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來自百萬碩博成長平臺
“科藤學術中心” 可點選關注
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現在發SCI/SSCI,真的特別難?
可是你說難,這兩年很多本科生,都發SCI了,甚至好多普通高校本科生,因為科研做得好,最後直博北大清華。
這其實說明,發SCI雖難,但還是有方法的。只要科研訓練得早,並不怎麼講出身。
所以,各位研究生同學,如果想要發論文,還是要抓緊一點的。
然而,現實中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的研究生課程裡其實並沒有什麼關於科研方法及論文發表教學的課程。
導師又是那麼忙,指望他們教,更是靠不住。
因此,多數情況下,學生得自己摸索。往往是耗時耗力,長期不得要領,結果第一篇還沒動筆,就已經快畢業了。
——所以,論文發表難,其實難的是沒有人來指導啊!
今天,一個機會來了。針對大家發SCI、SSCI等英文期刊難的問題,我們新上了一場優質系列課程,好得不得了!
本次請到是非常優秀的青年學者王老師,來給大家深度講授論文發表秘訣,這場系列講座的題目就是《SCI論文寫作與發表》。
雖然這個課程是按SCI來講的,但因為SSCI和SCI在寫作與發表方面有高度相似性,所以也適合想發SSCI的文科同學來聽。
王老師是英國名校博士,精通多種科研軟體和研究方法,年紀輕輕,就已發表論文接近20篇,成果十分突出。
這裡插一句,科藤學術中心請老師的原則,就是儘可能請能給大家提供實際幫助的老師,即通曉前沿方法、有科研發表訣竅、具備很強科研潛能並曾在短時間內體現爆發力的青年老師,而不請靠年頭堆積出資歷的老師。我們認為,只有這樣的老師,才能更接近大家的身份和現實需求,也才能更好地保障指導效果。
我們之前請過的一些青年老師,有的雖然當時還只是博士、博後,但因為特別優秀,不少人在畢業後直接被聘為985、211博導、教授——在現在就業那麼難的情況下,他們能被破格引進,你說牛不牛?
所以,大家在聽我們之前一些老師課程的時候,你要知道,他們講課時或許還只是學長,但現在可能已經是博導、教授了。
話說回來。本場《SCI論文寫作與發表》共包括17講,真的很詳細。在課程中,老師將深刻剖析論文撰寫的技巧與方法,將論文撰寫在每一部分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都給大家講了。
這裡面很多問題,都是老師曾經親自遇到過並得以解決的。他現在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分享出來,實屬難得。其中有很多內容,都是別人不會給你講的,你在其它地方根本聽不到。
王老師的課有深有淺,具體到會告訴你SCI有哪些不同型別,每一種都該怎麼去寫,各種型別可投期刊的級別,不同型別的難度,等等。
其中還包括大量的案例分析,會直觀地給你講解具體的樣本論文,讓你瞭解這些論文的寫作特點。
其它亮點還包括:
如何精讀、泛讀文獻,什麼樣的文獻該精讀,什麼樣的文獻該泛讀
如何使用資料庫及藉助高效軟體處理文獻
目標期刊使用者手冊的使用
如何在文章寫作前做好優質發表的規劃
各組成部分的章法技巧及其行文規律
如何使用實驗記錄本、如何撰寫實驗研究方案、如何安排實驗程序
如何在選題上制勝,如何找到創新點
語言層面的常用表達方式
常見寫作錯過以及修改的幾大法則
等等……
更具體的,王老師這場《SCI論文的寫作和發表》系列課包括如下內容:
第一講 SCI 論文簡介
1.什麼是SCI論文,SCI基本構成
2.EI、SCI、ISIP、CSCD的區別是什麼
3.SCI論文檢索及分割槽
4.發表SCI的用處、重要性
5.課程介紹和目的
第二講 SCI文章的型別
1.Original research(article),目前最普遍的文章型別。
2.文章的寫作形式(實驗,模擬,實驗+模擬)
3.Review,描述當前研究的進展綜述,一篇review可以協助新手高效地構建特定課題的知識框架體系。
4.特刊論文情況說明
5.其他型別
第三講前期重要準備工作(上)
1.文獻調研,瞭解國內外研究進展,SCI論文怎麼檢索下載
2.如何閱讀英文文獻(包括綜述和實驗性質文章)?精讀和泛讀的區別與目的?
3.實用的閱讀技巧有哪些?
4.如何利用和管理文獻?
第四講前期重要準備工作(下)
1.整理圖表和觀點,列出提綱
2.確定文章型別,選擇合適期刊。Read the “Guide for Authors”,不同期刊的文章要求不同,一定要認真閱讀“Guide for Authors”。
3.熟悉常用的文獻資料庫和資料處理、作圖軟體
4.實驗與寫作規劃
第五講如何培養良好、嚴謹的科學習慣
1.不可忽略的重要一項:如何正確使用實驗記錄本?
2.開始實驗前需要哪些準備工作(實驗儀器、實驗試劑和實驗方法)?
3.如何撰寫實驗研究方案?
4.如何安排實驗程序?
第六講如何選題
1.與導師的專案匹配
2.大量閱讀綜述論文
3.追隨“大牛”的研究方向
第七講寫作思路和整體佈局
1.詳細敘述各個步驟,逐層遞進
2.各組成部分的章法技巧及行文規律
3.背景的把握,背景介紹的寫法
4.內容充實整潔,收尾簡短有力
第八講如何凸顯研究價值
1.如何找準切入點,引出研究工作的獨創性
2.一個可發表的idea需要哪些創新性?
3.獲得一個好的idea有哪些具體、可操作途徑
4.設計好的實驗思路,驗證新的現象
第九講材料與方法部分寫作技巧
1.該部分內容簡介和描述要點;
2.內容佈局的原則;
3.常用詞彙和句式。
4.實驗方法如何設計
第十講結果與討論部分寫作技巧
1.如何確保結果描述的客觀性
2.如何豐富結果部分內容?
3.結果部分佈局原則;
4.討論部分的內容要點和佈局原則;
第十一講標題和摘要的寫作技巧
1.標題的基本要求和命名原則
2.摘要的位置和語言技巧
第十二節 結論、致謝和參考文獻部分寫作技巧
1.結論怎麼寫,和摘要有何區別
2.致謝內容和注意事項;
3.參考文獻格式要求;
4.如何快速匯入文獻。
第十三講圖片歸置和表格使用的方法
1.善於使用機理示意圖,合成構建示意圖
2.圖的編排注意虛實,詳略得當,邏輯上逐層遞進
3.圖片編排過程與文字描述的同步規劃
4.表格要注意放置次序,可以直接拉表格對比,也可以做成圖析對比
第十四講 如何處理實驗資料
1.處理資料常用軟體及優缺點;
2.SCI期刊對資料處理獲得的圖/表常見要求和規範;
3.真實演練:三線表製作
4.真實演練:origin實際操作
第十五講 需要重點注意的細節方面
1.SCI論文結構框架
2.字型、行距、段間距、行標要求
3.圖表數量與佈局要求
4 .插圖的繪製,縮寫詞的使用
5.常見寫作錯誤總結
6.如何修改論文。
第十六講 提高SCI論文英語寫作水平神器分享
1.論文寫作中超實用網站
2.哪些網站在國內可用,哪些需要翻牆。
3.如何將不同的網站結合起來,將效果發揮最大化;
第十七講 SCI如何投稿
1.投稿期刊如何選擇
2.Cover letter撰寫格式和模板
3.投稿結果,不用結果如何應對
4.審稿人評論內容,以及怎樣回覆審稿意見
如上所見,王老師的這場《SCI論文的寫作和發表》系列課,深度揭示了SCI論文發表的內情,既適合沒發過論文的同學快速入門,又適合已發過論文,想進一步提高發文效率、借鑑他人經驗方法的同學。
正如我們常常說到的,注重對別人方法和經驗的學習,會讓我們少走彎路,事半功倍。因此,我們推薦大家來聽聽王老師的這場《SCI論文的寫作和發表》系列課,聽過之後,或許能讓你的科研發表技能得到很大提升。
課程共17講,內容豐富,現在特價中(可開發票),點選“閱讀原文”即可檢視詳情或訂閱,訂閱後可反覆研看。
關鍵詞
論文
課程
方法
科研
部分