每年讓超過10萬名國際畢業生得以留美工作。
-
國際畢業生大量湧入勞動力市場,影響美國本土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機會。
-
由於外國畢業生無需繳納社保和醫療稅,其用人成本比本地員工低10%-15%,這使得企業在招聘時更傾向於選擇外籍員工。
-
OPT專案每年給美國社保和醫保信託基金造成約40億美元的損失。

參議員Bernie Sanders正在推動萊肯萊利修正案(Lankford-Riley Amendment)提案,他希望能透過提高H-1B簽證最低工資要求,包括強制執行“當地平均工資”標準,以及限制美國僱主僱傭外國員工,來保護本土勞動力市場。
這樣一來,美國僱主就必須為H-1B專業人士支付遠高於市場工資的工資,比如從目前的平均10萬美元提升至15萬美元。
雖然OPT和H-1B現在仍然只是提案,沒有正式實行,但是PERM階段(所謂PERM是由公司僱主幫員工申請,獲批後公司才會繼續申報I-140職業移民申請,申請人才能向移民局遞交I-485調整身份的申請表,繼而獲批拿到綠卡),已經曝出谷歌不再給普通軟體工程師辦理了,除非是高階的、人工智慧或者機器學習工程師才給辦。
谷歌不是個例,亞馬遜、蘋果等眾多科技公司也被曝出暫停或放緩了PERM申請。經濟下行的背景下,勞工部對PERM的稽核更加嚴格,許多企業的申請被拒或被迫撤回。
往年科技大廠都是中國留學生心儀的求職企業,而且也是辦理PERM的大戶,可是現在連這樣有實力的大廠都不願再給留學生辦理了。
總結起來,現在F-1→OPT→H-1B→PERM→綠卡,這條通往綠卡的路上已經多處埋雷,千軍萬馬在走鋼絲了。


專業選擇更加實際
社群大學、理工科專業爆火
2025年3月25日,《財富》(Fortune)雜誌刊登了一篇標題為《超過400萬Z世代失業:專家指責大學“無價值學位”和“失信體系”導致NEET人數上升》的報道(注:Z世代指95後到05後出生的孩子。
NEET指既不在學校學習,也沒有工作,更沒有接受職業培訓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中國俗稱“家裡蹲”)。

而這些“家裡蹲”的Z世代中,文科生比理科生更難,普通大學比專科院校更難。
據Fiverr跨國自由職業服務平臺所做的一項調查顯示,過去在左轉的時代下,強調多元、人文主義、政治正確的藝術、文學、哲學、性別研究等專業,現在起薪往往不足3.5萬美元。
而右轉的時代,更偏愛有實用價值的計算機科學、工程、醫療等專業的畢業生,他們的起薪往往能超過7萬美元。甚至有71%的美國人認為,與四年制大學相比,社群大學更加經濟實惠,也更有助於就業。
無獨有偶,中國也發生了類似的轉變。同樣在今年3月,復旦大學校長金力在全國人大會議上發言:復旦將深度調整學科專業結構,按“文科做精、理科做尖、工科做強、醫科做新、交叉做活”的方針,實現本科招生人數文、理、醫、新工科、交叉學科各佔20%。
也就是說,文科的招生比例從原來的30%-40%,銳減至20%。此外還有:
宣佈撤銷英語、傳播學、考古學等文科專業
2024年撤銷了約20個人文社科專業,包含文學、教育學、管理學、藝術學
2024 年撤銷了 31個專業,涉及音樂學、表演、動畫、保險學等多個人文社科類專業
也對部分文科專業進行了裁撤,涉及漢語言、財政學、廣告學等7個本科專業
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至少有20餘所高校紛紛宣佈停招管理學、文學、語言、法學等文科類碩士
另外,根據教育部公佈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白皮書》,近5年,高職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0%左右,中職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5%左右。
而智聯招聘釋出的《2024大學生就業力調研報告》則顯示,本科、碩博學歷應屆畢業生的offer獲得率分別只有45.4%、44.4%,均低於去年的47.5%、56.7%。
右轉後的世界是極為現實的。企業影響大學,大學影響學生,所有人都不得不適應這新趨勢。


就業更看"抗壓能力"?人脈不如實力
最近,我還聽到了另一個95後留學生求職的故事。這個95後從高中起就在加拿大留學近十年了,去年碩士畢業後,來應聘國際高中的託福雅思老師。
她也是一路在左轉的世界中長大的,尤其是加拿大的文化到現在仍然很“左”,一直認為“盟友”很重要。
這點也潛移默化地烙印在了這位95後的身上——她和她的父母都認為“圈層”的重要性大於個人實力,平時特別喜歡把時間花在經營人脈關係,而不是精進自身上。
於是,這位95後就帶著家裡兩個“人脈”來這所國際高中求職了。
一方面,這個95後的媽媽認識他們教育集團的人力總監,就直接把女兒的簡歷推了過來。另一方面,這個95後本人的好閨蜜的爸爸,認識該教育集團的董事長,而且閨蜜爸爸已經在董事長面前大大為這個年輕人美言過了。95後想著,這兩位老總的分量應該夠重了吧,就算自己畢業院校和試講水平不是候選人中最好的,但也算是還可以的水平了,入職應該沒有問題。

過去的國際學校招聘也確實如此,特別喜歡招有背景的富二代留學生,學校裡的關係戶老師真不少。可是,她沒有想到,現在的國際學校也開始卷老師卷學生了,就是要出分,老師就得讓孩子出成績,所以現在每家學校都在招教得最好、抗壓力強、服從性好、工資又開得不高的那個老師。
可是,她不僅教學水平只在中游,而且仗著自己有“保護傘”,說話頗為張揚。同樣,這個性格特點要是被放在過去崇尚個性化的國際學校裡,是為學生樹立“自信”、“有個人魅力”的榜樣,但現在,領導都怕她無法服管,還帶壞了學校整體風氣。
右轉後的學校講究“低成本高效率”才是最重要的,管你是誰介紹的?投資人的孩子來了上不好課,也只能去管後勤。(真事)
結局就是,這個95後左等又等也沒有等來offer。據說,親自決定不要她的中方校長其實並不知道她有董事長這層關係,但招聘校區老師確實是他職權範圍內的事,現在校長已經明確表示了,不要這個人,人力總監和董事長事後也不方便硬是強迫校長接受,畢竟中方校長才是學校挖來的重點人才。於是,這位95後就被淘汰了。

我聽後感慨道:“所以她的人脈網反倒害了她啊,讓她掉以輕心,以為能躺平保過了。可是,在右轉的社會里,人脈最多是塊敲門磚而已,最後能不能行,還是要拼品性和自身實力的!”
「 寫在後面的話 」
從左到右,這巨大轉變都讓恰好處在了世界轉折點的95後05後們,措手不及。
這十多年裡出生的走國際教育的孩子都有一個相似的經歷——很小的時候,父母都吃到了國際化、全球化的紅利,家庭經濟狀況一路向好,而且父母都很欣賞英美澳加新等這些留學和移民目的國的生活環境,所以從小就在孩子心裡注入了一個“一定要走向全世界”的夢;
等孩子長大一點,開始上學的時候,大部分的國際學校裡也是以偏藍的美國大學的錄取標準為大方向,學習含有“國際視野”但沒有標準課本/標準答案的課程,由各種膚色的老師上課,開設多樣化的社團,鼓勵每個孩子要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個性,並要求包容他人的風格和性別取向,大家都愛做保護動物保護環境鄉村支教之類的活動,對唯分數論和刷題很不屑。
結果就是在輕鬆快樂個性化的氛圍下長大的孩子在上高中/大學/研究生時,突然遇上了特朗普上臺和疫情,一下子全球的價值觀就扭轉了。

這些孩子在家上了幾年網課後,一畢業,猛然就要面對一個已經完成右轉的世界——重視刷題、成績、學歷、畢業院校,批判白左和聖母心,收緊留學生排斥移民,社會功利性加重,看重實幹、效率和利益,世界各國之間也光明正大地回到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這麼多年左轉之下價值觀的塑造已經伴隨了他們整個青春,可是現在卻硬生生地要他們接受並施行另一種右轉的價值觀,才能被社會接受了。這其中必定有相當比例的孩子一時半會兒還適應不了,來不及轉變,他們將直挺挺地面臨,社會不需要自己,過去的教育經歷被浪費了,甚至還感受到了被欺騙。他們將會受到社會一連串的打擊,被好好“教訓”幾頓。
要是能早點轉變過來,那就能早點適應,早點按照右轉的標準進化自己,但要是長時間轉不過彎兒來,那麼肯定會在內心深處對這個世界產生深深的迷茫、不解,甚至是厭惡。這樣的孩子我們家長和學校老師必須及時發現,儘早提供幫助和心理開解,杜絕悲劇的發生。
右轉後的世界正在“清理”左轉世界下遺留的問題——虛偽、混亂和腐敗,順便把左轉世界裡的那些曾經“很美很閃亮的夢”也一一帶走了。
時代變了,孩子和家長你們都準備好了嗎?

👇滑動看下週直播詳情👇











👇點選放大看最新線下活動詳情👇




作者招募&投稿:caohuiying691065
文章轉載:yan1099361479
家長入群:zhenbang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